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独上西楼》 填词:李煜 谱曲:刘家昌 演唱:邓丽君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赏析丨于伟 邓丽君演唱的《淡淡幽情》专辑发行于1983年。这张专辑精选的12首歌曲,全部选自唐宋名家名作。 专辑曲目分别为: 独上西楼 (相见欢 李煜 南唐) 几多愁 (虞美人 李煜 南唐) 这十二首词作是经过了上千年历史检验的文学精品,经过港台现代流行音乐名家配乐后,由邓丽君用她与生俱来的幽幽情怀唱出来,典雅、庄重又不失温柔多情,颇具唐宋风范。邓丽君这张唱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她用一种独特而前卫的手法,诠释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新脉动,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情怀与柔情,而不是一定要限制在艺术歌曲的条条框框中;同时这种以概念贯穿整体制作风格的大胆尝试,乃至于刻意忘却流行,结合古典树立新乐风的手法,都凸显出这是一张把艺术放在首位,而把商业放在次要位置的实验性作品。当然在商业逻辑上,邓丽君也完全成功地把这张专辑塑造成流行音乐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邓丽君这张力作堪称是前卫之作,完全呈现出邓丽君的嗓音独特的个人魅力。 在浩瀚烟渺的唐宋名家词作中,邓丽君独具慧眼选择的十二首歌曲,南唐后主李煜作词的就占了三首,邓丽君对李煜的喜欢程度,由此可见一斑。《独上西楼》出自李煜的《相见欢》。当年南唐的小朝廷风雨飘摇,城破在即,为了宋太祖不屠城的承诺而弃城投降。李煜为了子民的安危,舍弃了自身的荣辱,被关入了词中所提到的西楼。正因为这些耻辱的经历,我们才能在后世读到这些令后世的人景仰至今流传千古的绝唱。 邓丽君开始的这段清唱,完美的展现了她的创造力以及驾驭歌曲的能力。这段高亢清亮的歌声表现出她嗓音极强的穿透力,极具震撼力。清唱段落往往是最考验歌手的,难度极大。需要极高的运气技术,是对歌手的整体实力的一种严峻考验,来不得半点虚假。邓丽君柔美的嗓音加上她大段的独白,于朴素的静谧中抒发出一种爱恨情仇,静静的聆听之下,你或许会嗅到一股淡淡的茉莉花香伴随着典雅气息,在夜晚阵阵袭来。 专辑的另一首歌曲《但愿人长久》则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历来也是备受推崇的名作。我曾经见过对苏轼的这首词的最高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这是从古至今写的最好的中秋词,恰如其分的表现出了深邃广袤的意境,乐观旷达而的心态。该词洒脱豪放,飘逸空灵。苏轼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皓月当空,佳人千里,而独自饮酒感怀的水墨画。“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一句,既表现了苏轼文学家的风范,亦表露出他哲学家的思想。而末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展示了苏轼的世界观,他不是简单的看待自然规律的变化,而且还能在自然规律的变迁中寻求的一种自我救赎的能力。 专辑中的其余十首歌曲,也都在邓丽君的如唉如怨的歌喉中得以完美展现。但令人激赏的同时却又感到悲哀的是,在这张概念性专辑之后,包括邓丽君在内,国语歌坛从此再也没有人有足够的能力与高度,创作出如此将传统与流行有机融合的作品,甚至这张如梦如幻的专辑中的歌曲,虽然备受肯定,但由于邓丽君演唱的高超技巧,几乎成为绝响,令后人只能望其项背,而不能再将经典重现。 于 伟, 笔名:钢琴后的人。 油田某企业工作。喜欢音乐,喜欢文字。更喜欢用文字和音乐相结合来共同探讨人生。 ©部分资源采编于网络,如果侵权,请后台联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