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歌猎张嘉译这段戏,绝对可以列入商界教科书

 windy天意晚晴 2020-07-18

图片来自网络

《猎场》的感情戏确实狗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它的期待。但不得不说的是,它的商战很精彩,而且很高端。之所以不被大众接受,可能就是因为太高端了。我们今天就来深度解析一下胡歌是如何猎到张嘉译的。

——windy天意晚晴

环境准备

在罗伊人和林拜的帮助下,张嘉译终于决定再见郑秋冬一面。郑秋冬非常重视此事。他认为此次约见的环境非常重要。

首先,选择了能让张嘉译放松警惕心态的高尔夫球场。因为那个高尔夫球场是张嘉译饰演的曲闽京妻子的弟弟的,环境熟悉,可以让人的戒备心减轻一些。


除此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父母都是爱孩子的。曲闽京的女儿热衷高尔夫这项运动,可是她的体质并不适合这种户外运动。一方面是女儿的爱好,另一方面是女儿的健康,很难权衡。

剧中,曲闽京在做最后决定时,看了一眼窗外正在打高尔夫的女儿,才缓缓说出:可以见一面。

可见,这个场地选择,并没有想象得那样简单。

但这些在郑秋冬的眼里还不够。他还特意准备了曲闽京爱喝的茶,她妻子谭絮最喜欢的香薰。

这是心理攻势。

虽然我们有时候对对方为自己精心准备的东西反感,但是我们的身体对自己习惯或者喜欢的东西都有一种说不清楚的迎合。这种迎合,让我们的内心不自觉的欢愉。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拒绝的话,我们无法说出口。

这也许是人性的一个弱点。

也可以成为我们成功的一个起点。

所以,千万不要小看环境因素。我们的心情可以影响我们对环境的看法,而环境的愉悦也能让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心情。

如果想改变别人对你的印象,那不妨先从改变环境做起。

自我

我们每个人在会议前或者约见客户前,都会信誓旦旦地说,我们准备好了。可是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郑秋冬觉得自己准备得很充分,可当他开始讲解的时候,曲闽京打断了他,说,这些我从媒体上都知道了,讲点我不知道的内容吧,关键说说它今后发展的策略。

郑秋冬明显愣了一下,然后开始沿着曲闽京的思路往下说。

曲闽京显然对南国时创有了很深的了解,一步步追问郑秋冬,而郑秋冬能一一接招,准确化解。

对于那些自己实在无法解答的部分,他便说,这正是他们需要您的关键地方。他们的宏伟蓝图,缺的就是您这块板。

曲闽京在听完郑秋冬的讲解之后问了句:你是学这个专业的吗?郑秋冬说,学过一点。然后曲便说:那你准备得很好。

其实,商场谈判或者约谈大客户,最重要的,不是你如何讲解你知道的内容,而是如何接对方抛过来的球。越是重量级的人物,会越不按常理出牌。

郑秋冬需要准备的不仅仅是企业的相关知识,更是现场应变的能力。准确接招,然后又无形化解,才是曲闽京真正欣赏他的地方。

所以,下一次再被你的领导或者客户骂的时候,不要说人家苛刻,反思是不是自己没有做到位。

真正的到位,是你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储备都到位。

语言准备

郑秋冬有一个突出的优势,那就是语言优势。他的演讲很有煽动性,从第一集就显现出来了。

这是一个天赋的才能,也是我们很多人付出多少努力可能也拥有不了的才能。

他的这个优势精准地运用到了这次约谈中。


第一,讲故事的能力。曲闽京问他为什么南国时创会找到他呢?他说,这来源一个故事。先后推出曲闽京的两个同学。而且这两个人的事情,他都运用得恰到好处,曲闽京没有丝毫怀疑。

但我始终认为,这只是一个故事。起码是郑秋冬演绎出来的故事,事实真相,肯定不是如此。

但这个故事,真真假假,曲闽京起码在当时就信以为真了。


第二,感同身受的渲染。郑秋冬一再点明曲闽京目前在开发区的处境,一再渲染南国时创的宏伟蓝图。这个说法大家都会,但是技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握。

郑秋冬采用的是感同身受的方法,他一针见血地说穿了曲闽京的顾虑和担忧。他是真正站在曲闽京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的,所以才能打动他。


第三,赋予紧迫感。其实,不敢什么谈判,都需要给对方制造一种紧迫感,只有这样,才能为骆驼提供最后一根稻草。

告诉对方,他不是唯一选择;告诉他,考虑的时间有限。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心里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焦虑感。

而这个焦虑感,便是成功的关键。

说话,真的是一门艺术。会说话,不代表真的会说话。

我们每个人都要培养这样的能力,这是当今时代最缺少的一项能力。

《猎场》系列剧评:

《猎场》终于开播,但它满足你的期待了吗?

《猎场》:看到胡歌的逆袭,我想起一句话

罗伊人最大的失误,是把郑秋冬当成了渡边君

《猎场》:熊青春与郑秋冬,注定走不到头的恋情

影评点播

亲爱的小伙伴们,想要看什么影评,都可以留言,我会去看去写,不过仅限电影啊。看个电影我可以晚睡2小时,看电视的话,我估计就不能睡觉啦。欢迎大家留言。么么哒。

windy天意晚晴,追最热的剧,

写最具深度的专业剧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