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人童话?还是励志故事般的《绿皮书》你真的看懂了吗

 影视资讯梦工厂 2020-07-18

我时常总想,人类对社会上任何的万物人事仿佛皆存在自己的形态光谱,事情与人们本身原本是独立存在于这世界上的个案与个体,却受自我成长背景与社会熏陶下而带有不同的颜色。

它可以是促成彼此更互相尊重的多元共存,却也可能造就当今众多议题上的歧视与纷争。

电影《绿皮书》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绿皮书》,全名为《给黑人驾驶的绿皮书》,是本在1938年由黑人邮差Victor Hugo Green撰写出版的黑人旅行指南,详细记录了黑人相处友善的餐厅、旅馆、加油站,目的在——为黑人旅行者提供信息,使他避免陷入麻烦或尴尬境地。

电影《绿皮书》则给了绿皮书一个兴味盎然的错置:手持绿皮书导航的是个粗俗的义裔白人司机,Tony因为很会吹牛得到“Lip”(大嘴巴)这个称号 ;而后座则是拥有三个博士头衔的非裔钢琴家,Dr. Shirley。

这样黑白社会位阶对调的大前提似乎确保了观众能很“安全”的感到趣味,放心的大笑。踏踏实实,妥妥贴贴,这是部黑白友谊、消弭种族歧视的喜剧电影,白人被放在道德和教育程度低落的一方,其实暴露了很多问题。

片名中的「绿皮书」原是在种族隔离时期,记载对黑人友善场所的旅行指南。

虽看似讽刺却是如此现实与赤裸,但每当透过Tony的翻阅时,从车上一手拿书一边寻探,到深夜床边的日常回顾省思,在轻松喜剧氛围下,于一次次的关系磨合中,逐渐改变对Shirley的想法,笨拙的以文字记载书写信件,实则成为自我自省、放下偏见的最佳证明。

整部电影以轻松温暖基调进行,却在许多画面上留以巧思,不刻意地说破、适时点到为止,让观众也留以足够的空间与想象,逐步推敲着每个事件的寓意深远。

《绿皮书》巧以绿皮书的实体化为幸福的无形,真正的幸福其实并不存在书中指南,如同隔离与偏见更不该被规范在一本书上,若人们愿意敞开心胸、互相沟通了解,消除纷弥的根源,先从自己是否愿意跨出改变的契机开始。

从《绿皮书》中,我们能看到70、80年代的黑人剥削类型电影其实从未走远。

《绿皮书》在颠覆传统的黑贱白贵、黑愚白贤,驱除常人的成见上,也呈现多元的黑白社会与人性温情。

在一般描写种族互动的电影中,有色人种总是饰演居于劣势的角色,因为长久的经验已使我们下意识地把非裔或亚裔族群归类为弱势,在看完这些电影后,大多不会有太多的思考,除了些许的怜悯同情或愤慨,过没几天,刚看完的这些故事就已消逝殆尽,仅仅成为我们纾压的管道。

而《绿皮书》能这样记忆深刻之后,反向操作制造差异,把电影中劣势的角色互换,除了让观众耳目一新,双方所制造出来的火花更是无限。

往深了说,《绿皮书》映射美国过去的阴暗不堪,也照亮出未来美国对各个族群应开诚布公的唯一坦途。

从美国历史来看,确实欠黑人种族一个公道。

虽然歧视是如此的残忍,但《绿皮书》给人的感觉却是温馨居多。

尽管两人互看不顺眼,讲理的Shirley希望能够提升Tony的形象,不厌其烦的说教,粗人的心偶尔也会开始细腻;直爽的Tony则漫不经心的说着天南地北的话,震撼了Shirley对于黑人世界的想象,原来自己真的有点不一样,这条路开的越远,就越不用去想象。

同时《绿皮书》以公路之旅的方式带领观众欣赏,只不过看的不是美国风景,而是城市文化。电影本身也是一部公路电影形式,主要是以两种南辕北辙性格的主角碰撞擦出火花。

这一幕,在电影中也被诠释的很精准。

Shirley被刻画成孤身住在卡内基音乐厅楼上、和唯一的兄弟毫无联络,没吃过炸鸡,没听过Chubby Checker、Aretha Franklin、Little Richard等非裔美籍流行歌手的音乐;是Tony伸出友谊之手教他吃炸鸡,教他听黑人音乐,教Shirley他觉得「黑人该会的那些事」。

白人视角的毛病在这里显露无遗,而这部也确实、堂而皇之的是Tony的儿子—Nick Vallelonga从父亲的口中听来的故事撰写而成。

“天哪,我比你更像黑人。”

“你根本一点都不了解你的种族,他们吃什么,怎么说话,怎么生活?”

这大概是为什么《绿皮书》会被Shirley的家人形容为“十分的伤人”。而他的兄弟听到电影对Don的描述更震怒的表示这简直是“谎言交响曲!”

真实的Shirley不但积极的投入黑人民权运动,更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好友,曾一起参与在Selma的游行。

而他和黑人音乐家Nina Simone,Duke Ellington和Sarah Vaughan都是极为亲密的好友,说他没听过黑人音乐更是荒谬;Shirley更不是电影里和家庭疏远、只有一个不曾联络的兄弟,他有三个来往密切、未曾一个月没讲到电话的兄弟。

《幸福绿皮书》或许不用背负和传记电影、纪录片同程度的真相包袱,但这种影响显然是潜移默化的。

以上说的“黑”的双关毫不掩饰的摊出了Tony仍未消弭的歧视——即是「社会底层」、「贫穷」、「劳碌」的代名词。

“我大半辈子贫困潦倒为生计奔波,我比你更有资格说自己黑。”

撇开真实世界的 Shirley不谈,《绿皮书》对这个上流社会黑人「不够黑」的矫正无所不在的根植于情节和对话里,以一派轻松、幽默的氛围对电影里的Shirley身上的黑人形象不断地进行重塑和再教育。

于是,那个从小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教育回国的Shirley,他的黑人经是被殖民的,而教他吃炸鸡的Tony并无异于让家仆搜肠刮肚特地招待他满桌家常炸鸡的南方佬。

这不禁让我想到1915年美国电影史上开创性的长片《一个国家的诞生》。

这部将3K党英雄化、大肆宣扬种族主义的电影当中,黑人议员在议事中脱掉鞋子光着脚,猖狂、贪婪的嗑着炸鸡:“把Tony的话最具象的表示,召唤的就是这个场景。”

特别让我难以忘怀的是电影中Shirley与远方同为非裔的人们相互而视,那一望看似说了什么,却也什么都没说,不仅为后面的故事留下伏笔,却也是这趟演出之旅的初心:

“光有才华不够,要有勇气才能改变人心。”

每个人的心中,仿佛都有一个像Shirley的影子,我们都曾历经寻找归属感的阶段,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如此幸运的被接受、被疼爱,直到有天我们终能寻找自我的价值,而那样的价值却只有自己能够赋予最真实的存在,有了勇气,才够勇敢去面对不被广为接受的偏见与歧视。

而难能可贵的是,如果能在这自我证明或寻找探索的道路上,遇见那个愿意真正了解你、在乎你甚至愿意改变的真心,才是真正的幸福。

除了谈论种族,这部电影也在讨论阶级。

电影中钢琴家Shirley虽然拥有优渥的薪水、受人尊重的职业与崇高的身分地位,它却在感情上碰壁、在一些场合仍受歧视对待;

相反的, Tony拥有幸福的大家庭、美满的婚姻,精神生活富足,却被房租追着跑,为了下一餐所苦,两人在形式上成了互补,在两人的互动中,从一开始的摩擦慢慢接受差异,到最后互惠的过程,也成为《绿皮书》的故事亮点。

原本以为《绿皮书》遥相呼应的电影应该是《为戴茜小姐开车》。

将白人与黑人的身份互相对调从互相的不理解,甚至看不顺眼彼此的身份,却到了最后能让两人互相认同,原来你跟我一样,我们都是渴望被爱的人。

《绿皮书》的结局告诉你,「种族和谐」的达成可以简单到只是修正对一群人“eggplants”或“jungle bunnies”的不当称呼,并和高雅有钱的黑人做朋友一起享用KFC或圣诞大餐。

我想,影坛并不需要更多这种feel-good却对了解黑人族群乃至个人历史毫无帮助的小品温馨电影。

也不需要更多这种旨在消除偏见却将受偏见迫害的族群去中心化的电影了。

这种象征的从来不是黑人的夺权,只是对刻板印象商业化的重制和再利用,那个巨大、权威的白人多数符号—大人物从未被打倒,它只是幻化、只是形变罢了。

《绿皮书》带着点诙谐,虽然融合种族、阶级等严肃议题,却不会使你有沉重之感,以朴实平淡的方式点出议题,有时甚至让你会心一笑,对于想轻松看电影的人,它使你心情愉悦地看完电影后,还能获得很多不一样的观点与反思,这部电影是一道甜而不腻的甜点,简单却精巧。落花电影网

还是强烈推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