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星 · 陈可辛:经历二十年春运,最难忘陪母亲做团圆饭

 正午文化 2020-07-17

你拥有的平凡,是他人的奢望。

春运期间,

只有三分钟团圆,

短暂宝贵的时限感,

要怎样珍惜?


《三分钟》刷爆朋友圈,

陈可辛用七分钟短片,

讲述了母子团圆的故事,

很温暖,很揪心。

这是香演导演陈可辛为iPhone拍的宣传片,

片头、海报,

到处反复强调——

“用iPhone X拍摄”。

不过,

整条片子用了700万人民币成本,

大概就不只是“仅增加了稳定器和无人机”。

有专业人士分析,

如果你也想拍摄这样的短片,

除了iPhone外,

你唯一买得起的,

可能就只有三脚架了……

是的,

虽然仅用iPhone X难以拍出《三分钟》呈现的效果,

但不妨碍人们公认陈可辛是优秀的导演。

整部短片用细腻的镜头语言,

刻画了一个“团聚”的故事。

“最能抓住我的,

不是乘务员妈妈有多伟大,

而是原来你只有三分钟,

团圆的时限感,

这是我拍摄这部片子最看重的一点。”

陈可辛曾说,

自己只是说故事的人,

而他的“杀手锏”是借平凡人的故事,

激起人们内心共鸣。

看起来,

每一部片子里都有似曾相识的自己。

这一年春节,

早早的,

列车站台上,

有一个小小少年略显孤独的身影,

车到站后,

小小身影穿过人群,

扑向母亲,

然后开始背九九乘法表。

陈可辛对小演员的表现是满意的,

“越没有受过教条训练的小孩,

却能拿着机器甚至是手机,

用自己的想象去拍,

可能他的逻辑完全不对,

但很可能就是新的表达的方式。”

自小在香港出生长大,

后来去泰国定居,

之后到美国,

又在北京创立工作室,

陈可辛说:

“家人在哪儿,

哪儿就是家,

在哪儿其实不重要。”

18岁离开家去念书,

当时父母住在泰国,

念完书陈可辛21岁了,

他回到香港工作,

之后,

一直没办法跟父母住在一起。

从二十几岁到四十岁之间,

陈可辛每年也要经历春运,

“坐飞机嘛,

每年无论我在哪儿,

都一定会飞回去曼谷跟他们过春节。”

除夕陪母亲做团圆饭,

是陈可辛对春节最难忘的回忆。

“如果是在香港,

就会先去买一些年货、桃花什么的,

拿上飞机带回去给爸爸妈妈。

不过在五、六年前我妈妈去世之后,

就没怎么像之前那样过春节了,

虽然我爸爸还健在,

不过家给我的那个完整的感觉不一样了。

现在也有自己的家庭了,

但最怀念的还是自己做儿子的时候。”

家庭幸福快乐,

童年过得好的,

对一个人个性影响很大。

他说:

“我很幸运,

我在一个很快乐的家庭长大,

我家不是很富有,

但却让我很健康快乐地成长。”

同样幸运的是,

陈可辛所拍电影都是他想拍的。

这次的《三分钟》,

是陈可辛北上后,

渐渐把握住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短片里,

春运细节全部get到。

并不是每次过年,

每个人都有权选择回家。

那么可以回家过年的人们,

珍惜每一次团聚的缘份吧。

别让不耐烦和“来日方长”,

成为了“后会无期”。

其实,

我们所得到的平凡际遇,

都是幸运的。

·

·

·

END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穆霖  首席记者│张爽  

编辑│王小轩  高原  李晨璐  田小摔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本文由正午文化原创转载请注明


加入我们,一起向有情怀的生活迈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