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庚:教师节絮语 教师节絮语 今天是我国第三十个教师节,这是全国千千万万奋战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的节日。我想 ,教师节的设立也是全国人民深入人心的尊师重道崇教的具体表现。 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曾经也是我儿时的梦想,虽然自己手执教鞭于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的愿望未能实现,但是,我学生阶段萌生的对教师这”太阳底下最崇高”事业的景仰与日俱增,对老师的崇敬并非一时之热,而是发自身体最柔软的部分。 我对当老师的向往缘于上学各个阶段老师们对我的关怀与厚爱。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 。生活中的儿时玩伴以及同学同事等身上, 我们都能学到有益自己的东西。一件件难忘的往事让我印象深刻,温暖记忆。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农村老家的幼儿教育基本名存实亡,我记事起便是在家玩。农村孩子的游戏五花八门,简单易学。如男孩子玩打仗、捉迷藏、上山爬树掏鸟蛋、下塘玩水抓鱼摸虾以及玩泥巴做汽车等,其中,我最喜欢玩的是玩泥巴,做自己想做的所有东西。大孩子领着我们,屋前房后挖来泥土,舀上点水一兑,用手揉捏至合适的粘度后,就可发挥各自的想象力随心所欲地做各种泥造模型了。这是并不简单的手工活,也需要认真学习才能脱颖而出,捏泥人、飞机、大 炮和汽车是男孩子的长项,每当自己晒干成 型的泥塑作品被人夸上一句,心里就美得不行,高兴程度胜过吃糖块。 我五岁半的时候便向父母吵着去上一年级,由于没上幼儿班,五七学校的老师按规定不予接收,后来父亲顶不住我的软泡硬磨,最终出面找到了肖叶芝老师通融,才破格入学。我背的书包是哥哥姐姐用过淘汰下来的,洗得发白的帆布盖上绣着”为人民服务”的红字,后来才知道这句话是毛主席手书的伟大号召。小学的五年,我遇到了好几位好班主任老师,他们的名字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如果说父母亲给我的启蒙教育让我秉承了父辈正直善良和忠厚老实,那么我在五七小学有幸结识的赵忠斌校长和以严厉著称的王小明、肖卫宁等老师就是我求学路上的领路人。是他们,将好学上进的自己引入知识的神圣殿堂,让我体会到学习的充实与快乐。 五年的小学生活在离家不到三公里的五七学校飞快度过,几多成长的欢笑和几多前进路上的困扰,都悄然洒落在那简陋的教室里,土质的操场上,纵横交错的乡间小道上…… 可以说,新学期我的老师也许换了,可他们爱学生的心一直没变,我幼小的心灵时刻感受到爱的阳光,真正感受到了获取新知识的快乐。我知道,小学阶段,我胆小、腼腆得像个怕事的小姑娘,大山里的孩子没见过大世面,我不是表现最好的孩子,但是,我敢说,我是个在家听父母话,在校听老师教的好孩子。我想这要先谢含辛茹苦将我养育长大的父母,其次就是感恩给我人生启蒙教育的恩师们。 当然,初中阶段的容柏林和肖良英老师对我的影响也很大,甚至改变了我的价值取向与人生走向。我有着青春期男孩子特有的叛逆 ,学习方面有所偏科,重文轻理。 教我初一的容老师矮胖得有点让人失望,长着络腮胡子的脸经常刮得铁青,乌黑的头发有些自然卷 ,好像打过摩丝似的熨帖发型为他挣了不少分,容老师那套藏青色合体中山装平添了严肃性和学究气,总之,容老师教的语文课我们都爱听。我最喜欢容老师在学校里那独一无二的漂亮板书,一支普通粉笔在他灵巧的手里真能妙笔生花,任何一个方块字只要经他一写,就会行云流水,龙飞凤舞,尽显方块安的魅力。由此,他潇洒的行书字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同学们争相模仿,并乐此不疲。肖良英老师是我顺利升入高中的恩师,她是继容老师之后我的又一位严师。论辈份我叫肖老师为大姐,也正是这种父辈熟识的关系曾让我错误地认为可以得到某些特殊关照。事实上,期望越大,失望越多。烫着一头棕色卷发的肖老师对学生严厉有加,一视同仁,毫无亲疏之分和偏心之别。总之,学习上高标准,生活上严要求是她奉行的准则。她对作文抓得紧,并以:”长大后我想干什么”为题让大家各抒己见展开前程大讨论,随后逐人登台演讲。我记得大多数同学的理想是当科学家等不切实际的口号式虚夸,我却有自知之明地从小处入手,愿万丈高楼平地起,甘当一名建筑工人,为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楼大厦添砖加瓦。我的发言,受到了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的肖老师高度认可,当时,她的肯定真的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与鼓舞。事过近三十年,天道酬勤,同学们天各一方,境遇各异,事实证明,现实中的科学家并不那么容易当上,建筑工人的梦却很容易实现,就目前而言,我甚至生活得比当年的理想更上层次,更有成就感。”人贵诚信,只有老老实实为人,踏踏实实做事,才能学有所成,真正有所建树”。肖老师当年说的这句话虽不是金玉良言,却让我铭记于心一辈子。感谢老师,感恩老师,学有专攻,不负老师厚望,干出成绩,才是每位莘莘学子应该做的,这也是回报老师的最高厚礼。 高中阶段的张赐生老师和肖凤老师是我选择现在职业的恩师。一个人紧要关头的转折点只有关键几步,在人生导师的指引下如果走对了,就光 明通途,前程似锦;若误入歧途则前功尽弃 ,遗憾终生。 回首昨天,老师们的谆谆教诲若在耳边,展望明天,牢记恩师们的重托,深感自己任重道远,光明在前。教师,普普通通的教过自己的老师,为什么令人时常崇敬挂念,难以释怀?我想,在于老师们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更在于”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教师节前夕带领中央相关领导百忙之中慰问北京师范大学师生的报道,深入人心,深悟民意,但愿尊师重教的好风尚像春风化雨,教育兴,人才多,桃李满天下的老师们,节日里我谨向你们道一声祝福。 桃李芬芳,国富民强。中国圆梦,指日可待! 2014-9-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