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驾”危险堪比“酒驾”!!!

 少雍说交通 2020-07-18

我想和你一起 做一个驾之有道的人

文 / 蛋蛋

现如今,虽然“开车不喝酒”已深入人心,但对于“药驾”的危害。大多数的车主却并不熟知。

不过,细心的人应该也注意到不少药物的说明书里都明确提示“服用药物后不能驾车或高空作业”。由此可以看出,“药驾”其实也是很危险的。大家平时要注意喔~

什么是药驾?

“药驾”(drug driving)指服用药物之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与“酒驾”有相似之处。

在药物影响下驾驶机动车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会从多方面影响到驾驶状态。受药物影响的驾驶员反应速度会变慢,会有反复无常且带有攻击性的行为,注意力无法集中,恶心、会产生幻觉、甚至伴有恐慌症发作,有眩晕感和疲惫感。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对驾驶者本人和乘客来说,开车都不是明智之举。

目前法规并没有“药驾”的明确界定,针对“药驾”的相关法规也属空白。而“药驾”的案例却在逐年增加,如在高速上因吃了重感冒药物的司机神情恍惚地“曲线”危险行驶的案例,还有因连续服药而出现迷糊状态,驾车时与别车相撞造成重伤的案例等等。

其实,很多车主都有“药驾”的经历,只是有些造成了严重的行车后果,有些症状轻微,没能引起重视。

至今为止,很多车主都不知道服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驾驶安全。

目前国内对哪些药品会影响驾驶安全并没有明确规定,不过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列出了七类在服用后可能会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并提出在服用上述药品后应禁止驾车。这七大类药品包括:

一、感冒药

常用感冒药中多含有抗组胺成分,它是人体内的一种活性物质,在过敏原的刺激下,机体释放出组(织)胺,造成种种过敏症状。抗组胺药,是用来抗过敏的。   

因为感冒初期的主要症状,就是变态反应(即过敏):感冒病毒刺激机体释放出组(织)胺,造成流涕、咳嗽、痰多等症状。 

二、镇咳镇痛药

  • 1.可待因,是从罂粟属植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天然阿片类生物碱,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具有镇咳、镇痛和镇静作用。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药会导致服用者视觉障碍和突然疲倦;有些止痛药还会引起感觉功能紊乱。   

  • 2.其他镇咳药,如“咳必清”、 “咳快好”等,也是中枢性镇咳药,有致疲劳倦睡作用,可能影响到思维与操作的敏捷性。 

  

  • 3.其他镇痛药,有鸦片,吗啡、盐酸古碱等,作用于中枢神经,会产生幻觉,精神松怠,平衡感丧失等。

三、镇静催眠药物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如,安定、氯硝安定、佳静安定等苯二氮药物,该类药物也常用于抗焦虑药。  

 

苯巴比妥,偶尔用于顽固性失眠,但醒后往往有疲倦和嗜睡等后遗效应,并且可持续多日,停药后短时间内也不宜驾车。 

中药成分麻黄碱具有中枢兴奋作用,常见失眠、情绪不安、眩晕、头痛和心悸等不良反应症状,也应注意。

四、抗生素

长期使用链霉素,可出现头痛、眩晕、耳鸣,感到周围物体发生旋转性或波浪性运动,致使平衡失调。

五、降压药

降压药造成的问题是降压药选用不当。如,心得安、利血平、硝苯地平等,有引起嗜睡、头痛、眩晕和低血压反应等,不利于驾驶安全。而新型降压药物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已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再则,在服用降压药物的初期,机体处于适应调节阶段,较易出现低血压等不良反应,这时应慎重驾车。

六、降糖药

如果降糖药选用不当,或偶然因素引起的低血糖,也会影响驾车安全。因此,驾车时,要谨防出现药物性低血糖反应,如心悸、头晕、多汗、虚脱等。

糖尿病患者服降糖药期间,最好不要开车。如果必须开车,要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采用降糖作用平稳、不易出现低血糖反应的品种。

七、保健品

保健品中的褪黑素(脑白金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对神经中枢有抑制作用,各国都规定驾车和机械操作者不可服用。在欧洲甚至不准作为保健品销售。

人参、西洋参制剂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但大剂量长期使用时,容易出现欣快、烦躁不安、头痛,甚至意识混乱等神经系统症状。所以,驾驶人员在行车疲劳时应注意中途停车休息,而不要过分相信提神醒脑药物的功效。

防范措施

在生病服药期间最好不要驾车。如果生病了必须服药请注意以下几点:

  • 1.看病时,主动表明身份:“我是司机”,或“我开车上班”。请医生尽量避免使用会对驾驶员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对于普通常见感冒,最好选用中成药。或选择不含抗组胺药成分的,如日夜百服宁中的“日片”;白加黑中的“白片”等。

  

  • 2.仔细阅读药品的说明书或是商品标签,特别是“用量、禁忌症和副作用”等。 

    在法国,根据药品对司机驾驶能力影响的程度,将其分为4个等级,并要求药厂在药盒上以不同颜色标识,警示药物对驾驶能力的影响。

   

  • 3.不可超剂量用药。   

    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用药剂量不当、重复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因此,若自己买药吃,种类要越少越好。

  • 4.对已知有不良反应,但不得不吃的药,开车前要减半量服用,等休息时再补足全量。   

  • 5.等药效消除得差不多后,再开车上路。   

说了那么多,其实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希望大家开车的时候能够

带一分小心上路,携万分安心回家!

驾之道

温暖靠谱的老司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