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阅读 · 别否认,总有一样不值钱的东西,让你牵肠挂肚、视若珍宝

 正午文化 2020-07-17


李宗盛说,“虽然我最终交出的稿件里选择了作为音乐人创作时用的笔与制琴时用的刀具为主题,但在此之前,我已经用了三个星期试着去说明八颗干瘪的糖炒栗子对我人生的意义。”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可事实是,总是有些不值什么钱的物件儿,让人牵肠挂肚、如数家珍。


“决定写栗子,是忍痛排除了小女儿的口水巾、写词用卡式录音机、几十首歌词手稿、打工的钱买的第一张黑胶唱片、老情在我遭逢困境时送我的书之后,所作的决定。我知道这看似荒谬,但是绝对真实。”

李宗盛在为《珍物》写的序中,提到了这样一个细节,很让人感动。即便是大名鼎鼎的李宗盛,在谈及心中那个小小的物件儿时,也如此犹豫不决,反复无常。像个战战兢兢的孩子,站在一个昂贵的橱窗前,精挑细选着一件最想要的玩具。

将名人拉下神坛,站在与普通人平齐的视角,这是《珍物》对读者的尊重,也是对人生的敬畏。毕竟,情感面前,人人平等,这本书是有着这样的意识。否则,也就换不来一时之间的风靡了。

李宗盛斟酌再三,最终选定了作为音乐人创作时用的笔。有趣的是,雷同一次次上演——王澍选择了他的第一本字帖,林怀民选择了母亲留下的那本未完的《心经》,杨丽萍选择了那个从不离手的篮子,黛青塔娜选择了外婆送她的那串柏种佛珠,谭盾选择了那根没什么不同的指挥棒……

无一例外的,这些颇有名望与地位的人,最终亮出的最珍贵的物件儿竟然都是些稀松平常、不值几个钱的东西。

然而,没有人会去质疑。因为你我心里也都清楚,这样的珍物确实存在。莫说是大富大贵的明星,就算是普通的百姓,也从不会用金钱去衡量自己的某些物件儿。

如果说一个简单的话题,能让各界名流推掉以秒计费的时间,抛下暴露隐私的顾虑,坐下来深掏记忆,或悲或喜,不加掩饰。那么,我想,这必定是值得一读的。《珍物》这本书,大概就是如此,抱着不会令人失望的雄心壮志,挖掘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名人故事。

而且,不是爆料,是自剖。二者的区别在于,后者心甘情愿,也情真意切。

“外婆在世时,佛珠似乎并没那么重要,我只是觉得,这是她亲手制作的,很特别,要珍藏。在外婆弥留之际……我给她看她送我的佛珠,她却已经认不出来那是自己放牧山间时捡拾的种子了。”

这样的句子,这样的故事,很难辨别它与普通人的生活有着什么区别。同样一个弥留之际的外婆,同样一个充满温情的外孙女。说实话,它却实打实地感动了我,一塌糊涂。因为有些情感,伴着遗憾深藏于心,平日里不太会主动刨出来看看,怕疼。可这本书很是讨厌,总会有着相似的故事,来引你回想,惹你落泪。

这时候,便很难说,那一串佛珠,只是黛青塔娜的珍物了。或许,你也和我、和她一样,有着一串类似的佛珠、戒指、耳环、甚至是咬了一口之后再也没有人动过的干瘪苹果。当人与事儿都随着时光逝去,当时的炽热、忧伤或喜悦,便多会随着记忆被锁在某件不起眼的物件里,被我们留存、保护。故而,物件儿便成了珍物。

故事明明出自名人之口,可最终被唤醒和刺痛的,却是我们自己,这也是阅读此书时无法避免的情绪。

抱着窥探名人隐私的目的去阅读,读完之后想到的却全是自己的故事,沉浸于往昔之中,幡然醒悟:足够的时空留白大概就是《珍物》这本书送给我们的一个盒子,往里面装进什么,还要看我们自己。

一个个任由旧物拉扯而出的人与事儿,讲述着深藏于心的情愫和时光。在我看来,这本书请来李宗盛做序,也是再恰当不过的决定。大概只有有故事的音乐人这样一个身份,才能恰到好处地让回忆充满美感,让故事拥有韵律。

“多年以后审视摩挲旧物对我来说,往往意味着自己与人生某些部分的和解与释然。”谁说不是呢?不然,为什么看着看着它们,就不觉笑了嘴角,湿了眼眶。

二〇〇四年春天,母亲决定抄写《心经》。她叫我们扶她坐到可以望见窗外绿林的书桌前,用右手抬起左手,压到宣纸上,然后右手执笔蘸墨书写。手颤得厉害,悬在纸上良久才能落笔写出一个笔画,用尽心力才完成一个字,十几分钟便颓然搁笔。有些日子,母亲起不了床,手指由被褥伸出来,在空中抖颤划字。只要能够起身,母亲执意坐到桌前。我们兄弟工作完毕回家,总先检视案上宣纸,发现经文未续,便知母亲情况不好,读到工整的字迹就欢欣鼓舞。然则,母亲终于无法再坐到窗前。——林怀民

·


这根指挥棒是我二十多年前在波士顿买的,

它的棒体用芦苇秆制成,

手柄部分用的软木,拿在手上很轻,

但挥起时却能让观众感受到它的分量。

我第一次用它指挥是与马友友

和波士顿交响乐团的合作,

这一拿就是二十多年,用到现在。

这根指挥棒凝聚了我从小学到读完博士,

二十七年学习的心路历程。

——谭盾

·

菜篮子原本是杨丽萍的母亲在菜地里摘菜用的。

一次看到母亲正用它盛刚摘下来的菜,

杨丽萍觉得篮子很美,就跟母亲要来,自己用。

竹编的,底部是方形的平底,放置时很稳,

提手的长度刚好适合挎着。

这种篮子在云南民间很常用,杨丽萍说过,

她小时候去地里摘菜拎只篮子,

打猪草、背弟弟妹妹的时候则是背个竹筐,

“这是一种习惯”。

——杨丽萍

·


旧钟的记号,钢印,标识,油漆特征,

底盘式样,钥匙,提手,样样沧桑。

我曾经的熟人,台词,机器,

画面,回忆,全部隐退了。

上海是一块海绵,吸收干净,

像所有回忆并未发生过一样。

——金宇澄

·

我很怀念中学时代那些喝醉的时光,

它代表我们对未知和未来的惶恐。

那时我们一无所有,能够感动彼此的只有友情,

它让我们对这个世界不那么惧怕。

——贾樟柯

·

给我这本盲文书的那位妇女,

他们生活在精神和思维的空间里,

不像我们,那么需要物质的占有。

这本我读不懂的书,到现在我一直留着。

——徐冰

·

“现在这箱子里的东西不会再增加了,

比如人早没了通信的习惯

—— 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改为打电话、发微信

—— 再画画也不会是当年那种形态的画。”

——刘小东

发问者精心策划,受访者精辟作答,

相互激发之间,访谈变得尤为有趣。

从绘画介入,跨越音乐、建筑、

雕塑、摄影等众多艺术领域;

从生活视角出发,到旅居见闻、岁月往事、

成长轨迹、美学观点等个人情怀,

著名摄影师阮义忠以独特的热诚和角度,

留下了一系列珍贵的书信。上世纪七十年代,

众多海外画家的梦如在目前,未完待续。

写作于当下,大概不少人感受到的

都是一种强烈的不知所措。

李安、徐冰、老树、张晓刚、刘小东……

当多位当代艺术家放下顾忌,

去探讨平日里不会轻易言说的“很苦的世界”,

我们看到的将是难得一见的“活着”。

你可以在这里思考人生,也可以在这里体验孤寂,

立体化的艺术体验就此展开,

苦闷之上还有要坚持的理由。

·

·

·

END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穆霖  首席记者│张爽  

编辑│王小轩  高原  李晨璐  田小摔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