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脾凉血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昼三夜二205 2020-03-20

清脾凉血汤(《医宗金鉴》)

【组成】防风 荆芥 蝉蜕 竹叶各10g 玄参20g 连翘30g 大黄5g 赤芍10g 白鲜皮15g 苍术20g 厚朴15g 陈皮10g 甘草5g

【用法】水煎服。

【主治】脾胃湿热,兼夹风邪,椒疮、粟疮,睑内红赤,颗粒累累,刺痒沙涩,羞明流泪。

【证析】本方是为风邪侵眼,湿热郁滞而设。风侵眼睑,气郁化热,津凝成湿,湿热郁滞,干及血分,血郁于睑,成为睑内红赤,颗粒累累,刺痒沙涩等脾系病变;湿热郁于结膜,则成羞明流泪的结膜病变。其基本病理是:风邪侵眼→肺脾两系受邪一气郁化热,津凝成湿→湿热郁滞→成为此证。

【病机】风邪侵眼,湿热郁滞,血郁眼睑。

【治法】祛风除湿,气血两清法。

【方义】风从外来,当祛之外出,故用防风、荆芥、蝉蜕祛散风邪;气郁化热,由气入血,故用竹叶、连翘、甘草合荆防宣散气分郁热,玄参、大黄、赤芍凉散血分之热;湿滞眼睑、结膜故用苍术、厚朴、陈皮燥湿芳化津凝之湿;风胜则痒,故用白鲜皮、蝉衣祛风止痒,合而成方,能呈祛风除湿,气血两清功效。此方体现气血津液并调,祛风与清热并举的配伍形式,符合气血津液宣通的治则。

【应用】

1.以眼险红赤,颗粒累累,或羞明流泪为使用本方指征。

2.可用于较重之沙眼,滤泡性结膜炎,眼睑湿疹等病。

【歌括】

《金鉴》清脾凉血汤,祛风藓皮蝉荆防,

除湿苍术陈朴草,清热竹翘芍玄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