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前,江苏56岁的陈女士像往常一样边看电视边刷手机。突然她眼前一黑,左眼什么都看不见了…… 医生告诉陈女士,结合病史和检查结果,怀疑她患了“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俗称“眼中风”。 在当地医院保守治疗2天无效后,心急如焚的陈女士一周内辗转近5000公里,跑遍上海、北京、广州各大眼科名院,均被告知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复明机会渺茫。” 7月2日,抱着最后的一线希望,陈女士慕名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 眼科中心副主任肖璇教授在检查后,确认陈女士为左眼中风引起的视网膜缺血坏死、视力丧失。为了给患者争取最后一丝复明的机会,肖璇立即将病情通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部疾病介入治疗MDT团队,同时启动急救绿色通道将陈女士紧急收治入院。 肖璇强调,眼中风和脑中风一样,治疗需要争分夺秒。目前国内“眼中风”的黄金治疗时间窗为1.5小时内,有效治疗“时间窗”是72小时以内。而陈女士发病近300小时,救治的难度显而易见。 但凭借着多次成功实施超时间窗、高难度手术的丰富经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介入MDT诊疗小组决定接下这个“烫手山芋”: 眼部疾病介入治疗多学科诊疗小组 MDT 在眼科团队的支持下,MDT团队成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I科李明昌教授迅速为陈女士完善头部CT、颈部血管彩超、颈部MRA或CTA等检查,排除颅内出血、占位病变等,确保可及时开展溶栓介入治疗。 7月5日,陈女士“眼中风”后的第13天,肖璇、李明昌联手上台,为她实施湖北首例超选择性眼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术。 手术中,李明昌教授使用经皮穿刺技术,在微导丝引导下,将一根特制的微导管经眼动脉成功超选至视网膜中央动脉。通过这根导管,医生向导致失明的“罪魁祸首”——阻塞的左眼中央动脉内推注溶解血栓的药物,将血栓溶解,顺利实现了血管的再通。 湖北首例超选择性眼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术 术后第二天,忐忑不安的陈女士接受左眼造影检查,显示其左眼血流循环速度加快,眼环显影较前明显,她自己也感觉略微恢复了光感; 术后第三天肖璇教授查房时,揭开陈女士左眼的纱布后,她迷迷糊糊看到了肖璇教授的胸牌。陈女士的女儿在一旁激动得直抹眼泪; 出院前的复查显示,陈女士的视力奇迹般地恢复至0.6! “眼中风”是由于视网膜中央动脉血管发生阻塞、视网膜组织缺血,导致视力急剧下降,视力范围明显缩小,严重者甚至导致失明。“眼中风”是一种严重的急性致盲性眼病,致盲率高达80%,多发于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老年人。 肖璇介绍,视网膜中央动脉是眼部最为重要的一根血管,它由颈内动脉分出,进入眼球,主管了视网膜内5层的血供。 也就是说视网膜的血液供应,几乎全部来自于视网膜中央动脉。一旦动脉堵塞了,视网膜就完全缺血;时间稍久,网膜就会因为缺血而发生水肿,梗死,这样的话眼睛就看不见东西了 目前“眼中风”发病呈年轻化趋势,这与年轻人不良工作生活习惯有关。如压力过大生活不规律、长期熬夜或过度劳累、长时间近距离刷手机看IPAD等; Tips 眼中风的患者,常常是不伴疼痛的视力突然丧失。有些病人发病前会有阵发性黑曚现象,大部分病人可能毫无征兆。 ![]() 肖璇提醒,若出现视物模糊、单眼视力突然丧失等状况,应尽快到正规的眼科医院就诊。1.5小时,是抢救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病人的黄金时间,逾期可能造成视网膜永久性、不可逆性损伤。 如果眼睛不红不痛,却出现突然的视力下降(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人群),就要高度怀疑是“眼中风”。这时,大家可以马上自行急救: ★ 服用扩血管药物:如硝酸甘油,在舌下含服(不要吞下),让药性慢慢释放; ★ 人要平躺下来,马上打车去医院眼科,争分夺秒! 不要熬夜 少刷手机 控制三高 远离“眼中风”! 策划:王卫星 制作:胡 弘 |
|
来自: 昵称42427018 > 《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