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王芝作品 | 泊在乡村的思念

 梅雨墨香 2021-05-29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今年夏天的热,一如那年的夏天。酷暑中,我仿佛又看见父亲举着一根五分钱的冰棍对我说:快过来,小丫头,降降温……于是我从房檐下飞快地跑过去,接过冰棍,贪婪地吮吸那一滴滴的凉爽。

现在又是炎热的季节,父亲却再也不能给我买一根冰棍,更不能疼爱地叫我一声“小丫头”。

记忆中父亲并不像别人的爸爸那样整天在田里忙碌,更多的时候他是在自家院子里干木工活,我时常蹲在旁边默默观望。随着他双臂的摆动,总有好看的刨花从长长的案板上飞落,我惬意地拾起刨花放在鼻子底下,把好闻的木头味吸进肺腑。由于木头不同,刨花的颜色也不一样。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喜欢白白净净的刨花,反而喜欢棕红色的,一卷卷捧在手里,真的就像花一样。有时候我会把刨花分给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设计出各种故事情节,大家开心得不得了……到了傍晚,母亲把一堆堆的刨花送进灶膛,燃起一簇簇好看的火苗,锅里炖着鱼,我蹲在灶膛边闻着鱼香,仿佛整颗心都被点亮了。

懂事以后,我才知道父亲正儿八经的职业是个木匠。从小闻惯了锯末刨花味的我,现在对木头依然有一份特殊的感情。那个年代农村人很少买现成的家具,父亲最拿手的就是帮别人盖房子、打家具……父亲本性善良,从来不会为工钱和乡亲们计较,谁家要是急着娶媳妇、聘姑娘,他就起早贪黑地给人干,又经常少收了工钱,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非常喜欢他。

由于经常在父亲身边转悠,我认识了好多木工用的工具,也学到了好多关于木头的知识。很小的时候,我就认识了锛凿斧锯等父亲常用的东西,每次父亲让我把工具递给他,我都能做到迅速精准,从来没出过错。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帮父亲拉抻墨斗给木头划线,然后帮着父亲一起破木头。破木头的时候尽管我特别专注,但由于年龄小,锯子经常偏离墨斗划的线,此时父亲总是及时矫正我的姿势,同时调整自己,让锯子回归线位。一块木头破开了,看着白色的木板和地上的锯末,我和父亲都很自豪。

那时父亲常用的木头有杨木、松木、水曲柳等。杨木密度低而软,纹理直,结构细而均匀,材色浅,质量相对较差,不过价格比较便宜,也比较常用。松木疖疤多、对大气温度反应快、容易胀大、极难自然风干。水曲柳呈黄白色或褐色略黄,年轮明显但不均匀,木质结构粗,纹理直,花纹美丽,有光泽,硬度较大……父亲曾经说过,如果我是个男孩,一定会把我培养成像样的木匠,只可惜我是个女孩,也就无法实现他的美好愿望了。

父亲是个孩子王,19岁他就和母亲结了婚,但他一直保持着孩子的天性。每当茶余饭后,他就喜欢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中。那时候,北方孩子们最擅长的游戏是滚铁环、扇啪叽、打口袋、跳房子……父亲常常玩得满头大汗地回来,然后接受母亲的“教育”。父亲还经常利用自己的木工手艺,亲自做一些玩具送给街坊邻居的孩子们。小马车、小磙子、小房子、小簸箕……每一件都做得栩栩如生,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孩子们因为有了这样的“高档”玩具,童年时光变得色彩缤纷、丰富多彩。

毕业后,我回村里的小学当了一名老师,父亲有了更多接触孩子们的机会。每当学校里的桌椅坏了,父亲总是在孩子们放学后第一时间来到现场,无偿帮助修好。那个年代的学校是普通的砖瓦房,没有暖气,冬天要靠生炉子取暖。为了让孩子们一进教室就能感受到温暖,父亲承包了我所任教班级的生炉子工作。我多次劝他,这事儿孩子们可以自己完成,他却说什么也不同意。他说刚上小学的孩子,才那么一丁点儿大,出了意外就晚了……就这样,父亲给孩子们带来了温暖,孩子们给父亲带来了快乐。而我在父亲和孩子们中间,享受着双重的温暖和快乐。

父亲最大的业余爱好是打鱼。他常用的鱼网有好多种,我叫得上名字的只有扳网和旋网。父亲去河边的时候经常拎着网或者扛着网,我和小伙伴们大多是拎着鱼篓、铁锹或者小水桶屁颠颠地跟在后面。我喜欢父亲用扳网,特别有仪式感。至今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扳网的使用过程。到了河边,父亲先是找一个宽敞点儿的地方,把鱼网和专用木杆绑在一起支起骨架,然后在河边选择一个适当的位置,用铁锹挖起带着草皮的泥土培出一个可以坐着的小土堆儿,最后把扳网平平正正地下到河里。等待鱼儿的过程,父亲总是拿了破棉袄垫在土堆儿上,悠然地点上一根烟,喷云吐雾之间充满了无限的惬意。过了十分八分钟,父亲就知道有没有鱼儿光顾,起身拉起网绳,用抄鱼的小网把鱼抄起,鱼儿开始扑腾起来,奋力用头将自己的身体弹起,试图返回河里,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小伙伴们赶紧协助父亲将鱼倒进事先准备好的小水桶里,我们一帮孩子就围着水桶一样样点着鱼的名字。有时候为了一条鱼到底叫什么,我们争得面红耳赤,鱼儿们疑惑地看着我们,无奈地摆摆头。最后还是父亲示意我们安静下来,等待新的收获。

岁月是个神偷,偷走了我们的童年,也偷走了我们至亲至爱的人。每次回老家,漫步在河边,我都会用目光拾起幼时的记忆,想起某个夏夜的蛙声虫鸣,水流潺潺……忽而怅然,只觉一切恍若梦中,唯有父亲亲手烹制的鱼香久久弥漫。父亲每次打鱼归来,都会和街坊邻居的叔叔大伯们分享劳动果实,这是父亲的一大乐事。或许只是两盘油煎“小串丁”,或许是一大盆加了薄荷、香菜的炖鲫鱼,或许还有一盘盐水花生毛豆……不管菜多菜少,每人手里都离不开一杯火辣辣的“老白干”,天南地北海聊的时候,那份快乐没人能与之相比。

父亲是个特别热爱生活的人,尽管那时条件艰苦、每家的日子都过得紧紧巴巴,但父亲依然会把家里布置得井井有条、安排得妥妥当当。记忆中,我们那条街几乎每家的窗前都种着应季的小菜,唯独我家种的是花花草草。为此,母亲还和父亲吵过架,说他竟弄那些无用的花哨东西。父亲却说,花花草草看了让人心情舒畅,有时候比多吃一口小菜更让人享受。父亲总是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再加上那些花花草草的诱惑,街坊邻居们茶余饭后都愿意到我家的院子里坐坐,拉家常、论农事、谈古论今……苦苦的日子里充满了特别的乐趣。

岁月悠悠,离开家乡已经30年了,但我的心始终对那里魂牵梦萦,想念那里的河水、想念那里的小鱼、想念那里的青玉米,想念那里的紫豆角、想念那里的泥土味,更想念长眠在那里的父亲。每年的父亲节,都是我最怅惘的时候,我无法向父亲表达一份爱,无法送给他一份礼物……此刻,我就特别想回到家乡的小河边,想看看那里的打鱼人,想捕捉父亲消失的身影。去年清明节,我曾给父亲写过一首小诗,却不知投向何方,唯有泪水打湿了自己的衣裳:

二十年前那个下午
您毫无征兆地离开
一个女孩儿的心
碎裂在通往天堂的路上
思念滂沱了雨季
疼痛在岁月里疯长
您的声音在小院里飘散
忧伤弥漫了整个北方
我举着往事的火把
烘烤漆黑的夜晚
泪水泛滥成又一条长江
月光
憔悴了梦境
泣血的呼唤
惊醒了村头的三千过往
踮起脚尖
却够不到您明媚的眼神
回忆
幽居在岁月的胸口
宛如一面城墙
又是一年清明
又是一季花香
白菊、老酒
还有那些虔诚的纸蝴蝶
怎么都无法抵达您的身旁……

我挚爱的父亲,虽然再也不能和我交流,再也不能陪伴我生活,但他留给我的精神还在:善良,幽默,乐观,自强……他所有美好的品德都将在我的身上延续,而我也要向父亲一样热爱生活、豁达乐观、自强奋进。

有人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将永存,我想这个世界上最应生生不息的就该是爱吧!父亲永远留在了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上,我和我的子孙们终将也要回归土地;无论精神还是灵魂,那份爱将永远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作者简介:王芝,笔名独秀一栀,辽宁沈阳人,一个喜欢文学的新闻人。爱生活、爱自然,喜欢在文文字字里流连。当过老师、做过记者、编辑和新闻主编,曾在多家省市媒体发表过新闻及文学作品,偶有获奖,深切体会了新闻人的责任和道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