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匠人 · 把传承与创新结合在一起,他为人们定制治愈心灵的温暖物件

 正午文化 2020-07-17


用现代设计思维去创新传统生活方式。

约定好的采访时间,

王吉浩准时抵达,

背着硕大的双肩背包,

风尘仆仆推门而入,

没有早一分,

也没有晚一秒,

刚刚好上午10点钟,

走进工作室。

背包扔在椅子上,

他拿起保温杯,

丢进去一小捏红茶,

随即接满热水。

满是木头灰尘的桌子上,

放着两个粗颗粒质感的小茶盅。

最近一个月,

王吉浩上班时间,

经常打开笔记本浏览网页寻找灵感,

他发现,

此前满腔热血想要去做的木制品,

已经都摆在了屋内,

接下来,

要做点什么,

王吉浩并没有想好,

也正在为此苦恼着。

“再过几天我就可以去滑雪场教课了。”

说这话时,

王吉浩的眼里闪烁光芒。

他夏天教小朋友滑旱冰,

冬天教人们滑雪,

他说,运动是他在做木艺之余的最佳调剂品。

很多时候,

为了做出心中的木制品,

他在桌前一坐就是一天,

担心这样下去会把腰坐坏,

王吉浩自学了滑旱冰和滑雪,

然后,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了更多的人。

1978年出生的王吉浩,

毕业后做了几年平面设计工作,

有趣的是,

他其实学的是财务专业,

“这个专业是我爸给我报的,

为了让我未来的生活很稳定。”

但他天性不羁热爱自由,

借钱买了几本Photoshop的书,

然后就看会了,

跑到影楼去修照片了,

“在当时,外面坐着一排摄影师,

但只有我一个人用电脑去处理照片,

我做的事,

在那个时候还是很新潮的。”


5年前,

有个朋友找他一起用木头做点小玩意去卖,

虽然他的父亲是传统木匠,

但王吉浩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

业余时间,

他上国外网站找到相关视频,

跟着视频边学边做,

从做小木戒指开始,

大概做了30、40个,

在各大学、夜市摆摊,

“当时销售得特别好,

一个晚上能卖一二百块钱”。

他也从做一个戒指花费10多个小时,

到如今的几十分钟就可以做出一枚戒指。

因为不俗的销售业绩,

让王吉浩对做木艺品很有信心,

2016年木玩人工作室在1905文化创意园诞生。

从事这一行当后,

王吉浩才向父亲讨教传统技艺。

他说,他与父亲的性格截然不同,

在家里,

父亲的所有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

画图、划线,

严谨而不差分毫。

而王吉浩是个随性的人,

可是如今为了实现梦想,

他不再与传统对抗,

而是虚心向传统工匠精神致敬。

木匠曾经创造过辉煌,

上世纪90年代以前,

做木工是非常有前途的职业,

建房子、做家具都需要他们,

可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后,

这个行业就有所萎缩了,

“人们大多购买现成品,

不再请木工上门做家具了”。

王吉浩面对悄然变化的市场,

不仅从产品的创意入手,

更是购置了数控木工机械,

“用电脑画出图样,

借用现代化工具,

来创造自己喜欢的产品”。

过去一个木匠需要学习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手艺,

如今用一个小巧的机械设备就能实现了。

王吉浩很倔,

也很执着,

认准的事儿就一定去做好。

他发现现代人缺少的信心、耐心和定力,

在做木艺品的时候,

都可以找回来。

他也希望木头的温暖

可以让更多的人喜欢上木艺,

爱上这门艺术。

·

·

·

END


王吉浩

木玩人堂主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艾盈  首席记者│高原  

编辑│兰天琦  袁婉怡  穆逸龙  李小树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除注明外内容均为正午文化原创

转载请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