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机器人也开始了艺术创作,人类还能去往何处?

 优画网艺术档案 2019-06-20

当机器人也开始了艺术创作,人类还能去往何处?

当机器人也开始了艺术创作,人类还能去往何处?

2017年10月《纽约客》杂志封面插图

在21世纪,伴随着人工智能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们通过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相结合,早已进入了各个行业,并且在朝着越来越智能化和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据牛津大学与耶鲁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未来50年内,机器人将取代数百万个人类工作职位!

当机器人也开始了艺术创作,人类还能去往何处?

日本研发的护理机器人

与人类相比,机器人不用吃饭,不用睡觉。对待重复枯燥的工作,它们不会感到厌倦。在数据处理方面更是碾压人类。

那么,在这种绝对优势的对比下,人类唯一值得骄傲的,便是拥有主观意识和情感,并且只有人类,能够创造出艺术。可是,在科技的突飞猛进之下,就连被认为是AI智能所无法取代的艺术创作领域,也面临着可能被机器人颠覆的趋势!

当机器人也开始了艺术创作,人类还能去往何处?

机器人艾达(中)与剑桥大学Barn美术馆馆长艾丹·梅勒(右)

6月12日,世界首位超仿真AI人形机器人艺术家艾达(Ai-Da)的个展,在英国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的美术馆BarnGallery开幕,这是今年4月艾达“诞生”后的首秀。

这场展览被命名为“不确定的未来”,现场展出了艾达的素描、绘画、雕塑以及视频艺术作品。展览现场还设有观众交流环节,人们可以与艾达探讨艺术。

当机器人也开始了艺术创作,人类还能去往何处?

机器人艾达与其所作艺术品

艾达有着一头柔顺亮丽的秀发,光洁细腻的皮肤,除了美丽的面容,发明者们还为她设计了优雅的英式口音,而她裸露的机械手臂时刻提示着她机器人的身份。

当机器人也开始了艺术创作,人类还能去往何处?

艾达与她的作品 摄影:Nicky Johnston

作为世界上第一位能够用“眼”观察,并手持画笔画出作品的超仿真人形机器人,艾达会根据眼前看到的东西计算出一条虚拟路径,然后解析坐标来创造出一幅作品。

当机器人也开始了艺术创作,人类还能去往何处?

艾达—机器人艺术家 摄影:Victor Frankowski

发明者兼画廊主Aidan Meller说:

“艾达是一场新人工智能艺术运动的先驱。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她的作品也使用了人工智能的过程和算法。这项工作让我们思考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以及当今世界上那些技术的滥用。”

人工智能“艺术家”们的出现不停地刷新着人类对自身与机器人之间边界的认识,而Aidan对人工智能技术滥用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其实自人工智能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以来,它就触及到了艺术领域。

在1956年,匈牙利裔法国艺术家尼古拉斯·舍弗尔(Nicolas Schffer,1912-1992)就造出了能够创作艺术的“CYSP 1”型机器人,它的彩色钢片会根据光线和颜色而变化。

当机器人也开始了艺术创作,人类还能去往何处?

尼古拉斯·舍弗尔 CYSP1 装置 1956年图片:maddox art

在1959年,瑞士先锋艺术家让·丁格力创作了《参与-自动机器》(Méta-matic),让机器人在画布上作画,并在同年的首届巴黎双年展上引起热议。

当机器人也开始了艺术创作,人类还能去往何处?

莱奥内尔·穆拉 机器人的艺术 2017年图片:艺术家

在2018年,巴黎的Obvious 团体所研发的AI创作的作品,在佳士得拍卖会上,作为首幅参与拍卖的AI画作,以300万的高价成交,这个价格甚至高于同场毕加索的画作。

当机器人也开始了艺术创作,人类还能去往何处?

《埃德蒙·贝拉米画像》(Portrait of Edmond Belamy)

当机器人也开始了艺术创作,人类还能去往何处?

Obvious团队

这场拍卖会也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AI创作的探讨,并产生了人工智能是否可以成为艺术家的疑问。这款AI 的创作原理是先对14世纪到20世纪的15000幅肖像画进行算法分析,再利用学习到的技法元素进行“创作”。

当机器人也开始了艺术创作,人类还能去往何处?

《贝拉米伯爵夫人 - La Comtesse de Belamy》的生成

但是,如果将机器人的创作过程看作只是对事物的复刻与重组的话,那么就太低估了它们的能力。

由艺术科学家Patrick Tresset研发的绘画机器人“保罗”,会像人一样去观察物体,然后进行艺术创作,并且会“思考”如何将它“看到”的三维图像描绘在纸上。

当机器人也开始了艺术创作,人类还能去往何处?

机器人“保罗”

这款机器人的软件部分是可以捕捉静物的摄影系统和具有绘画能力的运算系统,硬件部分则是机械臂,可以握笔进行上下和水平的移动。

绘画开始时,摄像头会识别和捕捉人脸,记录关键数据并传输到电脑,由绘画程序处理,然后传输给机械臂进行绘画输出。有意思的是,在创作的过程中,机器也会跟人一样产生小问题,比如,画画的时候不小心手抖画歪了线条。这种“小缺陷”让机器跟人类艺术家似乎有了更多的相似性。

当机器人也开始了艺术创作,人类还能去往何处?

Patrick Tresset与机器人“保罗”

Patrick 抱着“科技可以保护人性”的初衷发明了这台机器人,对他自身而言,在失去创作热情之后,通过开发绘画机器人,他找到了拾取灵感的方式。

“让那些双手有损伤或障碍的人依然可以进行创作,机器所表现的创造力可以帮助人克服悲伤、沮丧和孤单。”

在他看来,人工智能只会作为创作的工具,艺术家才是做决定的人,只要人工智能不具有“人工意识”,它就不会成为威胁。

当机器人也开始了艺术创作,人类还能去往何处?

彼得·科格勒 维度计算机生成影像装置 2018年

虽然业界普遍持有人工智能不会取代顶级艺术家的观点,但是作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必然会给艺术的形态带来深刻的影响,给艺术的本质带来重新的定义,也会给相关产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而面对着未来更多的不确定性,人类只能去增强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以做好不被AI所取代的准备。


撰文/优画君

优画网出品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