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后诸证 之 产后腹痛

 松静空空 2020-07-17

产后腹痛为产科常见病,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小腹疼痛,又称“儿枕痛”“儿枕腹痛”“产后腹中痛”等。在孕妇分娩后,由于子宫的缩复作用,产生宫缩痛,小腹呈阵阵作痛,于产后1~2日出现,持续2~3日自然消失,属生理现象,哺乳时反射性缩宫素分泌增多使疼痛增加,一般不需治疗;若腹痛阵阵加剧,难以忍受,或腹痛绵绵,疼痛不已,影响产妇的康复,则为病态,应予以治疗。

病机

从中医角度而言,产后腹痛的主要病机是气血运行不畅,主要表现出“不荣则痛”或“不通则痛”的特点。具体而言有气血两虚、瘀滞子宫、寒凝血瘀。

产后腹痛好发于经产妇,可有难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如顺产后、剖宫产后及引产后)等病史,症状表现为分娩1周以上,小腹疼痛仍不消失,或产后不足1周,但小腹阵发性疼痛加剧,或伴有恶露异常。体格检查可有子宫复旧不全;妇科检查注意恶露的量、色、质、气味有无异常;有无伤口感染;宫颈口有无组织物嵌顿;盆腔有无触痛包块。

鉴别

产后腹痛应与伤食腹痛等其他疾病导致的腹痛鉴别。如伤食腹痛有饮食失节史,疼痛部位多在胃脘部,伴有嗳腐吞酸,食欲不振,大便或秘或溏滞不爽等消化道症状;恶露可无改变。临证时应明辨疼痛部位、性质,问清病史,并结合相关检查综合判断。

辨证论治

辨证时应根据腹痛性质和程度、恶露性状及伴随症状以辨虚实。一般而言,实痛拒按,虚痛喜按。

由于产后腹痛与产褥期的气血运行不畅有关,根据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应以补血化瘀,调畅气血为治则,虚者补之,实者通之,促使气充血畅,胞脉流通,则腹痛自除;又因产后“多虚多瘀”的错杂症候,故药贵平和,补虚不可碍实,泻实不可伤正,忌用攻下破血之品。同时也应注意消除患者恐惧与精神紧张,起居注意保暖,切忌饮冷受寒。

产后腹痛不外乎虚实两端,虚者为气血两虚,实则表现为“不通则痛”的瘀滞之象,可分为瘀滞子宫证和寒凝血瘀证两种证型,也可直接概括认为是瘀证,治疗时再根据具体表现进行区分。

01

气血两虚证

由于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若患者素体虚弱、气血不足,又因产时、产后失血过多,因产重虚,冲任血虚,胞脉失养,“不通则痛”;或血少气弱,运行无力,血行迟滞,不荣则痛。主要证候表现为:产后小腹隐隐作痛,数日不止,喜按喜揉,恶露量少,色淡红,质稀无块;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大便干结;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故治法宜补血益气,缓急止痛。方药可选用肠宁汤(《傅青主女科》)。肠宁汤组成为:当归、熟地黄、阿胶、人参、山药、续断、麦冬、肉桂、甘草,主治产后血虚肠燥之少腹痛。方中诸药合用,共奏补益气血、温行止痛之效,使血气旺盛,冲任得养,则诸症可除。

若血虚津亏便秘较重者,去肉桂,加肉苁蓉、火麻仁润肠滋液通便;若腹痛兼有下坠感为血虚兼气不足,加黄芪、白术益气升提;若腹痛喜热熨者,加吴茱萸、艾叶、小茴香、炮姜温阳行气,暖宫止痛。

02

瘀滞子宫证

若是患者产后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滞则血瘀,瘀血内停,阻滞冲任、子宫,“不通则痛”;或胎盘、胎衣残留导致的血行不畅,瘀滞冲任,胞脉不通,瘀血停留子宫,故小腹疼痛拒按。《万氏妇人科·产后章》云:“腹中有块,上下时动,痛不可忍,此由产前聚血,产后气虚,恶露未尽,新血与故血相搏而痛,俗谓之儿枕痛” 。其证候表现为:产后小腹疼痛,拒按,得热痛缓;恶露量少,涩滞不畅,色紫暗有块,块下痛减;面色青白,或伴胸胁胀痛;舌质紫暗,苔薄,脉沉紧或弦涩。

治法宜活血化瘀,温经止痛。血得热则畅行,凝滞稍通,故得热痛减。可选用生化汤加乌药、延胡索、川楝子。若小腹冷痛、绞痛较甚者,酌加小茴香、吴茱萸以增温经散寒之功;若瘀滞较甚,恶露血块多,块出痛减,加五灵脂、炒蒲黄、延胡索增强化瘀止痛之效;若小腹胀痛,加香附、乌药、枳壳理气行滞;伴胸胁胀痛者,加郁金、柴胡疏肝理气止痛;伴气短乏力,神疲肢倦者加黄芪、党参益气补虚。

对于瘀阻子宫所致产后腹痛,可借助B超观察是否有胎盘、胎衣残留,若有胎盘、胎衣残留,伴血性恶露延长,或出血量多,或量少而腹痛剧烈,服上方未效者,可行清宫术,刮出物送病检,以明确诊断。术后给予生化汤加减补虚化瘀,预防感染。

03

寒凝血瘀证

素体阳虚,阴寒内生,因产重虚,胞脉失于温煦,气血运行不畅,或因产后百脉空虚,血室正开,起居不慎,寒邪乘虚入侵,寒凝血瘀,胞脉受阻,发生腹痛。主要表现为产后小腹冷痛,得热痛减,不喜揉按;恶露量少,色紫暗有块,面色青白,四肢不温;舌质暗淡,苔白,脉沉紧。

治法宜温经散寒,化瘀止痛。方药可选少腹逐瘀汤加减。

产后腹痛为产后常见病,经积极治疗后大多能痊愈。若失治、误治,瘀血日久而成瘀热;或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血不归经,致产后恶露淋沥不尽,应引起重视。同时,临床上也应采用现代检查手段,结合兼证,进行动态观察,及时治疗。

注意:以上诸方及治法请在正规执业中医医师指导下使用,并依据患者情况及时至正规综合医院进行诊治。

参考书籍:《中医妇科学》《妇科学》

文案:李婧

编辑:李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