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工场 · 玩的就是心跳,这个艺术世界中的“老顽童”还在路上

 正午文化 2020-07-17

始终保持创作的良心,是王耀华留给自己的底线

大嗓门,说话直,情绪一上来就很难自控,画起画来像拼命三郎,这些都是王耀华留给他人的最直观的第一印象。年届七旬的他,早已进入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阶段,无论是在艺术创作上,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是这样。他会极其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艺术成就,得与失都看得洞若观火;也会直截了当的表达自己对当下艺术圈一些现象的看法,好的坏的都不避讳。他甚至会主动承认自己就是个“老顽童”,还远远没到服老的时候……面对这样一个受访者,我得承认,整个过程确实足够有趣,当然也受益良多。

正午文化(以下简称“正午”)

王耀华(以下简称“王”)

正午:作为一个国画专业出身的艺术家,是什么原因促使你改为油画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哪些问题?怎么克服的?

:在大学时学的确实是国画专业,但心里还是更喜欢国画。2000年,就是我去上海发展之前,在鲁美举办的个人画展还是以国画为主,这之后就去了上海,算是真正促成我转向油画的一个契机吧。




八十年代作品

正午:应该是和当时的市场环境有关吧?

:是的,就是这样。因为你作为一个职业画家,就必须要去面对市场嘛。当时考察了上海的艺术市场的这个实际情况,国画本身就很受限,而且在上海还有一个固定的圈子,外来的艺术家是很难进入其中的,这样的话就想还是改画油画吧,毕竟上海这个城市从历史上来说也是这样,就是洋味比较足,大家都更喜欢小资一点、阳光一点甚至哪怕是怪异一点的东西,它都能接受。因为自己有国画的基础。然后再改油画就相对比较容易些。

正午:容易?

:我觉得很容易啊!而且国画中的一些技巧,比如线条的运用啊,很容易把它用到油画创作当中,在融会贯通后就会变成一种很好的形式。其实。从国际上来说,就是世界艺术的范畴和大视野上来看,绘画就是绘画,人家是不会分得这么清楚的,只不过在使用的材料上确实有些区别,油画是用油彩,国画是用墨,但现在也有一些实验性的创作啊,水墨也可以在画布上来玩,油彩呢也有油画纸,至少对我来说,改变的只是使用工具。


《疯狂的乐手》系列

正午:来自商业上的考量,对很多艺术家来说确实都是个必须跨越过去的门槛,只是有的人这一步跨得很从容,有的就不是那么简单了,所以说,在这种带有明显转型性质的创作生涯中,肯定会有过一些值得记忆的事情,是这样吧?

:1987年,我创作的国画作品获得了沈阳市艺术节金奖,随后就代表沈阳市政府参加了在日本大阪举办的日本艺术节画展,效果不错,这也奠定了我尝试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创作方向,之后也陆续在一些国家举办了我的个人画展,算是记忆比较深的事儿吧。在去上海以后,有两年多的时间吧,算是在改为油画后逐渐适应了市场,然后就有一个爆发,然后在2004年正式成了一名签约画家。


九十年代作品

正午:之前就听熟悉你的朋友说,你的油画作品往往都很“大”,所以很多时候会以局部示人。这种朋友们口中的“大”,是来自作品的外观形态?还是指作品表达的内容?如果真的只是以局部的方式出现,原因是什么?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更多还是大家的看法吧。如果要我说,这些作品主要体现的是我在经历过的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在记忆中留下了足够刻骨铭心的一些东西吧。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你就应该用你的这个社会责任心和历史责任感,用你的良心去从事艺术创作这件事,这没啥值得炫耀的。


《云贵写生》系列

正午:这个话题起得有点沉重了,但还是值得说上一说的。

:说实话,现在我很少去看国展了,因为很多画家在我看来都不是用真心去创作的,而是怀揣着各种各样的目的,你带着这样的一个初心,你创作的东西能好那可就真的见鬼了!艺术创作就应该发自内心,艺术家对待生命对待社会都要有一种责任,这个是天生的,这种责任也是不容回避的,你就要有这份责任心,因为你从事的就是这么个严肃的事情,否则你能给后人能给历史留下什么呀?啥都没有,不可能有!

正午:从国画到油画,再到其他艺术领域,你一直都处于一个不断跨界的状态,仅仅是因为好玩?在不同的创作领域进行不断的尝试,给你的心得和体会肯定是不一样的。

: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在整个艺术生涯当中,都应该对其他艺术门类有所接触,这个好处太大了,起码会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啊,可以提高你个人在绘画上的综合修养啊!那些实验性、装置性的还有其他的艺术形式都可以去接触。

《游艇码头》60cmx40cm


《伍斯特的云》60cmx40cm

《午后的神庙》70cmx50cm

《卫城远眺》70cmx50cm

《卫城夕照》60cmx40cm

《威尼斯城堡》70cmx50cm

《晚霞中的圣母院》60cmx40cm

《圣托里尼的落日》70cmx50cm

《贝尔法斯特的老房子》60cmx40cm

《巴士底广场》60cmx40cm

《巴黎街景》60cmx40cm

正午:这种融会贯通的结果应该会对单一的艺术表现有所帮助。

:就是这样!你比如说书法,其实这就是和绘画截然不同的艺术领域,但是它们在其精神内核上是相通的。书法除了老祖宗传下来的这套东西是你要接受的,但它同时也只是个载体,书法尤其讲究的是在线上的运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东方神韵了,其实它的内核就是线条,这个线因为我们玩了几千年,所以显得很是得心应手,一旦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它就具有了某种意义上的生命轨迹,你可以把它运用到油画里,把用线用到某种极致,这就不得了啦!

正午:也就是说,你喜欢这个融合的过程,而且还会继续在创作中延续这种东西。

:因为我的生活就是常年不固定的,在沈阳在上海在海南,满世界到处漂,而且到了我现在的这个年龄,就更是这样。我最大的特点,或者说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要守住创作的良心,然后绝不墨守成规,就是需要有阶段性的不断的变化才行。现在是这样,以后也是。

《圣岛教堂》70cmx50cm

《牧场》60cmx40cm

《米克诺斯岛的黄昏》70cmx50cm

《教堂的朝拜者》60cmx40cm

《海参崴的海滩》60cmx40cm

《海岸的风》60cmx40cm

《归帆》60cmx40cm

《古堡遗址》60cmx40cm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王恩泽   首席记者│乐水

编辑│穆逸龙  赵二宝  李小树  刘婷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