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抄书有用

 新庆爱读书 2020-07-16

持续写作第5天

“认知系统”第8小组的小伙伴开启了“抄书”模式,我发现他们这样做的效果还不错,看得出对知识的理解大有进步。

我由此得到启发,自己决定也把这个好方法用起来。

为了备战明晚的一个考试,我把要考的“价值网络”、“组织心智”和“破界创新”三大版块的重点内容都抄了一遍。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收获真的很大。之前虽然已经反复看了这三大版块的内容,但是通过前两次的考试,我发现自己还是有很多不懂的地方。

特别是“破界创新”里提到的“第一性原理”,它和逻辑奇点、系统的关系这些,我在上两次考试时对此还是比较懵逼的。

不过经过这一次的抄书,我对它们的理解开始慢慢变得清晰起来,起码分清了“逻辑奇点是在系统外”,“增长目标并不是导致不合理KPI的罪魁祸首、组织心智才是”这样的考点。

通过抄书,我发现自己之前看书,漏掉了很多重要内容,而且思考得太少了。

在慢慢抄书的过程,我会不断去思考,实在想不明白的地方,就会上百度搜索或者问身边的高手。

这样一来,自己对很多知识点的理解也就不一样了。

当然,我认为不能为了抄书而抄书,就像不能为了破界而破界一样。


昨晚坐车回家的时候,我看到路边的酒店、餐馆,就在想它们要如何破界。

我自己想了很久,还是没想到好的破界方法。

就在这时候,我的脑海里突然蹦出一句话:“不要为了破界而破界”。

那一刻,自己才真正懂了这句话的含义。

我于是释然了,不再为了破界而破界。

同样的道理,我今天在抄书的时候,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应不应该把书里的正文内容都抄一遍呢?还是只抄我认为很重要、值得抄的内容呢?”

想了一会,我认为自己不能为了抄而抄,没必要把正文的内容都抄一遍,只要能把重要内容抄下来就行。

在抄写重要内容的过程中,我要做的是不再是为了赶紧完成抄写任务而奋笔疾书,而是边抄边细细体会每个字、词和句子的含义。

同时,我还要培养自己的“作者思维”,就是去揣摩作者在写这些话的时候,他的用意是什么。

我发现,在读书的时候,同时兼任作者和读者这两个角色是蛮好玩的。通过不停换位,自己的思考会变得更多维度,更系统化!

看来抄书真的很有用,我以后要持续抄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