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升麻葛根汤

 昼三夜二205 2018-10-12

升麻葛根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升麻 白芍药 甘草炙,各十两(各6g) 葛根十五两(9g)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9g),用水一盏半,煎取一中盏,去滓,稍热服,不计时候,一日二三次。以病气去,身清凉为度(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解肌透疹。

【主治】麻疹初起。疹发不出,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

【证治机理】麻疹由肺胃蕴热,又感麻毒时疫之邪所致。若麻疹初起,又遇外邪袭表,抑遏疹毒外达之机,以致疹发不出,或疹出不畅。麻毒、外邪侵犯肺卫,邪正相争,清肃失调,则身热头痛、咳嗽、脉浮数等;风邪疹毒上攻头面,故目赤流泪;热灼津伤,则口渴,舌红苔干。治当辛凉解肌,透疹解毒。

【方解】方中升麻辛甘微寒,入肺、胃经,为透疹之要药,既可辛散透疹,又能清热解毒,为君药。葛根辛甘性凉,入胃经,解肌透疹,生津除热,为臣药。二药轻扬升散,通行肌表内外,对疹毒欲透未透、病势向外者,能因势利导,相配则透达疹毒之功彰。芍药益阴和营,以防君臣升散太过,为佐药。使以炙甘草调和药性。四药配伍,共奏解肌透疹之功。

【配伍特点】辛凉与酸甘合法,主以升散清解,少佐酸敛益阴。

【运用】本方为治疗麻疹未发,或发而不透之基础方。以疹发不出或出而不畅,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附方】

1.宣毒发表汤(《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 升麻3g 葛根3g 前胡5g 桔梗3g 枳壳麸炒(3g 荆芥3g 防风3g 薄荷3g 木通3g 连翘去心(5g 牛蒡子炒,研(5g 淡竹叶2g 生甘草2g 引加元荽,水煎服。功用:解表透疹,止咳利咽。主治:麻疹初起,透发不畅。症见发热咳嗽,烦躁口渴,小便赤。

2.竹叶柳蒡汤(《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西河柳五钱(15g 荆芥穗一钱(3g 干葛一钱五分(4.5g 蝉蜕一钱(3g 薄荷叶一钱(3g 鼠黏子炒,研,一钱五分(4.5g 知母蜜炙,一钱(3g 玄参二钱(6g 甘草一钱(3g 麦门冬去心,三钱(9g 竹叶三十片(3g(甚者加石膏五钱,冬米一撮)水煎服。功用:透疹解表,清热生津。主治:痧疹初起,透发不出。症见喘嗽,鼻塞流涕,恶寒轻,发热重,烦闷躁乱,咽喉肿痛,唇干口渴,苔薄黄而干,脉浮数。

【鉴别】升麻葛根汤、宣毒发表汤与竹叶柳蒡汤均有透疹清热之功,用治麻疹初起,透发不出。升麻葛根汤专于解肌透疹,其透散清热之力皆不强,是治麻疹初起未发之基础方。宣毒发表汤为升麻葛根汤去芍药,加荆、防、牛、薄解肌清热,助升麻、葛根透疹除热;加枳、桔、前宣畅肺气,止咳祛痰;加连翘清上焦之热,木通、竹叶导热下行,甘草和中。本方宣肺与清热之力均强于升麻葛根汤。竹叶柳蒡汤用西河柳、葛根透疹;牛蒡子、蝉蜕、薄荷疏风清热解毒;竹叶清热除烦;荆、葛解肌开腠;知母、玄参、麦冬清热生津,甘草和中。是方不仅透疹清热之力大,且兼生津止渴之功,主治麻疹透发不出、热毒内蕴兼有津伤。

【方论选录】表热壮盛,此邪实于表也。经曰:轻可以去实,故用升麻、葛根以疏表,甘草佐之,可以和在表之气。芍药佐之,可以和在表之荣,去其实邪,和其营卫,风寒则解,痘疹则出,诚初间之良剂也。如至四五日,痘中夹疹者,亦此方主之。疹散,只依常法治痘。(吴崑《医方考》卷六)

【方歌】

《局方》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