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级需要。在教育人才流动的机制更趋灵活的今天,待遇留人、情感留人和事业留人更是密不可分的“三维”留人策略。其中的待遇留人,据心理研究的数据显示,只能调动人40%左右的主观能动性。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长足发展的关键和前提是促进教师的发展。在日常的学校管理工作中,作为校长,应努力通过自己的易“容”术,去充分挖掘教师60%的能动积极性(虽然很大部分学校教师的待遇并不高,特别是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努力帮助其实现自我需要,才能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1、容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作为校长,要有宽阔的心胸,要容人之短,知人善用,不求全责备,不任人唯亲;更要容人之长,不避己短,不担心教师超过自己,不给优秀的教师设置人为的“百米跨栏”。 其次,校长要正确、冷静、大度地对待教师工作上的失误和错误,勇于主动承担责任。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凡事皆认真,不过分顶真;事事严要求,不一味苛求,全“员”激励,全“程”激励,全“素”激励。 再次,校长也要注意自身的仪表形象和谈吐举止,精神饱满,乐观向上,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增强亲和力,提升信赖感,不断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 2、溶人 只有将校长这“滴水”溶解入教师“江水”之中,“滴水”才会更晶莹,“江水”也才会更有活力。因此,校长要放下架子,挤出时间,沉下心来,进百家门,解百家难,贴百家心,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忧教师之所忧,乐教师之所乐,并适时将学校发展的蓝图呈现给每位教师,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科学决策学校美好的发展前景。 3、熔人 不经历风雨,怎见得彩虹?校长应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建立人才库,打造人才梯队,力求人尽其才,才有所用。要充分发挥卷尺效应,贴近每一位教师的最近发展区,搭设各种平台,架起各类“炉灶”,锻师德,练师能,挖师潜,展师艺,铸名师。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4、融人 天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天下也绝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虽然教师文化层次整体比较高,但其志趣、爱好、性格等也不尽相同。作为校长,要特别重视凝聚人,在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下,与每位教师等距相处,坦诚相待,最大限度增强同心圆的向心力功能。同时,要热情、稳妥地融化教师间、教师家庭成员间以及教师与社会成员间情感上的“冰层”,努力营造融洽、和谐的工作生活氛围。 5、荣人 校长要努力让每位教师依恋学校这个“家”,荣光这个“家”,以这个“家”为荣。要大力实施名师成材工程,强化激励功能,积极创造条件,正确引领舆论导向,不断满足教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努力帮他们实现自我需要,让他们辛苦并快乐着! 作者:孙青,1989年8月参加工作,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在农村学校工作21年,任校长、总校长9年,现任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教体局党委委员、工会主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