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鹿附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昼三夜二205 2020-03-31

鹿附汤(《温病条辨》)

【组成】鹿茸15g 附子9g 草果3g 菟丝子9g 茯苓15g

【用法】水煎,分3次,温服。

【主治】少阴阳虚,水湿停滞,舌白身痛,足跗浮肿。

【证析】此方所治,足附浮肿是主,身痛是辅,舌白是其佐证。因其苔白属于寒象,才知身痛跗肿是因肾阳衰惫使然。

【病机】肾阳衰惫,水湿停滞。

【治法】温补肾阳,淡渗利湿法。

【方义】此方是为湿伤肾阳立法。湿伏少阴,肾阳疲意,故以鹿茸温补督脉之阳。督脉根于少阴而总督诸阳,此阳一升则清阳皆从。附子善补肾中真阳,通行十二经脉,鹿茸、附子同用,振衰起废。复佐菟丝子补肾,配合鹿茸、附子温补肾阳,茯苓渗湿,配合附子化气行水,使其肾阳振奋,气化复常,水湿祛除,则跗肿身痛庶几可愈。诸药补肾,独用一味草果温运脾阳,醒脾化湿者,是因水患不宜单责肾阳之虚,亦当归咎于脾阳不振故也。

【应用】肾阳衰惫,足附浮肿,可用此方。鹿茸应研粉,以药液冲服。

【歌括】

《条辨》留传鹿附汤,菟茯草果合成方,

鹿附功专温肾命,草果芳香醒脾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