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汤(《眼科纂要》) 【组成】茯苓 滑石 车前子各20g 木通10g 黄芩 黄连 陈皮 枳壳各10g 荆芥 防风各15g 甘草10g 【用法】水煎服。 【主治】湿热外障,眼睑湿疹,糜烂渗水,或睑边赤烂,刺痒。 【证析】眼睑湿疹、糜烂、赤烂、刺痒,属五轮中的肉轮病变;肉轮归属脾经,故用脏腑辨证定位,病在脾系。糜烂、赤烂属热;渗水是因湿滞;刺痒是因风邪郁络,细析其理,是因眼睑感受风毒,气郁化热,津凝成湿,湿热郁滞使然。 【病机】风毒侵眼,湿热郁滞。 【治法】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法。 【方义】本方体现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之法。方中茯苓、滑石、木通、车前子淡渗利水是治津凝之湿;黄芩、黄连苦寒清热,是治气郁所化邪热而兼燥湿解毒,两组药物成为清热利湿主体。津气共行少阳三焦,湿郁本就有碍气行,何况湿滞上焦眼脸当令湿随气降,故用醒脾降气之陈皮,降气泄浊之枳壳。风毒郁络而痒,除用黄芩、黄连解毒之外,又当祛风止痒。故用辛散风邪之荆芥、防风,甘以缓急之甘草。使风邪外散,湿浊下行,郁热得清,毒邪得解,则眼睑赤烂痒痛可愈。若见眼睑赤烂,是兼血热之象,可加生地黄凉血;若刺痒难禁,是血络郁阻之征,当加川芎活血通络,蝉衣、僵蚕祛风止痒。 【应用】 1.上证但见一证即可使用,不必悉具。 2.常用于湿热型眼睑湿疹、睑缘炎以及药物过敏性眼睑皮肤炎等疾患。 【歌括】 除湿汤中用芩连,通车苓滑枳陈甘, 祛风有赖荆防力,湿热郁睑服之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