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懂苏轼的3段感情,就读懂了爱与婚姻的真相

 泰荣林黑皮 2020-07-17

有人说,没有经历过爱情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一份可贵的爱情,让人留恋,让人陶醉,亦让人珍惜。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东坡的一生,不仅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传世名篇,更为我们诠释了“情为何物”:

是唤鱼池旁的惊鸿一面,日日相伴,朝夕共处;

是黄州雨中的默默守护,历尽艰辛,不离不弃;

是碧波江上的琴瑟和鸣,诗文来往,心意相通。

三个女人,三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让后人不胜唏嘘。

也许,读懂了苏东坡的一生,便读懂了爱与婚姻的真相。

1

好的爱情,相伴同行。

王弗,是苏轼的发妻,也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女人。

少年苏轼在中岩书院听学,王氏恰为书院教员的女儿。

苏轼不知多少次放下手中书卷,向窗外望去。

那明眸善睐的少女,有时就在不远处,在那融融的春光里,笑靥如花地注视着自己。

陪伴是感情的萌芽,唤鱼池畔的不谋而合,韵成双壁,为两人牵起一条红线。

王弗爱花,苏轼便借醉意为她采来飞来凤,在她临窗梳头时,为她在鬓间簪上一抹嫣红。

苏轼爱读书,但却常记不起文章典籍的出处,王弗日日伴读,不时提醒,对相关书籍也略知一二。

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爱情便该是如此的细水长流。

结发同枕十几载,王弗始终都是丈夫身边的贤内助,帮他处世交友,也帮他打理家务。

东坡才华横溢,博古通今,闻名在外,因而常有学者文人前来拜访。

苏轼为人率真,心直口快,一不小心,便会得罪人。

这让王弗很担忧,于是她便静坐在屏风之后,陪伴丈夫面见客人。

她由客人的举动,细细分析到言行,并诚恳地劝诫苏轼对那些口是心非、见风使舵的人多加小心。

苏轼每次也都耐心听从,因此少走了不少弯路。

日升月落,春去秋来,王弗陪伴着苏轼,走过了他青涩美好的少年时光。

陪他明辨是非曲折,权衡利弊;陪他识人断物,择亲选友。

正襟危坐,笑傲风月时,佳人在侧,便是最长情的告白。

手植雪松三万,夜来幽梦还乡。

在王氏因病去世后多年,苏轼仍不能释怀,他一想起亡妻,便不由地泪洒千行。

多年相伴,像一阵穿堂而过的和风,那样细致入微,在每一个生活碎片里留下痕迹。

共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小小时光,将平凡的日子过成美好的回忆,多年之后,仍然值得珍惜。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爱是陪伴,没有朝夕相处,也不可聚少离多,否则即使情比金坚,终有一天也会支离破散。

岁月何其孤寂,能并肩而行,所有的偶然与必然,都将成为正当此时的此情此景。

2

你若真心,我不辜负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一身富贵归于尘土,半生名利黄沙飞扬。

当我们陷入人生的低谷时,才知有一些关系是如此脆弱,不堪一击。

但爱情就在那里,拴着不曾离去的人,不曾动摇的心。

苏轼的第二任妻子叫王闰之,无才,却有心。

时局动荡,“乌台诗案”让苏轼这一“廊庙之器”沦为了戴罪之身。

一道奏章的文辞,刺痛了变法派的神经,继而掀起了震动朝野的“文字狱”风潮。

御史们歪曲文义,上表弹劾苏轼,并给他定下了四项罪名。

就这样,刚到任湖州的苏轼,再一次被打入了深渊。

一贬再贬,险象环生,苏轼迷茫地坚守着文人的风骨,但却无力应对这突如其来的种种危难。

这时,王闰之挺身而出,帮苏轼作出了决断。

她将苏轼的那些诗稿全都付之一炬,并坚定地说:“烧了这些诗稿,是我对不起他,可这又何妨?只要他能活命,全家人能活命,我便别无他求了。”

清风扬起带着火星的碎纸,空气中弥漫着烧焦的气味,她将一张张文墨投进闪烁的火光中。

她也知那些手稿的价值,但却不得不将它们付之一炬,因为这是消除把柄的最佳手段。

在苏轼下狱的那段时间里,她变卖金银首饰,寻求所有人脉,受尽嘲讽,历遍冷漠,回到家中要安抚恐惧的家人,在外面更要日复一日的来回奔波。

在府邸越发冷清的日子里,侍从们纷纷散去,各寻出路。

只有她在昏黄的灯火下,焦灼地精打细算,疲惫地度过每一个夜晚。

世乱时艰,王闰之始终怀着一份爱,撑起了一个家。

元丰年间,苏轼以罪人之身下放黄州,开始了自耕自种的清贫生活。

风雨同舟,相濡以沫,王闰之仍愿与他一同生活于荒郊野岭。

采摘野菜,赤脚耕田,从未做过的繁重农活,她愿意与丈夫同学同做;

米粮酿酒,春水煎茶,在艰难的岁月里,她变着法子给丈夫解闷消愁。

二十五年不离不弃,这个坚强的女子还是败给了命运,最后不幸染病去世。

苏轼痛断肝肠,在他亲手写的祭文中,每一句“呜呼哀哉”都携着流不尽的泪。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无子之手可执,便与子同穴盼来世。

爱情,爱的本就是人的本质,若是被俗名俗利的身外之物影响了去,岂不是没了半点深情?

于丹曾说:“全世界的人都离开你了,我也会在你身边,有地狱,我们一起猖獗。”

当两个孤独而相知的灵魂相遇,爱情便会将之紧紧系在一起。

贫穷也好,窘迫也罢,低谷时最需要的就是,恋人之间的不离不弃。

3

千山暮雪,我始终懂你

如果说王弗是大家闺秀,王闰之是贤妻良母,那么朝云便是红颜知己。

在惠州孤山南麓的六如亭,亭柱上镶有这样一幅楹联: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王朝云于苏轼而言,早年是锦上添花,晚年是精神支柱。

朝云凭着对艺术生活的了解和体验,对细腻情感的把玩和品味,与富有浪漫气质的东坡先生渐渐贴近。

他们相知至深,举手投足间,彼此的用意便都心知肚明。

东坡被贬惠州时,朝云经常歌唱《蝶恋花》一词为他消烦解闷,但每每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一句,总禁不住潸然泪下。

东坡询问其中原因,她拿手帕拭泪,哽咽答道:“下句‘天涯何处无芳草’,令我心生凄怆之感,我又怎么唱的下去呢?”

苏轼大笑道:“我正悲秋,你倒开始伤春了!”

枝上柳绵渐零落,芳草亦随风而生,这就如同苏轼的命运一般,颠沛流离,沦落天涯。

朝云懂得苏轼的心,于是悲从中来,泪如雨下。

东坡擅长“借吃消愁”,每当心中抑郁时,便会去寻市井酒楼大快朵颐,以此来排解内心的愁苦。

有一天,苏东坡酒足饭饱后,捧腹徐行,一时兴起,便指着自己的肚子问身边人:“你们觉得我肚子里装的是何物?”

一个婢女毫不犹豫地抢答道:“是一肚子锦绣文章。”

又一人答道:“应是满腹治国理政的策略。”

只有朝云咧嘴笑着说:“学士这肚子里,怕是装了一肚子不合时宜吧!”

东坡闻言大笑,高声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虽是笑言笑语,也确是真情实感。

朝云懂得苏轼的理想与抱负,也懂得苏轼每一次锋芒毕露下的迷茫与惆怅。

她更懂得,这满腹的不合时宜中,掩着多少伤感悲苦。

春伤花落,秋哀叶飘,当王朝云香消玉殒时,苏轼的爱情故事也走到了结尾。

朝云的背影,款款地走进苏轼暮年的深情里,走进他深情的文字里,直到永远。

人生得知己,足以慰风尘,一句你心我知,让以往承受的所有委屈,都成了值得。

朝云与苏轼的知心知意,并非依赖其对乐理的精通,对茶道的研习,亦非其才华横溢,长袖善舞。

而是他们之间有着情感的共鸣,思想的通达。

若是你不懂我,我也不懂你,那在这份爱里,便都不知道如何去珍惜彼此。

一段相知相惜的爱情,宛如缠绵于曲径通幽处的酒香,纵然巷深,难掩其醇。

4

爱人不易,爱情难得。

苏轼无疑是幸运的,他一生经历的三段爱情,都美好得让人心动。

苏轼亦是痛苦的,正因爱情的美好,逝去后才更让人痛彻心扉。

但也因为曾经拥有过,苏轼此生便再无感情上的遗憾。

岁月本是最好的信纸,一任写满情深缘长:相伴同行,相助不弃,相知共情。

这样的神仙爱情,凡人得其一,已属不易,而苏轼却有幸遍尝其中滋味。

当真是:不读懂苏轼,不足以谈爱情。

-作者简介-

者:不雨亦潇潇,十点读书签约作者。书剧侠隐,魔鱼锦鲤。本文首发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图片来源:《苏东坡》剧照


   红楼梦赏析

一入红楼,终生难醒

与君相逢,平生之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