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服,3-9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粉撒扑。本品功专止汗,有表邪者忌用。为麻黄科麻黄属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或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 A. Mey的干燥根。草麻黄生于干燥地带,常见于干山坡,山岗及干枯河床内,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山东、河南等省区。木贼麻黄生于干燥山地,多在悬岩峭壁之处,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等省区。《本草纲目》:“麻黄发汗之气,驶不能御,而根节止汗,效如影响,物理之妙,不可测度如此。自汗有风湿、伤风、风温、气虚、血虚、脾虚、胃热、痰饮、中暑、亡阳、柔痓诸证,皆可随证加而用之。”【功效特点】本品止汗作用很强,可用于一切虚汗,但须根据情况之不同随证配用。如表虚自汗则配补气药,阳虚白汗则配补阳药,阴虚盗汗则配滋阴收敛药,产后虚汗则配养血围表药,标本兼顾,可获良好效果,亦可与煅龙骨煅牡蛎共研细末作粉外扑用于止汗。【功效作用】止汗:①用于表虚自汗,可与黄芪、炒白芍、焦白术等同用。②用于阳虚自汗,可与人参、桂枝同用。③用于阴虚盗汗,可与熟地、山茱萸、煅龙骨、煅牡蛎同用。④用于产后虚汗,可与当归、黄芪等养血固表药同用。【鉴别应用】本品为麻黄的根,麻黄为辛温解表药,发汗之力较大,而麻黄根则为止汗药,二者同物而功异,则为根苗之不同,用时不可混淆。【配伍应用】配浮小麦麻黄根甘平止汗,浮小麦甘凉止汗,麻黄根入肺经, “肺合皮毛”,故可实表止汗;浮小麦人心经,“汗为心液”,故能益气清热,凉心止汗,又因浮小麦体质轻虚,其性升浮,能达皮腠而出其热,故又可止盗汗。二药伍用,相互促进,益气养心,清热凉气,固表止汗,用二者配伍,确有止汗之功,再与五味子、麦冬、党参配用,疗效可能更好。【用法用量】内服:3~9克,入煎剂。外用:适量,同其他药研末作粉外扑。 《本草经集注》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 或中麻黄E.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的干燥根及根茎。秋末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和泥沙,干燥切段。生用。 【备注】麻黄与麻黄根,二药同出一源,均可治汗。然前者以其地上草质茎入药,主发汗,以发散表邪为用,临床上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后者以其地下根及根茎入药,主止汗,以敛肺固表为用,为止汗之专药,可内服、外用于各种虚汗。 通络养心茶,治疗各种心脏病
通络养心药茶是由多种纯中药精制加工而成。其多种中药同配伍,具有调整全身阴阳平衡,促进血液循环,溶栓化瘀的功能,能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及心脏自身供血功能,同时配以疏肝以养心,降肺而补肾的中药,能够兼顾调理全身脏腑功能,可以有效缓解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慌、气短、胸闷,心前区疼痛等症状,适合各种类型的心脏病,长期饮用可以预防心梗、脑梗发作,可以缓解急性心绞痛。药茶的特点是,服用简便,口味清淡,无毒副作用,只需要用开水冲泡,每天一包,当茶饮用,适合长年服用。主诉:患有心脏病、糖尿病多年,每遇劳累加重诱发心脏病,胸闷,气短。主诉:患有慢性心脏病,常会因工作劳累而诱发心慌,心短。夜里睡眠常会感觉气短。一诊给予药茶30包就诊输液后反应疼痛加重,马上停止输液,给予药茶一包,饮用10分钟后疼痛缓解。一诊给予药茶30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