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术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组成】附子15~30g 干姜10~15g 桂心10~15g 白术12g 茯苓15g 泽泻30g 【用法】水煎服。 【主治】寒湿为患,四肢不仁,半身不遂,骨节离解,缓弱不收;或入浴晕倒,口眼喝斜,手足不用,舌淡苔滑,脉迟者。 【证析】四肢不仁,是指四肢活动不利;骨节离解,是指筋腱松弛,骨节缓纵不收,凡此种种,都是湿流关节使然。如果感受寒邪,引起脑络挛急,又可出现半身不遂;人浴晕倒,手足不用亦同此理。临证之际,必须鉴别湿的寒热,浴的冷热,不可孟浪。此证当见舌淡、苔白、脉迟,才是寒湿;当因冷水淋浴,才能引起脑络痉挛。若因热浴晕倒,则是血溢于脑,绝非此方所宜。 【病机】气化不及,水湿停滞。 【治法】温阳利水法。 【方义】湿因气化不及而停留,脉因受寒而挛急,均宜辛热助阳。故方用桂心、附子温助肾阳,干姜、白术温运中阳,肾阳得温,脾阳振奋,则湿不停滞;寒邪一散,则挛急可解。复用茯苓、泽泻淡渗利湿,湿去水行,则不仁不用、骨节离解等证亦可逐渐向愈。六药合用,可呈温阳利水功效。 【应用】此方由真武汤与五苓散二方加减而成。温阳力量强于二方,利水力量大于真武,宜于阳气更虚者。骨节缓纵不收,是因筋脉受湿而弛,此方用温阳燥湿利水之品,符合此证机理,学者留意。 【歌括】 苓术汤方出《三因》,桂附姜泽六味群, 脾肾阳虚水湿阻,温阳利水此方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