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若敏:土家导游

 妙趣横生 2020-07-17

刘若敏:土家导游

土家导游

  到湖南张家界旅游,下了常青号专列以后,旅行社安排的第一个游览景点是张家界森林公园,沿着金鞭溪呼吸特有的空气,一路看风景。

  张家界地处湘西北边陲,其气候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十六点八摄氏度,四季宜人。可是,几千年来到这里游玩的文人墨客却不多。原因有两个,一是地势险峻,二是这里太闭塞,人烟罕见,土匪出没。我的父亲在湘西剿匪,为今天的和平安宁流过血,我看风景的时候心里自然多了一道风景。

  东北的山一般高差都不大,而张家界地处于云贵高原隆起区与洞庭湖沉降区之间,既受隆起的影响,又受沉降的牵制 ,加上地表水切割强烈和岩溶地貌极其发育,形成了当今这种高低悬殊,奇峰林立,溪谷纵横的地貌形态。我买了一张旅游地图,伙伴儿们见了都说,跟着旅游团出来,没必要买导游图。

  我不想解释,因为我每到一地都要收藏一张旅游地图,哪怕是当地自己印刷,不如地图出版部门的精确,我也要买一张收藏起来。我觉得这样毛糙的地图反倒更有收藏价值。当然我说的价值不是市场交易价,而是对于我整理收藏品带来自豪感的那种价值。收藏就是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特”。

  旅游地图上介绍张家界奇峰三千,秀水八百,树木茂盛,飞禽走兽。中国独有的珙桐、杜仲伯乐三科木本树种,还生长着为张家界独有的龙虾花茶和鹅耳枥。可是,我们此行来去匆匆,能看到的景点并不多。

  走在金鞭溪畔,切身感受到张家界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理解了“五步一个景,十步一重天”、 “扩大了的盆景,缩小了的仙境”、”中国山水画的原本”等等美誉并不是夸张。被评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应属当之无愧。

  久旱不断流,久雨水长绿。这是张家界人夸金鞭溪的俗语。金鞭溪象一条玉带,串了十五里山峡,流到哪儿,哪儿便花鲜,草绿,树青。就连这里的女子都长得格外灵秀,肯定是因为水土好。

  一九九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张家界下属的武陵源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我不知道这种列入有什么实际的价值,但肯定不是随便什么名胜都能入选。

  听说张家界素有气功之乡的美誉,民间表演的硬气功豪壮奔放,刚劲着实,不少人都能表演银枪剌喉、腹卧钢叉、睡刀床破青石等高难惊险节目。可惜时间短暂,没能亲眼目睹。旅游永远是蜻蜓点水,不会常住沙家浜。

  张家界是少数民族地区,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他们独特的绚丽多彩的风情习俗。

  我们这次旅游,当地的提供的地陪导游员陈惠姑娘就是土家族。她个子不高,约一米五十厘米,肤色微黑,普通话比较流利。她是怀化人,父母都在铁路上工作。她是怀化铁路旅行社的导游员。她为人真诚、热情。她从不诱导我们去买什么东西而从中拿回扣。

  近几年,我们夫妻出行的地方比较多,接触过的许多导游都是无心介绍风景,专着推荐促销特产。从中拿高额的回扣,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陈惠带领我们看茶艺表演,我们一车人买了许多茶叶,妻子于心不忍,告诉她去找茶艺社领回扣。她笑着摇头:“能把张家界的名茶介绍给客人,我完成了任务,旅行社给我开了工资,我就心满意足了。”

  张家界的名茶有不少已驰名中外,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名产,如青岩茗翠和龙虾花茶就早已香飘四海,誉满天下。其它如云雾仙品、甑山银毫、五雷月眉、茅坪毛尖、西莲贡茶等,也都很有名气,堪称上品。龙虾花茶产于张家界永定区境内的一碗水、三岔、黄坡等茶场,是全国名茶之一,其形状类似龙虾,过目难忘。着名作家沈从文曾题词赞道:“品尝龙虾茶,芳香冠天下。嘉宾感喜悦,人民乐作华。”

  我觉得陈惠的人品就像张家界的名茶一样,馨香彻骨。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你越诚实、淳朴,上苍给予的回报越多。我们买的东西都给她吃,她说虽然住在这里,许多东西并不是经常能舍得花钱买。有的游人还把从东北哈尔滨带来的红肠、面包拿来让她品尝。常青号专列的游人,都是收入较高的知识分子,阅历也都非常广泛,都说陈惠是当今很少见的导游珍品。

  第二天,我和妻子也再次感受到陈惠的品质可贵。

  早晨七时集体出发,去看十里画廊。数百人沿着山脚下新修的一条水泥栈道步行。看风景看得脖子仰酸了。人游山峡里,宛在画图中。古诗形容得十分贴切。

  在走到汗流浃背的时候,路边出现两个挑担卖葛根粉的。说是野生的绿色食品。游人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无人问津。我当时也不知道葛根为何物,先买一碗品尝,就成了旅游团中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卖葛根的青年妇女脸色黝黑,普通话要边听边分析才勉强听懂。葛根粉像麦糊,但很清爽,不粘嘴。一元钱一小碗,我和妻子每人轻松地喝了一碗。旅游结束后查资料得知,葛根为多年野生藤科植物,其根茎是我国传统医学用品。《本草纲目》说:葛根味甘、辛、无毒,具有解热透疹,生津止渴,解毒疗疮,去痛止痢的功效。葛根简直神了,后悔当时没有敞开肚皮多吃几碗。

  接下来去爬天子山。上天子山可以乘坐缆车,也可以登台阶。我们想体验登山的乐趣,两名导游须留下一人陪同,陈惠就主动留了下来。

  陈惠是学导游专业的,知识面很宽,也很扎实。她告诉我们,天子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武陵源西北处,为台地地貌类型。天子山景区内,围绕天子二字命名的地方不少:天子峰,天子洞,天子院,天子堰,天子庙,天子洲等等。

  其实,这里明朝以前与张家界一起称青岩山,因青石林立而得名。一三五三年(元至正十三年),土家族首领向大坤,应青岩山下黄龙泉洞内隐居的学士李伯如的邀请,率随从家眷上了青岩山。向大坤上山后,在李伯如辅佐下称王,建立了以天子山为轴心的山寨。一三八五年,明太祖命楚王桢率官兵前来进剿,向大坤战死于神堂湾悬崖下。此后,当地各族人民,为缅怀纪念他,将他生前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都以天子来命名。清王朝曾下令取消天子二字。但土家族人民却一直称天子山。我听了不由地感慨道:“真是山高皇帝远,天子的名字竟敢用得到处都是!”

  我们夫妻一起去登天子峰。天子峰雄踞茶盘西南侧,海拔一千二百六十二点五米,是天子的山制高点。按说这个海拔高度并不算高,但是周围海拔只有五百米左右,相对高度较大,就显得很高。

  登山要拐杖,我要买三个,陈惠坚持不要拐杖,就买了两个。一路上有凉亭五个,每个凉亭之间要爬海拔二百米左右,到达第一个亭子,我们觉得累了,但还有照相的兴致。爬到第二个亭子时,看见抬滑竿的(一种轻便的轿子),我们咬牙坚持,就没有乘坐。在第三个亭子前,我们坐下来,吃了一碗葛根粉,又喝了些矿泉水。我们浑身被汗水湿透,已经没有心思看风景拍照片了。这时,陈慧告诉我们要到仙人桥了。我们来了精神。仙人桥为红砂岩构成,桥长二十六米,如一道彩虹飞架于深渊之上。仙人桥面平整,两端有巨石支撑如桥墩。桥面两端隆起的石块对称如桥堡。桥下为万丈绝壁,云涌雾绕,惊心动魄。仙人桥为天子山奇景一绝。

  到达天子峰顶举目四望,果然视野开阔,气势雄浑,层次丰富。天子山有云涛、月辉、霞日、冬雪四大奇观,现在看到的是变幻无穷仪态万方的云涛。时而涌涛逐浪,时而飘如轻烟。像一场梦,像一幅画,像一首诗。我国山水画家张文俊说它“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桂林之秀,黄山之变化,诸山之美兼而有之。”

  真难为这个刚二十岁的小姑娘了,一路和我们一样疲劳,还要不停地介绍景点。到达天子峰顶,旅游团的人早已等在那里,对着陈惠发火:怎么不顾全大局,陪着两个人旅游,把大队人马丢下?其实,还有一个导游,她可以领着先到的人参观嘛,起码缓解一下矛盾。

  贺龙公园为纪念贺龙元帅战天子山而建,公园内有贺龙元帅铜像、兵器馆、贺龙元帅陈列馆、将军碑林等。我到贺龙像前深深鞠了三个躬,一个是我自己鞠躬,另两个是替我的父母鞠的。父亲生前是军人,母亲也当过军工厂职工,他们都很崇敬贺元帅。一位摄影家给我们照了相,他的机器很专业,但可惜不久后就摔坏了,否则此行会有很多好照片。

  御笔峰有三座石峰直指云天,高低参差有致。石峰上青松巧饰,极像一排倒插的毛笔。传说是向王天子兵败后遗弃的御用之笔,故名御笔峰。我们请来偶遇的七位少数民族姑娘一起合影留念,回来后放大了成十六寸的照片装进了相框。这七位仙女分别是土家族、苗族、白族、侗族、瑶族、回族、壮族。

  游客之所以风尘仆仆去光顾风景名胜,是希望得到精神上的陶冶。旅游其实是一种风景诗,是风俗画,旅游文化应是核心。黄鹤楼雄伟壮观,黄鹤楼更让人心动的是那首《七律》绝唱:“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激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给人以美的回味,美的诱发,美的追求。

  张家界的往昔几乎是空白,我父亲来过这里剿匪,几乎没提过这个名字。说明张家界是当年的北大荒一样原始,张家界的旅游文化还处在拓荒状态,缺少一言以蔽之的佳句。毛泽东主席说过,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最好尝一尝。那么,谁要想真正地全面地深刻地认识张家界,具体领略天下第一奇山的风韵,体验人间仙境的味道,就请去尝一尝吧。如果幸运的话,还能遇到张惠那样纯朴善良的土家族导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