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世英:人生四层境界,你在哪一层?

 我的书摘0898 2020-07-16
张世英:人生四层境界,你在哪一层?

01

境界不同的人,看到的东西,大有不同

世界是一样的世界,春夏秋冬,日出日落,雨后天晴,可为什么有些人能看到其中的大美,而有些人却毫无所得?

人生百年,去日苦多,他年的少年,都将成为明日的老人,可为什么有些人越来越智慧,而有些人却从十八岁或者二十八岁之后就再也没有变化?

同样的东西,不同的人看见不同的层面,其为何也?

答曰:境界不同耳!

张世英:人生四层境界,你在哪一层?

有一段宋朝禅语说: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山是原来的山,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变化呢?

其可谓境界也!境界不同的人,看到的东西,大有不同。

恰如参禅之初,一切依相而得,故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悟得此中尽是虚妄概念,本源自在不变,故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待到彻悟之时,山依旧是山,水依旧是水,此乃尽在此中,却不在此中也!

张世英先生把人生分成四个境界,分别是: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

这四个境界,相互联系,并不是单一存在的,每个人身上都可能同时存在多种,但有其主要者。

张世英:人生四层境界,你在哪一层?

02

欲求境界:生存所需的欲望

我们的一生当中,儿时便是欲求境界的最好写照。

儿时看什么是什么,天真童趣,虽然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但由于缺乏思考和感知,因此眼前所有物质,尽是其所见的样子,肚子饿了就要吃,难过了就要哭。

张世英先生说:

人生之初,无自我意识和自我观念,不能说出“我”字,尚不能区分主与客,不能区分我与他人、他物。人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舍此以外,别无他求,故我以“欲求”称之。

简单来说,就是欲求境界的人,只有生存所需要的最低欲望,分不清自己和他人的区别,不知道自我与他物之间,何为自我,何为他物。

便是说,单纯处于欲求境界的人,既没有脱离动物状态,也没有自由可言,更加谈不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婴儿如此,自知饿了要吃,痛了会哭,余下则皆是不知。

其实,现实生活中,境界低下的成年人也是这般。

某些人,一辈子只知道为活着忙碌,为生存忙碌,当然,这不仅仅是说在生存边缘挣扎的人,还有那些把生存物质当成人生唯一追求的人。

张世英:人生四层境界,你在哪一层?

03

求知境界:区别自我和外界的学习

人会长大,会学习,会不断反省积累知识,且学习和记忆能力很强,这是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

刚出生的婴儿不知道什么是自我,但有一天稍微大一点,他或许会和镜子里面的自己玩耍,因为他不知道那就是自己。

等到再大一点,能渐渐说出“我”字,明白了“我”是不同于他人的。

张世英先生说:

此种要求是科学的求实精神的萌芽。故我把这个第二境界,既称之为“求知的境界”,又称之为“求实的境界”。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大大提升了一步。

何意呢?

就是一个人懂得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其他的东西,看什么东西都是以自己为主体。

现实生活当中,人的主体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对主体的认识,也许从上学的时候,我们就在求知,“求学即求知”,但是求的也可能只是知识,并不了解主体和课题,自我和世界之间的关系。

因此,也只能说,人人都有求知的能力,但并不是每个在“求知”的人都是求知境界的人。

有些人读了很多书,依然不知道“我”是什么!

求知无高低之说,但也有境界之别!

记住了1+1=2,和理解了1+1=2是不一样的。

唯有深层次的求知,才能让人进入更高的境界。

张世英:人生四层境界,你在哪一层?

04

道德境界:学习之后的遵从

人学习到了什么,最终都会在生活中得到体现,最简单的就是道德和顺从。

一两岁的小孩子,对于他能做的事情,也不管是否会伤害到他人,他想做就做。

记得之前网上有一个人说:一个四年级的孩子故意推倒一个孕妇,其原因是他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会流产。

这是很可怕的。

但是在经过许多学习之后,一个人便会知道什么会伤害别人,什么不会伤害别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唯有经过不断学习的人,才知道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孩子可能要大人教他才知道对人行礼貌之事,但是懂事之后,他便会自己做了。

但道德也有深浅之别:

浅层次道德意识,个体的自我意识没有脱离母体的集体意识,此时的个体还处于婴儿时期,最多是青少年时期,懵懵懂懂,似懂非懂,对于外部世界特别是他者,没有一种精准的、科学的认知,此时的情绪往往在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

深层次的道德是什么呢?

康德说:有两样东西,越是思考越是敬畏,他们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的道德律,是最深层的道德。

高级的道德意识首先以独立自我的主体性为前提,那种淹没于群体的“我们”之中的“自我”,不可能有个人负责的责任感。只有当个体性“自我”从“我们”中凸显出来以后,才有可能达到高级的、有责任感的道德意识水平。

高级的道德律是以个人主体性为主,是独立的个体对世界理性的认识和遵从。

张世英:人生四层境界,你在哪一层?

05

审美境界:人与天地的天人合一

以上三种境界,都是在有限之中的,而审美境界是一个人从有限当中看到无限,是一个人对无限的感应和理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并非人人都懂得审美。

且不说其他的,就说很多女同志,每日浓妆淡抹,化妆各式各样,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但是她们是审美境界的人吗?

不一定,审美境界的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超越性,超越主体和客体的界限,达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但是化妆的人未必就是超越主体和客体差别的,她可能看见了妆容的美丽,但只是妆容的美丽。

看见一处美丽的风景,很多人可能都会感叹赞美一番,但是他们心中的“美”,可能仅仅是因为这里的风景符合某个概念,符合某种感性的冲动。

看见街道上的美女,可能是因为恰好符合自己的某种期待。

这样的“美”,仅有一个“美”而缺乏自我的审视。

因此构不成审美境界。

席勒认为,单纯的“感性冲动”让人受感性物欲的“限制”,单纯的“理性冲动”让人受理性法则(例如作为道德法则的义务)的“限制”,两者皆使人不自由,人性的完满实现在于超越二者的“限制”,以达到“无限”,这才是最高的自由,席勒称之为“游戏冲动”,即“审美意识”。故只有“审美的人”、“游戏着的人”,才是获得最高自由的人,“完全的人”。

人人都是自性圆满的人,但又有那么多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张世英:人生四层境界,你在哪一层?

黑格尔说:

“美的关照就具有自由的性质,它允许对象作为自身自由的和无限的东西,而不是作为有用于有限需要和意图而满足占有意志和功利心的东西”

张世英先生之所以将审美境界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因为在他看来,审美是一种从有限走进无限的途径,是一种有限到无限的超越。

而现实当中,绝大多数人过的,都是一种有限的生活。

生活都是自己的选择,无所谓好坏,只是从人的境界上来看,有高下罢了。

审美境界的到达,不仅仅需要学习和求知,以及道德的践行,还需要一种悟,如道家说的天人合一,如佛家所言的见性成佛。

缺少这种明悟,审美境界就无法抵达!

文|帝小羽,我从山里来,欲回山里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