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粥左罗的第 757 期分享 作者 l 夏未来 编辑 l 星里浣 来源 l 粥左罗(ID:fangdushe520)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zzlloveutoo) 最近,著名投资人张颖发了一条耐人寻味的微博: 身边太多的人,同行,企业家甚至一些同事们,在有了一些成就和财富积累后,就开始花大量宝贵的时间,琢磨物质生活上的享受和提升。 这些其实都没错,但如果因为钱多了,物质上的享受追求过度而丧失了对更高目标的渴望和追求,人就会变伤变蠢,快速失去斗志和竞争力。 虽未指名道姓,但很多人不自觉想到了一个人:搜狐创始人张朝阳。 说起张朝阳,曾经有人这样形容他: 《倚天屠龙记》里明教众人将张无忌奉为明教教主,如果十年前互联网界也成立一个明教,张朝阳一定是教主。 让我们将时间的指针拨回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 彼时,马云见人就推中国黄页,大家都骂他骗子; 李彦宏,正在硅谷的某个格子间,日复一日地敲代码; 黄峥,还是一个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学生; 而张朝阳,已经着手创立爱华特公司(搜狐前身)。 经过4年的发展,2000年7月12日,搜狐上市纳斯达克,一度与网易的丁磊、新浪的王志东合称“网络三剑客”。 彼时的张朝阳,风光不亚于现在的拼多多创始人黄峥。 然而,二十年商海沉浮,昔日的互联网教父,接连错失几个风口,逐渐走下神坛。 前段时间,搜狐上市20周年,有媒体忍不住感叹: 上市20年,搜狐会向哪里去?这位互联网“老炮儿”,如今又准备如何乘风破浪? 群雄逐鹿、硝烟四起、廉颇老矣,不免令人唏嘘。 而另一边,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前两天,罗永浩官宣确认加盟《脱口秀大会》,将担任新一季的领笑员。 罗永浩坦言: 之所以做这个事儿,不是因为它赚钱,做直播更赚钱,做这个就是要不断地破圈。 全网叫好,振臂高呼。 一个是红极一时的互联网教父,如今却在互联网的浪潮中逐渐掉队; 一个是干一行倒一行的行业冥灯,欠债数亿却能原地爬起,事业越做越好。 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个人,如果放到一起,你就会发现: 时代的浪潮不断沉浮,成功从来不是恒定的,有的人盛极一时,却不免一脚踏空; 而有的人,即使身处谷底,也能原地反弹、百炼成钢。 01 昔日的互联网教父,张朝阳 曾登顶江湖,但没有乘势而上 1968年,张朝阳出生于陕西西安一个干部大院,父亲是医院的副院长,母亲则是一名儿科医生。 张朝阳在家排行老大,脚下还有一个弟弟、妹妹。 小时候,他立志成为一名物理学家。 17岁那年,学霸张朝阳,如愿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在人才济济的清华物理系,张朝阳的成绩常年保持在第三名,但他很想考到第一名。考不到第一的他,每次铩羽而归后,就跑去冬泳。 他用最狠的方式提醒自己:下次,我一定要考第一名。 不仅如此,他每天绕圆明园跑5公里,只为证明:我是可以的。 那个时候,张朝阳和现在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浑身充满了干劲。 22岁时,经过激烈的厮杀,张朝阳拿到李政道奖学金,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物理学博士。 留学生涯,为张朝阳打开了扇通往世界的大门。 用他自己的话说:到了美国之后,发现生活除了读书之外,还有很多方面。 毕业后,身边的大多数同学,都选择结婚生子,他无心搞研究。美国开放式的互联网创业环境,点燃了张朝阳心中的火把。 1996年,张朝阳归国,创立爱华特公司(搜狐前身)。 彼时,互联网刚刚在国内兴起,他到处找投资,在美国、中国多地连轴转,每天忙得焦头烂额。 好不容易拿到200多万的投资,但股东不信任他,天天追问公司营利情况,甚至扬言要把他“干掉”,换成美国人。 一边是外部新浪的威胁,一边是内部的危机,张朝阳的处境,可谓内忧外患。 2000年4月,老对手新浪成功上市,搜狐却还在遥遥无期的融资路上,这可急坏了他。 为了打响品牌知名度,张朝阳跑学校、开演讲,最多的时候,从早到晚,一天讲五场。 “希望有投资银行能看得上我们,帮我们上市。” 前方,张朝阳在学校里激情满满地办演讲,为上市做准备;后方,股东们肆意指点江山:你整天把时间花在媒体上,你不是一个合适的CEO。 在复杂残酷的与董事会的斗争中,危机和压力重重砸向张朝阳。 “当时最怕我的董事们都到一个城市吃午饭,在一起吃午饭,我就完蛋了。” 为了自己的上市梦,张朝阳不得不一面与股东、董事周旋,一面为搜狐上市积极争取机会。 终于,2000年7月,搜狐上市,张朝阳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2001年5月,他被《财富》杂志评选为“全球25位企业新星”之一;同年,被世界经纪论坛评为“全球明日领袖”。 2002年7月17日,经过互联网的泡沫后,搜狐率先打破僵局,实现盈利。 2003年2月25日,搜狐推出韩国游戏《骑士》,正式进军网络游戏。 同年,在中国科技人物财富排行榜上,张朝阳仅次于丁磊屈居亚军;在胡润2003年中国IT富豪五十强中,张朝阳亦名列三甲…… 2005年,搜狐拿下奥运会赞助商; 2008年,凭借着对北京奥运会的全方位报道,搜狐再次夯实了自己“带头大哥”的地位。 名利接踵而至,让张朝阳开始放缓脚步,流连于路边绮丽的风景。 公司上市后,张朝阳每天只工作八九个小时,晚上一有时间就去酒吧唱歌、参加Party。 他频繁地出现在各个红毯上,享受灯光、镜头下的快感; 他和章子怡传出绯闻,与明星一起组成“搜狗搜索美女与野兽登山队”登山,半祼着身体上杂志…… 他不在娱乐圈,圈里却一直有他的故事。 风光的张朝阳,先是大手一挥在北京中关村建立了搜狐大厦,又顺手把自家的游戏公司畅游,送上了纳斯达克。 表面上来看,搜狐依旧辉煌;可实际上,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环境中,搜狐的增势逐渐放缓、失去竞争力。 新浪微博横空出世,迅速抢占市场,搜狐虽闻声而动,但由于出手稍晚,最终只能望其项背。 2011年,谷歌宣布退出中国市场,百度顺利接盘,一路扶摇直上,而搜狗由于战略预判失误,布局慢人一步,活生生地错过一块大肥肉。 接连错过了两个风口,那张朝阳的游戏产业呢? 畅游,仅靠一款《天龙八部》吃了十年多的老本,被腾讯、网易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地碾压。 眼看着自己被他人赶超,张朝阳抑郁了。 2011年,他决心闭关,一闭就是一年多。 关中一年,关外巨变。 微信横空出世,抢占社交用户;微博,彻底成了新浪的天下。 “微信和微博,像左右扇了我两个耳光。” 现如今,当我们回过头来,再来看看张朝阳曾经一手打下的商业帝国。 最早涉足新闻APP,曾靠手机预装拿到了市场第一份额,但后来腾讯发力、今日头条异军突起、网易和新浪穷追猛打,搜狐跌出前三。 在视频领域,搜狐开创了视频自制剧的先河,却以“烧钱不是长久之计”半道而逃,现在,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三足鼎立。 曾经的畅游,作为搜狐首度拆分上市的子公司,市值一度从175亿美元,跌至5亿美元,最后被搜狐私有化并购。 而搜狐自身的市值,如今只剩腾讯的零头。 此时此刻,当我们沿着时间的轴线回头看时,不知道张朝阳是否还会想起: 我向往的生活就是到海边一躺,打沙滩排球,开个咖啡厅在那待着,一天活着挺开心的。 江湖再无教父,教父再无江湖。 错失风口、搜狐没落,岂止一叹。 如果当初乘势而上,当下互联网的格局,是不是会变得不一样? 02 折腾了十几年的初代网红,罗永浩 走过很多弯路,但从未停止向前 “行业冥灯、风口粉碎机……” 说起老罗,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他的印象,似乎都是:干一行倒一行。 如果翻开他的履历,你就会发现,老罗的人生,比创业故事更精彩。 1972年,罗永浩出生于吉林延边,小时候,他的梦想是当一名作家。 然而没多久,罗永浩看了南斯拉夫导演拍的《地下》,放弃了自己的作家梦。 “再怎么勤奋努力,一辈子也到达不了那种境界。” 高二那年,罗永浩主动辍学,为了生活,他在工地上搬过砖,卖过二手书、倒卖走私车…… 混到二十来岁的时候,他一下子迷茫起来了。 听说新东方在招老师,他在北京封闭培训了一个月,一天背十几个小时的单词。 凭借这股“狠”劲,罗永浩三次试讲,最终成功进入新东方,成为一名英语老师。 他口才极佳,往讲台上一站,什么段子都信手拈来。 学生把他的段子录了下来,整理成“老罗语录”发到网上,自此,罗永浩火得一塌糊涂,2005年位列“十大网络红人”第七名。 后来,罗永浩成了新东方GRE的头牌讲师,年薪几十万,年终奖都用麻袋装。 2006年,罗永浩从新东方离职,创办牛博网。 当时,他邀请韩寒、梁文道、冯唐、连岳等大咖坐阵牛博网,鼎盛时期,日均活跃量高达百万。 可随着微博的兴起,牛博网逐渐式微,连续开了四年未能盈利,于是被迫关停。 2010年,罗永浩又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教英语。 为了宣传自己的课程,他连开两场《我的奋斗》和《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系列演讲。英语培训机构,成为大型情怀现场。 再后来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2011年,在北京西门子总部,怒砸冰箱; 2012年,他创立锤子手机,野心勃勃地想成为“中国乔布斯”,顺道把小米和魅族都嘲笑了一遍: 小米雷军和魅族董事长黄章都是土包。 2014年,锤子获得来自金石投资、海通创意资本、紫辉创投和和君资本2亿元B轮融资。 随后,2014年5月20日,锤子科技发布第一款手机,一句“我不是为了输赢,我就是为了认真”,收割无数铁粉。 可惜的是,自锤子第一代产品面世,问题和麻烦也陆续接踵而至。 首先,锤子第一款手机,生产产能供应不足,弊端逐渐凸显。 其次,锤子代工厂倒闭、供应链断裂,让尚在襁褓中的锤子腹背受敌。 更重要的是,在同等价位的国产手机中,锤子配置跟不上,直接导致线上销量不佳。 理想主义在现实面前,始终还是站不住脚。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跳出来唱衰锤子,可老罗的铁粉就是不信。 直到2019年,一纸限高令、6亿负债,斩断了人们最后的幻想:理想主义,还是走到了尽头。 但老罗却很固执,仍在继续折腾。 “不被嘲笑的梦想,不值得实现。” 随后,他大刀阔斧地准备进军电子烟,没成想,整个行业被央视点名,还登上3·15晚会…… 这就是老罗的前半生,既充满理想主义,又处处透露着中年人的无奈、窘迫和心酸。 可是老罗身上,就是有股劲儿。 纵然二十年折戟成沙,谁又能奈我何? 2020年4月1日,罗永浩王者归来,以6000万的身价签约抖音,直播首秀带货1.1亿,连续几天霸占微博热搜。 前两天,老罗在微博官宣加入《脱口秀大会》,全民期待。 像转了一个圈,兜兜转转,2005年“十大网络红人”排名第七的罗永浩,又成了2020年的新晋网红罗永浩。 这就是老罗的后半生:哪怕肩负6亿高债,给我一个支点,我还是愿意去造作、去折腾。 走过一些弯路,也好过原地踏步。 这一路走来,他经历过辉煌,也遭遇过无奈。 在他身上,既有人到中年、不得不还债的心酸,也有屡战屡败、乘风破浪的勇气。 我想,这大概就是很多人喜欢他的原因吧: 喜欢他的折腾,你可以说他是行业冥灯,干一行败一行,也可以说他屡败屡战,明明可以破产赖账,但还是选择直播带货还账,不寒碜;喜欢罗永浩,始于幽默,发于执着,就这么个“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的,值得我学习,也值得我拿来当榜样。 因为他,我们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敢于乘风破浪,才有可能逆流面上。 03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你必须拼尽全力,才能留在原地 我为什么要写张朝阳和罗永浩的故事? 一边是昔日的互联网教父,如今却难现辉煌;一边是折腾了十几年的“初代网红”,如今依旧风生水起。 一个辉煌后开始滑坡,一个失败后却再次崛起。 两段截然不同的经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而这些传奇经历的背后,也给了故事之外的我们新的启示:你必须拼尽全力,才能留在原地。 在做新媒体之前,我在广告公司,待了将近四年。 2018年时,我在入行的第一家广告公司待了一年多,每天朝九晚五、工作按部就班。 那时,我并不知道,舒适的生活,对于一个人的职场生涯意味着什么。 直到有一天,公司元老级别的文案指导辞职,在外谋求新发展时,四五年的工作经验,被贬得一文不值。 薪资被压、作品被评为一般,文案指导的资历,却只拿到资深文案的薪资。 这件事情,给当时还在舒适圈里、乐此不疲的我,敲了一个警钟:外面的世界风云变幻,原地踏步无异于退步。 后来,我放弃了安稳的生活,辞职离开了原有的广告公司。 新的广告公司,工作强度大,加班、熬夜、通宵是人生的常态。 ![]() 《当世界无法改变时改变自己》一书中,有一段话说得很好: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每一个上进的人都是在不断超越的过程中锻造自我,我们克服困难、超越他人,却不曾想到,其实最应该超越的是自己。 在成功的道路上,有一个最强劲的对手其实就是你自己。 你必须敢于同他挑战,并且战胜他。 与大家共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