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散(录自《张氏医通》) 【组成】紫菀茸60g 桔梗30g 川贝母(去心)30g 茯苓30g 人参60g 五味子15g 炙甘草15g 阿胶30g 麦门冬(去心)30g 【用法】为散,每服15g,水煎,去渣服。 【主治】虚劳肺痿,咳唾有血。 【证析】此方是为气阴两虚的肺痿而设。肺痿虽是虚证,仍以咳嗽吐痰为其主证。究其病理转归,则因肺失宣降,气郁津凝,成为痰咳;日久不治,津气两虚,成为肺痿。痰中带血则是肺络受损现象。 【病机】气阴两虚,虚中夹滞。 【治法】气阴双补,止咳化痰法。 【方义】治疗此证,法当滋补气血津液治其本,消痰止嗽治其标。方用人参、炙甘草大补元气,阿胶滋阴补血,麦冬、五味子增液生津,五药为伍,意在补其气阴。虚中夹滞又宜调其津气,恢复肺的宣降。紫菀辛而不燥,润而不寒,补而不滞,重用本品消痰止嗽,并合阿胶治疗肺痿出血,桔梗开泄肺气,川贝母化其痰滞,茯苓行其津液,四药为伍,又在通调津气,恢复肺功。 此方于补气之中佐宣肺之品,滋阴之中配通津药物,体现补中寓通的配伍形式,成为气阴双补,止咳化痰之法。若从补泻的主从关系而言,补药居其大半,自以补虚为主;从补虚方面而言,重用补气的人参,自以补气为主;从止咳祛痰力量而言则无所偏。 【应用】 1.治疗肺痿,以咳痰带血,动则气喘,心肺气虚为其辨证要点。 2.《张氏医通》谓:“肺奏,咳嗽有痰,午后热,并声嘶者,…紫菀散加丹皮、姜、枣”“心火克肺,传为肺痿,咳嗽喘呕,痰涎壅盛,胸膈痞满,咽喉不利者,紫菀散加葳蕤、橘红、姜枣”。“肺痿咳嗽不已,往来寒热,自汗烦渴者,紫菀散加知母、银柴胡,姜、枣。盖咳嗽声嘶,咽喉不利,皆是火郁痰滞,必用生姜之辛以散之,然须蜜炙,藉甘以润之,此标本兼赅之法也。 【歌括】 紫菀散中桔贝苓,参麦草胶五味行, 补肺宁嗽祛痰浊,肺痿痰血此方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