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小晓柬埔寨游简记

 妙趣横生 2020-07-17

李小晓柬埔寨游简记

      柬国黄土怨殖民,

  高棉古寺不见神。

  无穷般若心自在

  吴哥窟前自省心

  金戈铁马百年过,

  封侯拜相皆亡魂。

  块块青砖载岁月,

  阵阵梵音破层云!

  滚滚历史终流逝,

  唯有寂寞遗红尘!

  (一)失落的吴哥窟

  一直喜欢去寻访那些存在了千年万年的古迹,在历史的光阴中,那种在斑驳的沧桑中自然滋生的淡淡的忧伤、于行走中带着淡淡的追忆,仿佛寻找着自己执意不肯失去的珍贵记忆,寻找着自己忘记却又有些印记的前世与曾经。

  门里尘未封,门外已千年。昨日铁马奔腾依稀在耳,今日门窗斑驳仿若隔世。来到柬埔寨,第一站,暹粒,记得度娘给我的信息是:吴哥窟:位列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与长城、泰姬陵、压婆罗浮屠并列为亚洲四大奇迹,城为方形,有四门和护城河环绕,建筑之独特无以伦比。

  这样的地方,不是多唯美,也没有现代感,却带给你灵魂的震撼,之于我更是可以看透一切凡尘琐事的最好媒介!恢宏大气也好,神圣不可侵犯也罢!神灵随着传说飘渺而去,最终却只留下青石、壁画、古树、城墙~其他一切,终将消逝在滚滚红尘中,成为历史,真假传说的考证,谁都没有经历,记载的典籍是否如实,是否因为某些原因有失偏颇,又有谁来求证?

  身在古建筑,个人有个人的感受,历史是沧桑而惨烈的!因为消逝,因为久远,更是因为留下的都是冰冷死寂,除了微笑与传承绵延千年,建造者终归成了一堆白骨,魂魄不在!

  梁朝伟在《花样年华》里把心中的秘密说给廊柱石洞,那一刻,他应该是释然的,将心中所思所想、过往深情都交付于庙宇,静穆而神秘。斑驳的砾石,斑驳的阳光,斑驳的青苔,厚重而沧桑,刀砍斧凿的壁画,肃穆庄严,梵音响起,禅意浓浓,仿佛一寸寸抚摸着世间众生的苦。

  心浮气躁时,去寻访古迹,走着走着郁结就散了,你会瞬间想开一切事情,其实,所有的一切不过就那么点事儿,无论怎么样做人做事争名逐利最终不过黄土一杯,上帝造人活不过百年,便是要消除漫长却短暂的岁月中,日积月累的欲望和成年后越来越不可控的情绪,真正活明白的,不是耄耋老者就是方外之人,名胜古迹犹如墓地、火葬场、医院,给我们当头棒喝:人生短矣!行且珍惜!

  白白胖胖的我,高温下疯了那么久那么累,愣是没折腾掉这一身的五花膘,依然带着粗壮的大蛮腰还有柬埔寨的蚊子每天给小费一样及时的满身大红包(法国殖民者为柬埔寨留下来给小费的习惯)

  (二)微笑的过往

  巴戎寺,供奉佛教观音的庙宇,有着全世界最美的笑~世人称之为“高棉的微笑”,传世名作“蒙娜丽莎的微笑”,在我眼里,美不过高棉的微笑,那是一种看透沧桑、历经万苦之后的释然、慈悲、谦逊、柔软的笑,安祥而包容,彼时,碧空如洗,艳阳高照,我与那个勇敢的国王微笑对视,嘴角上扬,领会着一种心静界净、风轻云淡、众生平等的禅意,闍耶跋摩七世,一个经历过战乱的国王,面对满目疮痍,将微笑永远的留给他的子民们……

  巴戎寺里的笑脸几乎都是四面的,也有三面的,柬埔寨属东南亚国家,虽四季无冬,但节气上也正逢清朗冬日,蓝天澄澈无云,碧空如洗,我仰望这些石像,仿佛苍穹下再无其他,只有这佛系的微笑……那种悲悯的微笑,见者很容易被感染,不由自主的嘴角上扬、心情愉悦。

  一直以来,我都喜欢在触摸历史遗迹或者废墟甚至残骸之后,看一场有关于斯的演艺,那种大气恢宏、有着历史的厚重感的演出,会让你更深刻的还原和解读曾经。因此,在参观过大小吴哥之后,带着敬畏之心以及对高棉微笑的感悟,去欣赏吴哥大剧院的大型史诗剧《吴哥微笑》,更加深有体会,并与之共鸣!(遗憾的是,里面不允许照相)整部剧呈现出800年前柬埔寨文明起源及吴哥建筑遗迹艺术之美,舞台上巨大的巴戎寺塔四面佛诠释了印度教的源流和高棉文化巴戎风格艺术内涵。歌舞唯美,情节紧凑,故事生动、感人……

  能让观众激情澎湃的歌舞,一定是编剧和舞者都非常用心和感情的,走在暹粒大街上,看着而今虽不繁华但也算热闹的街路,感慨万千,不管战争、贫穷、伟大抑或是卑微,历史的洪流总是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一切是非对错、过往红尘,在后人的评判中,默默地流逝着……(未完待续)

【注:本文为作者原创,作者已经授权《文化范儿》微信平台独家首发】 文内图片来源于作者提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