分享

音乐会被写完吗?

 阿里山图书馆 2020-07-16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音乐的终极问题:音乐会被写完吗?

我相信不止我一个人思考过这个问题。当你忽然听到两首歌的某几句非常相似的时候,当你发现很多曲子可以无缝衔接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或许作曲家的创作危机是——音乐被写完了!!!

音乐从节拍、节奏型、调性来说,都是有范围、有规则的,虽然可以有很多种变化,但是就像一个巨大的矿,只要一直挖,总是会挖完的。

当然,如果纯靠概率写出两首完全一样的乐曲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写出两段非常相似的旋律还是很有可能的。

    

其实音乐家早就发现了这种可能

我们在流行音乐中常常会发现两首相似的歌,或者某几句很像。这是因为流行音乐以传统的调性为主,而且一首曲子也就三五分钟,一首歌往往只会用到两三个主题。这无疑增加了重复的概率。

古典音乐当然也面临类似的问题,音乐家采取了什么行动呢?

01 主题越写越长

音乐家把主题写的长一些,可以大大避免和别人撞曲。比如贝多芬标志性的《命运交响曲》主题,他写过之后别人都不敢再用了,太具有代表性。

我们会发现到了浪漫主义时期,一首曲子的主题长到可以让你忘记还有第二个主题……

 

02 加入的元素越来越多

旋律如果无法避免落入俗套或写不出什么新意,可以把其他方面搞搞复杂。比如配器和和声,速度也可以调一调。

多加入一些音色搅拌一下,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你听到一首老歌,但是重新编曲了,也会觉得耳目一新。

古典音乐家掌握的魔法还是不少的。《康康舞曲》慢下来也能变成《乌龟》。

圣桑《动物狂欢节》

随着乐团的编制越来越大,音乐家们引入了各种各样的元素。从贝多芬把合唱加入到交响乐中以后,后面的音乐家也开始大胆尝试。

   

03 不使用传统调性

作曲家为了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直接放弃了传统调性。可是在调性内的音会让听众觉得舒服,一旦放弃了我们听习惯的调,就会觉得怪怪的。

音乐家会在乎你听不懂吗?当然不会,他们希望有所创新。如果七个音用完了,我们就用十二个音。放弃传统调性之后,就像在以前的矿坑旁边又发现了新矿。又够后面的音乐家挖好多年了。

即便如此,还是由不少音乐家一不小心写出了相似的旋律。也有一些音乐家朝另一个方向发展了,那就是“极简主义”。

其实萨蒂的音乐就倾向于极简主义了,但是总有更疯狂的人会把事情推向极致。有些人希望使用尽量少的音符来完成一首作品。

一首曲子只用几个音符,反复出现,这样想象一下的话还真是大大降低了和别人写出一样曲子的概率。

著名的日本音乐家久石让就曾经加入过极简主义的音乐创作,当时和他一起的还有很多音乐家,他们为了追求音符的“少”几乎抛弃了音乐的可听性。后来久石让觉得这么做没什么意义,就选择了回归正常。

               

当然音乐除了旋律,还有复杂的和声、配器等等,基本上不可能被写完。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听上去很像的,或者使用了同样旋律的可能,毕竟听众对旋律的辨识度最高。

而且前人总是特别努力,不给后人留余地,每当我想到要发明什么的时候都会发现早就有人发明出来了。音乐家可能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不是自己没灵感、没才华,是别人已经写完了我想写的,简直写到我的心坎儿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