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装饰家 · 像风走了八千里,新中式将复古元素融入现代空间

 正午文化 2020-07-17

融传统古典与现代简约于一体,是新中式没错了。

新中式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日渐复兴,随着民族意识乃至于国潮文化的全面兴起,人们开始深入思考中国古典美学可能带给当下的诸多改变。体现在家居设计领域内,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在承袭传统中国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而推动新中式最终出圈。如果说美式风格是一个自由奔放的活泼女孩,那么新中式更像一位优雅沉静的大家闺秀。它将文化的美丽隐藏在设计中,让人们看一眼就心心念念,直至完全沦陷。

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阴阳学是最具神秘色彩的玄妙文化,其最大特点就是黑白互补平衡。在新中式设计中,阴阳学也很好地融入其中,最常见的元素就是对称图案及其布局的广泛运用。这种对称既丰富了空间造型的层次感,又在一个个对称结构中注入更多中式气息。对称感与复古元素的融合,呈现出一个空间的独特韵味。当你在满身疲惫回到家后,新中式可以给予你最轻松的舒适体验。

双人床以优雅的米白色作为主色调,将奢华与古典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凸显简约灵气的气质。床靠背上的对称图形打破常规告别单调,让整个床看起来更加利落。两边的深色床头柜与床身形成了强烈对比,充满个性。

硬朗简洁的直线条也是新中式中常见的设计元素。选择直线条既可以突出现代人简约不繁杂的生活方式又能体现出内敛质朴的中式风格。比起妖娆的蝴蝶曲线,直线条更适合作为新中式的设计元素。并且直线条元素在很多设计风格中都很常见且永不过时,这也让新中式拥有更强的实用性。

椅子主要采用直线条元素并与镂空设计相结合,愈显精致美观。椅子靠背上的镂空对称图案让视觉观念更为通透,在线条之间蕴含独特的美感,既提高了家居品味又增强了空间层次感。

在新中式家具的选择上,深色明显更合适。我们可以选择像传统中式那样将黑白灰作为主色调,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将红黄蓝绿作为装饰色,调和了空间的单调,形成更通透的视觉观念,在颜色的碰撞中追求和谐统一。

柜子以深咖啡色作为主色调,将古典美蕴含其中。实木材料将东方元素与现代材质巧妙交织起来,让柜子的每一处都绽放灵魂。

细节往往是最关键的,单靠中式风格满满的家具是无法营造出新中式风格的,我们需要一些装饰品来点缀空间,让其看起来没有那么空旷。瓷器、陶艺、中式窗花、字画、布艺都是十分常见的点缀元素,它们蕴含着丰富的中式元素,升华空间气质。

“艺术源于生活”,绿色的墙壁散发着高端的复古气息,搭配山水画,将艺术灵感与设计风格融合,消除艺术与生活的隔阂,开启前卫独特的生活空间。

在古装电视剧中,屏风是经常出现的道具。其实在新中式的家居设计中,屏风也是一个常用的装饰品,这主要是起到一个隔断的作用。屏风可以将空间进行视觉隔断,从而增强空间层次感。静谧的下午,对着阳光在屏风后喝喝茶看看书,别有一番风情。

新中式是年轻人的中式,它通过对空间与图形的反复推敲,以色彩和层次的完美搭配为辅助,凸显一种优雅与现代并存的美感,让空间瞬间鲜活起来。新中式将古典元素和谐地融入现代美学,代表着一种质朴优雅的生活态度:外面的世界再浮躁,也要在回家后静下心来享受自己的时间。相信这样的风格会在时代演变中不断创新,在越来越多的家中流传。

关于新中式设计师给出的如下要点:

❶ 选择带有对称元素的家具,在家具的摆放上遵循对称原则。

❷ 选择富有特色的家具和灯具,家具以实木为主凸显高端质感。

❸ 新中式家具颜色以深色为主,可以选择红黄蓝绿作为局部配色。

❹ 装饰造型选择直线条设计,营造简洁利落的美感。

皇后软包床/ 一米八软包床
W1623×D2163×H1350 mm /W1899×D2130×H1350 mm
桦木+ 新西兰木皮+ 环保人造板+ 铁件+ 布艺+ 海绵

床头柜
W520×D457×H600 mm
桦木+ 科技黑檀木皮+ 新西兰木皮+ 环保人造板+ 铁件

梳妆台
W1200×D460×H1780 mm
桦木+ 科技黑檀木皮+ 新西兰木皮+ 环保人造板+ 铁件+ 玻璃

梳妆凳
W421×D421×H449 mm
桦木+ 环保人造板+ 海绵+ 布料

椭圆餐桌
W2000×D1000×H757 mm
铁艺+ 强化玻璃
三人沙发
W2189×D912×H876 mm
桦木框架+ 环保人造板+ 布艺+ 海绵+ 弓簧

沙发椅
W708×D927×H894 mm
桦木框架+ 环保人造板+ 布艺+ 海绵+ 弓簧
电视柜
W1958×D457×H634 mm
桦木+ 科技黑檀木皮+ 新西兰木皮+ 环保人造板+ 铁件+ 玻璃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王恩泽   首席记者│乐水

编辑│穆逸龙  李小树  曹欣宇  李佳遥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