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戏曲服饰分类

 菊部文存 2020-07-18

中国戏曲服饰分类
大衣箱                                                                                                   

传统戏曲中角色穿的衣服,统称“大衣”。置放文服蟒、官衣、帔、开氅、褶子等的衣箱,称为“大衣箱”。

一、             富贵衣

富贵衣,即“穷衣”,是大衣箱中第一件戏衣。即在青褶子上缀若干块不规则的杂色绸缎,表示衣服破烂,满缀补丁。为穷途潦倒的书生所穿。这些书生后来又发达富贵了,故名“富贵衣”。

二、            

蟒,传统戏曲中龙袍、蟒袍的简称。模仿明代蟒衣制成。在明代,蟒衣是皇帝的特赐品。其样式为圆领大襟,宽袖,袖褃下有摆,绣有各种蟒纹。单蟒面都斜向;坐蟒则面正向,尤贵。

中国封建社会,服装色彩的等级制在戏曲服装上也有一定的反映。以蟒袍为例,明黄色蟒始终为帝王、后妃专用,五爪明黄蟒则为皇帝的龙袍。

蟒袍最初有五色:红、绿、黄、白、黑,即后来的上五色;至清末,又增加紫、粉红、湖色、深蓝、秋香或古铜色,即后来的下五色。十色蟒称“双堂蟒”。大衣箱备男蟒十件,女蟒五件。

1、  男蟒有十团龙老生蟒、散团龙小生蟒、打龙净角蟒和改良蟒。

2、  女蟒有旦角蟒、老旦蟒和镶边女蟒(花衫蟒)。

旦角蟒,为后妃、公主、郡主、贵妇、女将等穿。穿时,颈围大云肩,腰际挂玉带,内系裙子。

老旦蟒,为神话剧中的王母、传统戏中的太后、年老郡主、一品诰命夫人所穿。其角色由老旦扮演,故称“老旦蟒”。穿时不加云肩,腰围玉带或系丝涤,内系裙子。

镶边女蟒(花衫蟒),是著名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早年扮演《贵妃醉酒》的杨贵妃时创作的,具有“梅派”特色的服饰。

三、             官衣

官衣,是模仿明代文武官常服“团领衫”而制作。上层人物到一般官员穿的礼服,还有些武将在上朝办公时候都可以穿。它的一个特点是:前胸后背缀有方形“补子”两块,上绣飞禽或走兽,以衣色来区分官秩,分男官衣和女官衣。

1、  男官衣,除男官衣,还有判官衣、丑官衣、改良男官衣和女官衣。

2、  女官衣,式样同旦角蟒,腋下无摆,长仅过膝,穿时腰际挂玉带。老旦穿时可腰际可系丝涤。老旦穿紫、秋香、古铜色女官衣,故又称“老旦官衣”。

四、            

帔,模仿明代褙子(一名“披风”),经过加工而成。有男帔和女帔之分。其式样基本相同。夫妻同时出场,一般穿花纹、颜色相同的帔,叫“对帔”。

1、  男帔,式样为对襟,长领,大袖,袖端缀水袖,宽腰,长至足,左右开衩。

用途:明黄彩线绣勾金龙帔,为帝王在后宫穿的便服;大红绉缎五彩线绣勾金牡丹团花帔,为新科状元家具的便服,官吏婚典或新婚、喜庆团圆时的礼服;紫绉缎三灰线勾金、银“五福捧寿”团帔,多为退职后的员外郎的便服;蓝绉缎三灰线夹金、银绣“团寿”“团鹤”帔,多为官吏在府内穿;古铜、秋香绉缎线夹金、银绣“五福捧寿”团花帔,用于年迈、身份高贵或乡绅豪富家居时的常服。

2、  女帔,式同男帔,衣长仅过膝。有团花对帔、角花帔、闺门帔、观音帔。

用途:明黄绉缎五彩线绣勾金“凤穿牡丹”团花帔为皇后、贵妃专用;红绉缎五彩线绣勾金牡丹回纹团花帔,为年轻贵妇、新娘的礼服;宝蓝绉缎彩线绣勾金团花帔,为青衣扮演的中年贵妇穿;黑绉缎三灰线绣勾银或皓白线绣勾银团花帔,为后妃、贵妇居丧用服;白绉缎雅五彩线绣勾金团花帔,为《白蛇传》的白素贞穿;粉红、皓月紫罗兰等绉缎角花帔为花旦、闺门旦穿;鹅黄或明黄绉缎三蓝绣勾金龙、凤团帔为老旦扮演的太后穿;古铜、秋香绉缎三灰线夹金、银绣“五福捧寿”、“仙鹤团”帔,为老旦扮演的老夫人穿;闺门帔,式样同女帔。

五、             开氅

开氅,式似男褶。用金、银绣或五彩线夹金绣猛兽,金碧辉煌。分团花开氅和兽类开氅。生角多用团花开氅;净角多用兽类开氅。式样为大襟,大领(俗称“和尚领”),阔袖,袖口缀水袖,宽腰,长至足,左右开衩,腋下硬立摆,袖口及四周衣缘镶波浪形阔边。

六、             褶子

褶子,又称“道袍”,由明代斜领“大袖衫”经过艺术加工而成,是戏剧舞台上用途最广、装扮形式最多、最为常见的袍服类,帝王将相、贫民百姓、僧道儒神、妖魔鬼怪等都可穿。分男褶子和女褶子两类。此外,还有圆领褶子、老斗衣、孩儿衣、短跳、安安衣等。

1、  男褶子,从纹绣分有:起边团花褶子,团花褶子,散点满花褶子,折枝花、角花褶子,走兽、大折枝花满花褶子,起边褶子,花领素褶子和素褶子。不同的面料,又有软硬之分。凡用大缎、软缎质的为硬褶子;绉缎质的为软褶子。

2、  女褶子,分花褶子、边花素褶子,嵌线镶边素褶子、女孝服、宫女衣、女富贵衣。花褶子式样为对襟,立领,长过膝,开衩,袖端缀水袖。

3、  圆领褶子,亦叫“改良褶子”。式同男褶子,大襟,圆领,绉缎为面料,底色多用间色。纹样布局同男改良官衣,花纹为图案纹,五彩线绣勾金、银。另有附件软带。生、丑扮演的学士文人穿,故又“学士衣”。亦可代作大太监衣,两色为一组,穿时腰际系软带或丝涤。

4、  老斗衣,一名“紫花老斗衣”。民间用紫花棉布做老人的劳动衣,其颜色是未经染色的本色——牙白。戏剧衣箱采用棉绸做衣料,颜色为米黄色,有淳朴、简洁之美感。庶民老人穿用,将“劳动衣”讹为“老斗衣”。老斗衣式同男素褶子,单层。有男,女之别。

七、             专用

专用衣有宫装、太监衣、龙套衣、八卦衣、鹤氅、法衣、袈裟、僧袍、八仙衣和罪衣裤。

1、  宫装,一名“舞衣”。五色绉缎彩绣勾金制成,极为华丽,但不宜穿于庄严隆重的场合。式样为圆领,对襟,五道水曲纹“豪袖”,绣端缀长水袖,大腰身,腰椎下端缀五彩长短飘带数十根,内垂衬裙,缀网眼繐如意大云肩。

2、  太监衣,缎制彩绣的长衣。太监专用服。有大太监衣和小太监衣之分。

3、  龙套衣,缎制彩绣勾金龙纹。流、杂扮演的将帅及府上官员的侍卫专用。侍卫赶场,换装时,只需将此衣套上,即可上场演出,故名“龙套”。式样为小立领,对襟,大袖,袖端缀水袖,宽腰,前后开衩,长及足。

4、  八卦衣,俗称“道士衣”。模仿道教服饰道袍,加饰彩绣美化而制成。式样为斜襟,大领,阔袖,袖口缀水袖,长至足,腰椎垂飘带两根,双下摆衣缘四周镶异色水纹状阔边。

5、  鹤氅,式似八卦衣,为道教、术士、仙人的服饰。式样为斜襟,大领,阔袖,袖口缀水袖,长及足,腰椎垂飘带两根,袖、下摆衣缘四周镶水纹状阔边。

6、  法衣,模仿道教的氅衣,简化纹样而制成,式样为对襟,长领,无袖,长至足,展开时呈扁方状形,前后片由肩缝相连,衣缘四周镶阔边。

7、  袈裟,模仿道教之袈裟制成,式样为长方形、直领。

8、  僧袍,一名“僧衣”,俗称“和尚衣”。模仿僧侣衣制成,分大僧袍和小僧袍。

9、  罗汉衣,由和尚衣和小袈裟、彩裤组成。神话剧中的是把罗汉专用衣。十八罗汉形体各异,需用不同塑形物衬垫造型,形成同中有异的特型服饰。

10、              八仙衣,是民间俗神八仙的专用衣,共八件。

八、清装

   清装有旗蟒、剑蟒、补服、龙褂、旗袍、袄、群和小紧身。

1、  旗蟒,是按清朝皇后的吉服袍,经过艺术加工而成的戏衣。为区别女蟒,故称“旗蟒”。被纳入戏剧衣箱的穿戴规则。穿旗蟒时,必须梳旗头,内衬领衣,着撤脚裤,踩旗鞋。式样为捻襟,齐肩圆领,长袖,袖端缀“马蹄袖”,宽身,长至足。

2、  箭蟒,模仿清皇帝朝服,简化纹绣而制成。其式似箭衣,有“马蹄袖”,前后不开衩,红色软缎金夹三蓝绣团龙箭蟒,附软带,穿扮时腰际 束软带,颈部不围苫肩。

3、  补服,模仿清朝品官的补服制作。纱料,石青色。式样是齐肩圆领,对襟,袖端平,袖与肘齐,前后、左右开衩,门襟有五科纽扣,固有“外褂”,“旗外套”之称。

4、  龙褂,后台称“旗外套”、“氅衣”。模仿清朝皇后龙褂制成。式样是圆领,对襟,左右开衩,袖端平,衣长与袍齐。用于旗装戏中的辽国萧太后和清装戏中的慈禧太后。

5、  旗袍,按清朝旗人女式长褂制作。旗袍成为汉族妇女的时装,尺寸、面料、刺绣配色、纹样装饰千变万化。式样为立领,大襟,长袖,齐腕平袖口,宽腰,长至足,两侧开衩。

6、  袄、裤、裙,是清代中叶流行的妇女服饰,也是民国时期的时装。其式样变化大,纹样千姿百态,颜色丰富多彩,是当时主角、名演员的“私房行头”。由于行当、角色不同,以及袄、裤、裙的式样、颜色、面料与配件的不同搭配,又分为袄裤裙、袄裤、竹布衫袄、罪衣裤、彩旦衣、战裙袄裤,女打衣裤。式样为袄,大襟,小立领,窄腰。

7、  小紧身,立领,大襟,窄腰,短小,红绉缎彩绣领花或胸花,是花旦穿绣花袄裙或帔的内衬衣。

九、古装

古装,是19世纪末,冯子和、欧阳予倩、梅兰芳梅兰芳等创演以歌舞为主的新剧目,参照中国仕女画、壁画,模仿仕女服饰制作的戏服。其最大特点是衣短,裙长,裙束于上衣外,充分体现女性的曲线美。尤其是在京剧的鼎盛时期,流派纷呈,争奇斗艳,创编出大量的历史剧,根据历代服饰,按戏按人物设计出大量新颖别致的配套服饰。为区别于明式戏服,故名“古装”。衣箱采用数款式,作为定式,归入穿戴规制。古装分男和女两类。

8、  男古装,由上衣、坎肩、长裙、佩、飘带、腰箍、丝绦、珠玉绶、彩裤组成。

9、  女古装,由上衣、云肩、坎肩、长裙、短裙、腰裙、飘带裙、腰箍、腰带、佩、丝绦、珠玉绶、彩裤等搭配组成。

十、             饰物配件

饰物配件有斗篷、坎肩、裙、饭单、四喜带、蓑衣、领衣、喜神、牙笏、大佛珠、小佛珠、丝绦、玉带、腰巾、手帕、肚兜、团扇、摺扇、羽扇和云肩。

 

二衣箱

传统戏曲中角色所穿的靠、箭衣、抱衣裤、打衣裤等武服,统称“二衣箱”。

一、              靠、铠、甲

1、  靠,一名“甲”,有男靠和女靠两类。靠的扎扮,分硬靠和软靠两种:背部扎靠旗的为硬靠,又称“大靠”:不扎靠旗的为软靠。

2、  铠,是武将穿的戎装。式样是齐肩圆领,对襟;如意护肩形似大碟翅,窄袖,长至足踝;前腹无凸肚,有腰椎,垂下甲。穿扮时只需穿铠。铠有专用铠、站堂铠、帽(泡)钉铠三种。、

3、  甲,有排须甲、帽钉甲、鱼鳞甲三种。

排须甲,下摆满缀排须,故名。式同男式长砍肩,对襟,长领,如意肩,长衣至足。面料用软缎或绉缎。底色有粉红、玫红、皎月等。花纹为图案纹。五彩线绣勾金,彩线夹金、银绣。和箭衣配套用。年轻英俊的武将穿。

帽钉甲,20世纪初,模仿清八旗甲胄,设计、改制而成。式与男改良靠相似,由甲衣、下甲、腰箍组成。

鱼鳞甲,一名“虞姬甲”。20世纪30年代中期,梅兰芳演《霸王别姬》中的虞姬,特请王(锦荣)记绘画庄谢杏生设计,天昌戏衣号制作。

 二、箭衣、马褂

1、箭衣,模仿明式箭衣制成。式样是圆领,大襟,瘦袖平口,袖长齐腕,衣长至足,前后、左右开衩。

2、马褂,模仿清代的男式对襟马褂,加饰美化制成。穿马褂时必须和箭衣配套。有花马褂和素马褂两种。

三、短打衣

   短打衣,有打衣裤、配套打衣裤、女用大衣裤三类。

1、  打衣裤,包括抱衣裤、打衣裤、快衣裤和上、下手衣。

2、  配套打衣裤,包括茶衣、水裙、大袖、南派猴衣、北派猴抱衣、兵服、神将服、哪吒衣、仙童衣、水族衣、刽子手和鬼卒衣。

3、  女用打衣裤,包括战裙袄裤、女打衣裤、女兵衣、女水族衣。

四、饰物配件

饰物配件包括道坎肩、僧坎肩、卒坎肩、露肚、鬼卒夸子、虎皮甲、豹皮甲、猴夸子、莲花甲、神将甲、鲤鱼甲、鸾带、扣带、丝绦绳、汗巾、小袖、彩球和护心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