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人阅读 · 在世界读书日,这些让他们成为大师的经典作品,你是不是该读一下?

 正午文化 2020-07-17

这些被大师们奉为经典的作品,远比普通的读物更值得用心去读。

置身于互联网时代,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似乎也和其他节日一样,只是在特定的时间节点上,才会让人重新想起阅读的需求,就像夜晚高悬在天上的月亮,每个人都知道它的存在,却总是觉得那是与自己遥不可及的东西。

然而,我们都知道,正是因为阅读带给我们的知识,以及这一行为本身带来的快乐,我们才能从无到有直至今日。它是我们告别蒙昧的有效捷径,也是区别于昨天的自己的最好证明。所以在这一天,我们精选了一些曾经影响过多位大师的文学作品,一起来看看影响过那些非凡人物的经典之作,究竟有着怎样的永恒魅力。

《变形记》

【奥地利】弗兰兹·卡夫卡

推荐人

加西亚·马尔克斯

在1981年接受采访时,著名西语文学大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曾透露,自己在文学创作的路上深受卡夫卡作品熏陶,特别是他的代表作《变形记》。正是在这一伟大作品的影响下,马尔克斯才完成了生平第一篇小说《第三次无奈》。

在《变形记》中,卡夫卡描绘了一个寓言式的虚幻世界,象征着真实的现实世界。在这里,象征只是一种方式,揭示、暴露问题才是目的,该部作品真实地表现了黑暗的社会现实给人造成的压力、重负,最后导致人的精神扭曲。

《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在一家公司任旅行推销员,长年奔波在外,辛苦支撑着整个家庭的花销。当萨姆沙还能以微薄的薪金供养他那薄情寡义的家人时,他是家中受到尊敬的长子,父母夸奖他,妹妹爱戴他。可当他变成甲虫丧失劳动能力后,家人一反之前对他的尊敬态度,逐渐显现出冷漠、嫌弃、憎恶的面孔。父亲恶狠狠地用苹果打他,母亲吓得晕倒,妹妹厌弃他。渐渐地,萨姆沙远离了社会,最终在孤独、痛苦与饥饿中默默死去。


《漫长的告别》

【美】雷蒙德·钱德勒

推荐人

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曾多次表示,《漫长的告别》是自己曾经反复阅读并极为推崇的作品。“这是我最喜欢的小说,没有之一。

《漫长的告别》发表于1953年,是钱德勒的第六部长篇,荣获爱伦·坡最佳小说奖,入选美国推理协会“史上百部最佳推理小说”。

一个优雅有礼的酒鬼特里·伦诺克斯,和一个贫穷高贵的私家侦探马洛相遇。伦诺克斯酒醉后被马洛送回,两人发展起一段友谊。妻子死后伦诺克斯找马洛协助出逃,他在国外被警察监控时,寄来一张五千美元的巨钞作为感谢和告别,然而一连串的谋杀却使这个告别绵绵不绝……

《国王的人马》

【美】罗伯特·佩恩·沃伦

推荐人

斯蒂芬·金

2006年,斯蒂芬·金在谈到自己喜爱的作品时,一再表示《国王的人马》才是自己眼中的经典之作。

《国王的人马》是当代美国大文豪罗伯特·佩恩·沃伦的代表作,曾获普利策奖,并被搬上银幕。本书是一部寓意深远的政治小说和能够准确反映当时美国现实的社会小说,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反腐倡廉活动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作品描写原本默默无闻的农家子弟威利·斯塔克,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怀着改革政治、造福于民的美好愿望,一步步走上州长的位子。此后,他却大搞独裁政治,拉帮结派、党同伐异,在贪污腐败的泥坑里越陷越深,最后遭到一个医生莫名其妙的枪杀。而作为斯塔克助理的主人公杰克,在经历了这些事后,开始对尘俗世事变得越发淡漠,又觉得“历史是盲目的,人却不是盲目的”,如果不承受过去留下的重担,也就不可能创造未来。于是他与安妮结合,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百年孤独》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推荐人

莫言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世界上的确没有一本书像《百年孤独》那样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感谢这个天才的头脑,他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小说,也发明了让自己永生的方式。——莫言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它的问世曾引起了拉丁美洲的“一场文学地震。”《纽约时报》称其是“继《创世纪》之后,首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

这部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制”,是通过一个叫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展开的。他们每一个人的经历都带着荒诞离奇的色彩,简直就像从神话和民间故事中走出的人物一样,那么超绝。但他们又时刻受到孤独和死亡的威胁,被现实中的战争、革命和殖民入侵困扰着,因而终究逃脱不了历史的宿命,归于尘埃。犹如书中不断循环出现的名字,孤独也是一代代循环反复的。它表现的形态虽不一样,却每每直逼灵魂。正如每个人的灵魂都只有一个,升华的方式却有很多种,而孤独是最耐人寻味的一种。

《法国中尉的女人》

【英】约翰·福尔斯

推荐人

王小波

“我是福尔斯先生热烈的拥护者,福尔斯是个反无趣的义士。”——王小波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最具影响力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是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当代英国文坛超重量级大师福尔斯的经典代表作之一,被选为二十世纪百大英文小说经典,也是英美各大学英语系二十世纪英国小说课程的必读作品。

在一个女人被禁锢的时代,出生卑贱的萨拉离群索居,抑郁成瘾,每天唯一的自在就是独自眺望大海。这样的形象,与当时落后保守的时代格格不入,所以一出场便深深烙印在追求自由和理想的查尔斯心上,成为他梦想的一部分。这场源于一见钟情的爱情,有着最情理之中的开始,却叙述了最反转的剧情。有时候,最亲密的爱情不是相濡以沫,而是相忘于江湖。

《基督山伯爵》

【法】大仲马

推荐人

余华

“《基督山伯爵》真的是一部巨作,里面有很多我在阅读其他小说时所没有的感受,到目前为止,我依然推荐这位伟大的作家,他真的非常非常了不起。”——余华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作家大仲马的经典力作,出版至今始终畅销不衰,成为世界通俗小说的典范。

这是一个复仇故事。讲述法老号的大副邓蒂斯,受老船长委托帮拿破仑给巴黎的拿皮仑党带信,却被小人告发被迫入狱,后在狱中结识了法利亚神父,并得知巨额财宝的秘密,越狱后找到财宝摇身一变成了惩恶扬善的基督山伯爵的故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迂回曲折,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糅合了传奇与侠义等元素,有极强的艺术魅力。它虽不是武侠作品,却一样给人阅读的快感,还带着言情的浪漫,就像童年的油画,浓墨重彩且赏心悦目。

《洛丽塔》

【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推荐人

池莉

“一部小说,诱惑得人彻夜无眠,这就是部好小说!感谢《洛丽塔》,除了美丽我的人生之外,它还激活了我的许多思想。”——池莉

《洛丽塔》是一部极具争议的小说,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它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道路。

小说以回忆的形式和第一人称的手法,追忆了主人公亨伯特非正常的恋爱,细腻而敏锐地展露了他内心深处最隐秘的东西。从表面上看,亨伯特对少女洛丽塔的追求和迷恋在道德和心理上是变态的,但从深处说,这是亨伯特逃避现实追求“纯真”的方式。《洛丽塔》唤醒的那个丰满、敏感的感官世界,带着彩色的温柔,让人热血沸腾。每个人的生命旅程都只有一个出口,有的华丽,有的悲壮,但唯有忠实于自己才不可悲。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王恩泽   首席记者│高原

编辑│兰天琦  袁婉怡  穆逸龙  李小树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