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文山:古堡秤匠

 妙趣横生 2020-07-17

王文山:古堡秤匠

  古堡秤匠

  杆秤是一种古老的衡器。它由秤杆、秤砣、秤盘三部分组成。秤杆上有秤星,利用扛杆原理可以较为准确地称东西。

  杆秤的制作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相传为鲁班发明。他根据北斗七星和南半六星在秤杆上刻十三颗星花,即一斤十三两;也有传说是陶朱公范蠡所制。种种传说已不可考。春秋战国时期,中原诸国变量衡混乱,不成规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书同文,车同轨,衡同制,改一斤为十六两。这种换算方式一代代流传下来,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

  京剧《清官谣》中唱道: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秆子挑江山呀,你就是定盘的星。显然秤已经成为公正、廉明的形象。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秤是神圣的。在古代,秤匠是一种受尊重的职业,他们心中有一杆秤,制作的杆秤必定分毫不差,尺度精良。

  杆秤使用灵活而又方便,与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人们与它结下了深深的情缘。在旧社会,新人洞房花烛夜时,新郎需用秤钩揭新娘头上的红盖头;盖房子上梁时,也要将秤砣悬在房梁上,以示“称心如意”。

  双城堡远近闻名的做秤匠有两人。一是师傅李吉庆,二是徒弟陈柏林。据陈柏林回忆,师傅李吉庆原是机械厂工人,车、钳、洗、刨样样精通。1958年被抽调出来,带十几个人创办双城县计量核定测试所,后改为县标准计量所。负责修理计量器具。七十年代初,根据市场交易的需要,开始做杆秤。对于做杆秤这个陌生的业务,李吉庆从头学起,经常到哈尔滨道外衡器厂去拜师学艺,回来刻苦研究实践,很快掌握了做秤的工艺。1969年,我被分到计量所工作。师傅看我好学上进,接受能力强,学技术扎实不走样,收为徒弟。从此,走上了做秤、修秤的生涯。

  杆秤制作是需要技术的。杆秤匠制作杆秤的技术是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做秤是一门精细手艺,从选材、刨圆,到用碱浸泡,打磨,钉秤花等多道程序,道道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秤就走样。

  当年做杆秤有不同规格。盘子秤多是于小商小贩做买卖用。有5市斤、10市斤、20市斤的。钩子秤多用于粮库粮店、副食商店、供销社等,有50市斤、100市斤、300市斤、500市斤的。师傅对做秤要求严格,尤其对做秤杆原材料更为挑剔。老秤匠的经验是用纹络细腻且木质坚硬的红木、栎木。黑龙江这地方弄不到,只好到五常大山里去拉色木。为了保证木杆不开裂,材料要放在干燥处堆放两三个伏天后才能使用。木材经凿、刨处理后,就变成了笔直且又长又细的椭圆柱体,再用细纱布沾水打磨光滑。在木杆两端套上金属皮后,杆秤便出现雏形。接下来的,便是制定重量刻度的精细活了,全凭平常积累的经验,否则定刻度时会非常费力。

  据介绍,在打磨好的秤杆挂上秤盘后定支点,用砝码检验,当木杆处于平衡时,再用双脚规在木杆背面划一道印记,把这道工序称为“分斤劈两”,按此推断重量一一刻下记号。杆秤上密密麻麻地出现了各种记号,秤匠就用一把极为精致的戳子对着记号打眼,边将铜丝塞进打好的眼子里,边用道具隔断,称之为“割秤星”。一杆秤上有多少眼,便割多少个秤星。割好秤量后,用工具锉平,最后根据客户喜好,在秤杆上染色,一杆秤才算制作完成。

  曾记得,李师傅多次在用秤人的培训会上或全县杆秤展览会上介绍说:秤的学问很大,千万不可小视。秤杆叫“权”,秤砣叫“衡”。“权衡”二字就从这来的。手拿秤杆儿要懂得“权衡”之道,用秤之道。这秤上的小星星叫定盘星,也叫“准星”,16钱为一两,16两为一斤。叫做16进位制。这1、2、3、4、5、6、7是北斗七星,告诫人们在用秤时,心中要有方向,不可贪财迷财,不辩是非。这1、2、3、4、5、6六颗星是东西南北上下六方,用秤人,要心怀公正,不可偏斜。最后这三颗星是福、禄、寿。少一两拆寿,少二两少禄,少三两损福。你在用秤称东西时,多给几两就能添寿、加禄、增福哇!为什么叫准星?准星虽小,能秤人心,利益虽高,不可取不义之财。这杆秤不仅仅秤东西,还称自己的良心道德呀!

  七、八十年代,是杆秤的辉煌时期,也是双城杆秤兴盛之时。由于双城杆称的质量好,声誉高,不仅热销本地城乡的农杂、日杂商店卖杆称,计量部门的青年商店也卖秤,而且销往宾县、木兰、通河等周边市县。一时间,李吉庆和陈柏林师徒俩成了经商部门找的、客户离不了的香饽饽。经常被请到双城各个粮库和外县去调试、修理秤。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秆秤沿用两千多年,也逐渐暴露出许多不足,缺斤少两,作弊行为泛滥,遭遇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台秤、电子秤、托盘秤的推广也进一步冲击了杆秤的市场。1997年,全国各大城市限制使用杆秤。时至今日,杆秤以逐步退出市场,只有在部分农村还可见到它的身影。杆秤作为我国的传统手工艺文化,也见证了中国数千年来的经济变迁,仍然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