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工场 · 用AI取代艺术家的创作,也许真的不是痴人说梦

 正午文化 2020-07-17

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的创作?这是人们越来越感到焦虑的问题。

长久以来,关于AI的话题就从未曾在热度榜上消失过,人工智能未来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机器人伦理的话题也被不断谈及。不久前,牛津大学与耶鲁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未来50年内,机器人将取代数百万个人类工作职位。即便是被认为是AI智能无法取代的艺术创作,自20世纪50年代起,机器人也已经慢慢介入其中。

早在1956年,匈牙利裔法国艺术家尼古拉斯·舍弗尔(NicolasSchöffer,1912-1992)就已造出了能够创作艺术的“CYSP 1”型机器人,它的彩色钢片会随着光线和颜色而变化。

“CYSP 1”型机器人

瑞士先锋艺术家让·丁格力在1959年创作了《参与-自动机器》(Méta-matic),让机器人在画布上作画,并在同年的首届巴黎双年展上引起热议。

Méta-matic

法国艺术家帕特里克·特瑞塞特(PartrickTresset)研究多年,制作出的绘画机器人“保罗”可以利用摄像头“观察”写生对象,再用灵活无比的机械手臂迅速完成素描作品。和人类画家不同的是,这台机器人几乎不会犯错,甚至可以根据其主人的指令创作出超写实、印象派或者表现主义风格的作品。

绘画机器人“保罗”及作品

2018年,人工智能进入艺术的步伐更快了。它们既能创作出色的艺术作品,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当前的展览、拍卖等艺术体制。5月,巴黎一个由铸造厂改造而成的Atelier des Lumieres艺术中心举行了“诗意人工智能”(Poetic AI)展览,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视觉体验;7月,英国举办了第三届机器人艺术比赛(RobotArt),最终机器人“云画家”(CloudPainter)模仿塞尚风格的绘画在100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冠军;10月,英国佳士得拍卖一幅人工智能创作的名为Edmond de Belamy的画作,最终成交价高达43.25万美元,这是国际艺术拍卖行首次拍卖人工智能的作品……

诗意人工智能”展览现场

随着艺术与科技的结合越来越紧密,“风格、美感、神秘感都没有了,一切都改变得太快!”

人们公认的艺术与人工智能的最大区分,是人性的存在。艺术作品往往凝聚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心血,创造出来的作品也大多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情感诉求。或许人工智能可以做到量产工艺,甚至因此受到大部分世人的认可与支持,但至少在目前阶段它们还远不能理解人类在作品中灌注的情感与刻下的精神。


瓦根·克内希特《群体性孤独》,作品由 Roomba 扫地机器人辅助完成

玛丽·卡耶 & 阿维德·詹斯《共生自主机器》

Edmond Belamy的肖像,2018,由GAN创作

当然,今天的艺术早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绘画”活动。它至少是一连串纠缠在一起互相发生作用的系列事件。人工智能的本质首先是数字,对大量数据、图案和关系的铁面无私的高效处理,就像是一种魔法,其中承载了人类对于机械智能的物质想象。

而当代艺术本身,也已经由现代主义的艺术景观演化为一个更为复杂的体系,需要在后工业时代的背景里去理解、去阐述。它牵涉到的远不止二维平面画布这样简单的领域。有的人认为,人工智能所绘制出的任何图像都是可以被期待和被想象到的。也就是说,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艺术创作,其本身就已经是可以被大规模淘汰的产物,在今天尤其以平面作画首当其冲。但前卫艺术的阵地早已突破了二维介质,它更多在于思想和材料的突破,在于艺术行动的组织方式和展示方式的革新,它是一种行动,一个概念。


CloudPainter及作品

在这个意义上,讨论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的问题,应该跳开“取代”的简单思维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去探讨AI在当代艺术的哪些部分哪些环节里,就人类目前可理解的范围中来完成与人类之间的更多合作。

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地改变艺术品的创作、展览、传播、保存、接受方式。就如同有的艺术家所说的那样:“从此,艺术家创作的不再是作品,而是(机器)创作模式。”艺术家在创造机器人艺术的时候,其灵感也是多元的:比如在仿生学的研究让艺术家可以教机器人掌握了某种自然的规律;生成模式的数字艺术作品可以自动无限生成出不同的作品,使得每一件作品都不同;程序互动性的机器作品无间断地制造了超越现实和人类有限能力的幻象。另外,这些作品似乎延续着现代艺术的理念:艺术并不需要出自艺术家之手。

事实上,人工智能的“创作”都不算真正的创作。它的创造都是基于数据的深度学习与处理,人类的学习也经历过这样的积累过程,只不过问题出在源头部分。人类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一定是出于自我需求的有感而发。但机器的创作则出自人类的指令,通过交互装置的编程软件,周而复始地做输入-编程-输出的工作,更多像是艺术家的一个工具。

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在于它是人类精神的释放。一件艺术品不仅要有美的价值,还凭借其背后故事的支撑和创作时刻的独特性。机器制作的艺术品的确可以成为不错的产业链,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不能够替代艺术家,因为终究没有背后的支撑——灵魂。没有汲取灵感到思考创造的思维过程,当然也就无从谈起去取代艺术家了。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王恩泽   首席记者│高原

编辑│兰天琦  袁婉怡  穆逸龙  李小树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