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文山:孙剃头匠

 妙趣横生 2020-07-17

王文山:孙剃头匠

 孙剃头匠

  剃头匠,为专业剃头之匠人。

  在我的记忆中,老家小屯以前没有剃头的。村里人剃头多是等待外来剃头匠,集中剃头。每年剃头匠都来四、五次,每次都住上三天两日,不然剃不完攒了几个月的头。也有个别人借出车送粮或过年打年底之机,洗脸,摩撒胡子,一过二手,到兰棱或蔡家沟去剃头。五十年代初,村里来了一个从部队转业的剃头匠,姓孙名文才。别看他长的瘦小枯干,小头几脸儿,其貌不扬,人送外号“小老虎儿”。剃头手艺可不含糊。光头、分头、平头样样都会。听说在部队时就是给首长和战友们理发的。起初,他也和其它剃头匠一样,挑着挑子走家串户,或到附近村屯,为老少爷们剃头。后来,由于左脚在部队打仗时受过伤,行走不方便,干脆在自己家开个剃头铺儿。当年剃一个头几角钱,靠剃头养家糊口,娶了个贤惠漂亮的媳妇。七、八十年代生产队时期,还挣过工分。大人剃一个头记8分,小孩剃头记5分。无论是挣现钱儿或是记工分,他的服务态度不变,童叟无欺。那年代,顾客多为中老年男性,而且剃光头居多。还要刮脸剃胡须。孙师傅都耐心认真,先将头发用热水洗透,再从头顶开始刮剃,随着一阵“咔吃咔吃”响声,一片片头发会陆续飘落下来。然后刮脸。刮脸时先将脸上胡须处刷满肥皂沫儿,用毛巾热敷片刻,方才挥刀刮剃。为了确保胡须的干净到位,还不时用手指肚儿搪摸顾客面颊下颌,稍微感觉到有胡茬子,就要继续刮剃,直到感觉特别光趟时才会放手,尽最大努力把胡须刮净,还要将鼻子窟窿、耳朵轮儿、耳朵眼儿、下巴和颈部周围,皆用刀子刮过,就连一根细小汗毛也不会放过,仔细检查确实剃干净后,还要站在顾客面前,双手合十,快速搓几下手掌,用热手掌从头顶、前额、太阳穴、天灵盖、耳朵、后脑勺及肩背部,按穴位推拿按摩,然后用手掌在两个肩膀上拍两下,全部程序才告结束。剃完头后,无论老少,无不感觉爽快惬意。

  1962年冬天,我从阿城师范学校放寒假回家,忙于帮助大队小青年们排练春节文艺节目,忘了剃头。腊月廿四那天,我只好到孙剃头匠家去剃头。只见屋里有二十几个来剃头的大人和孩子。孙文才一边干活一边给大伙讲他在部队时参加多少次战斗,打死过多少敌人。曾经给某某首长、某某英雄理过发。村中有一位好开玩笑的人问剃头匠:“你这么能耐,竟干过五关斩六将的事儿,怎么没弄个一官半职干干,还当剃头匠呢?”一句话刺激了孙文才,他不无自豪地说:“你可别小看这剃头匠,它可是手握皇帝上方宝剑的职业呀!”于是,他便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剃头匠的来历。

  早在明朝以前,汉人皆崇尚以孝为本,脑海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观念牢固,男女皆习惯蓄长发,男挽发髻或拢发系巾,女绾云髻戴金银首饰,以为 剃头是最大的不敬不孝。国人对头发的重视程序,从历史名着《三国演义》书中可豹见一斑。当年曹操亲率大军去宛城征战张绣时,为严明军纪,颁布了一项不准踩踏庄稼的命令,谁知无巧不成书,偏偏曹操自己乘的那匹马却因飞鸟受惊,踩踏了一片麦田,依据军令当斩。曹操便欲拔剑自裁,以儆效尤,但他身系三军主帅,失去主帅军队无法作战,在下属一再苦苦哀求下,便用宝剑割掉自己的一缕头发,以示惩戒。可见早年人们把头发看的多么珍贵。

  剃头匠历史,在我国并不久远。仅从清朝初年开始,当年清朝为了加强对汉人的统治,颁布了一道法令。要求所有汉人男子都要遵从满人习俗,实行满人发式、服饰,满人的发式皆将头上周围递去,只留头顶朝后一片梳辫子。法令在全国强制推行,凡不遵本朝发令者,杀无赦。为此,全国各地都设立了剃头棚儿,发现留发之人,强行让其剃发,明确规定: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遇抗拒者,一律斩首,将其头悬挂城门或刀斗旗杆上示众。最初的剃头棚和剃头挑子,留为官办,剃头匠亦属官差,并非一般平头百姓,他们有的于街前路口搭棚常驻,有的担着挑子走街串巷,专门为汉人男了剃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一种服务性职业。

  剃头匠的挑子,系本行业专用,全国千篇一律,皆按满清初期规定统一打造,并不是随便一个板凳和柜子即可,还有许多说道和讲究,各有各的来历和用途。挑子前头是一个红圆笼,下藏炭炉,上置铜盆坐水,为的是随时都有热水使用,圆笼一侧向上延伸出一个 旗杆,长二尺许,杆上悬挂着长条形带子状鐾刀布,约四十公分长,十公分宽,下端为把手,担起挑子走起来,宛如旗帜一样飘动,象征着皇帝颁布的剃头圣旨,刁斗旗杆,乃特权与威严标志,意在宣示,勒令剃发,如朕亲躬。挑子后头,是一个四脚八炸红漆凳子,凳腿儿之间全部封闭,有三层抽屉,下大上小,既可为顾客做座位,还可以盛放工具或钱。就连挑挑子的扁担,也有讲究。挑圆笼的那端,与红漆小凳那端,绳子盘绕方法都有差别。如果将扁担竖起,凳子那头朝上,圆笼这头绳子盘绕形状酷似剑柄,象征着剃头匠手中握有尚方宝剑。

  剃头匠深入农村流动剃头,随身都带一件响器,用划动响声招揽顾客,皆为优质钢材制成,长尺余,制法与古乐之簧相似,两侧向外鼓起呈扁孤形,顶点皆呈尖儿状,两尖儿相抵,宛如一短把儿的金属镊子,名曰“唤头”,又名“梭子”。剃头匠手持一四、五寸长铁棍儿,名曰“拨杆儿”,从“大镊子”中间由下至上快速抽拨,碰动两尖儿颤动,就会发出“嗡嗡嗡”的响声,悠长悦耳,传出老远,只要听到这个声音,人们就知道剃头匠到来,有剃头者可寻声前往。但打“唤头”也有规矩,绝不可随意拨动,一是路过庙宇不鸣,以敬神灵;二是过河过桥不鸣,以敬老王;三是遇到同行不鸣,以示谦让,不抢同行生意。

  听了剃头匠的故事,村里人对孙文才更加尊敬、信赖,孙师傅对老少爷们儿的服务也更加精心周道,特别是对行动不方便的老弱病残人员,随叫随到,到家免费剃头。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国民经济的长足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更加先进舒适的理发馆、美容院比比皆是,随处可见。象孙文才一样的老剃头匠先后辞世销声匿迹。一个深受欢迎兴隆兴旺的手工行业,皆与时俱进,“更上一层楼”。曾经担了二、三百年的剃头挑子,也陆续驻进了民俗博物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