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库老故事】法库石熊山的来历

 公众号辽河记忆 2020-07-18

编辑制作:康平法库微同城

(微信:daqian200012) 
 著作权归原作者   
 


一千多年前的北中国大草原上出现了一位旷世枭雄,他叫耶律阿保机,就是大辽国的开国皇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07年坐上了契丹可汗的大位,他的本部弟兄们为争汗位发生了三次叛乱,结果都被阿保机平定。后来,契丹八部的其余七部又起兵造反,阿保机审时度势,好汉不吃眼前亏,主动辞去汗位,自建新城,干起了生产、销售食盐的买卖。几年后,阿保机垄断了契丹食盐供应。接着,阿保机通过契丹版的鸿门宴——“盐池之变”,取了那七部首领的性命,第二次获得契丹八部的最高统治权,于公元916年正式称帝,建立契丹国,后改为辽国。


英勇善战的耶律阿保机看到中原大宋的繁荣,“见贤思齐”之心十分迫切,称帝第二年就“受邀”兵进中原,攻打后唐的新洲(今河北涿鹿)、幽州(今北京),结果因幽州久攻不下而失败了。不久耶律阿保机再次“受邀”南下中原,攻打涿鹿(今河北涿州)、定州(今河北定州),结果又失败了。

第二次失败的原因是遭遇罕见的暴雪大雪连降十几日,大辽粮草奇缺,人马伤亡惨重。耶律阿保机虽然南下失败,但他掠回了许多汉人和马匹,班师回国的队伍仍然浩浩荡荡,没有赔本。但是,队伍却没了凯旋的欢笑,众将士心里都明白。阿保机陷入苦苦的思考,他是在总结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谁也说不清。

阿保机的大舅哥萧敌鲁(耶律阿保机的妻子述律平皇后之兄,后为辽国第一任北府宰相)带着侍卫走在前面。眼看回到契丹的地盘,萧敌鲁一提马缰停在路边,待阿保机到了跟前,便向他请示前方行进路线,问阿保机该往哪个方向走。辽太祖只说了两个字:“东北。”

习惯于幽默逗乐的萧敌鲁一看皇上始终没看开晴,他对打前站的随从也表情凝重地说了这两个字:“东北。”

那种气氛,好像空气都结了冰。马队信马由缰,沿着燕赵古长城的大致走向,朝着东北自由前行。冰雪覆盖的大路上被杂沓的马蹄子扬起一条长长的雪龙。


耶律阿保机的队伍踏着厚厚的白雪闷闷地退兵东北,行走数日,过了中京(今内蒙古赤峰宁城县境内)去南京(后改为东京,今辽宁辽阳),到了南京还不停。但从南京出来时,耶律阿保机只带了不足百人的马队,而且改了行进的路线,径直向北骑行。

马队过了浑河过辽河,白雪覆盖的大平原渐渐出现较大起伏,翻过一片覆雪的峰峦(五龙山)之后,脚下的地面似乎抬高了许多。

这队人马继续北行五十里上下,洁白的原野里突然出现一脉更高耸的群山。太祖耶律阿保机问萧敌鲁“此为何山?”

萧敌鲁道:“回皇上,非但臣不知此山何名,恐无人能知何名,因为此山尚无名。”那萧敌鲁居然轻轻幽了一默,旋即收起笑容道,“此地人烟稀少,翻过此山就是渤海国了,还请皇上止步,免生意外。”?

太祖道:“不,朕与臣等定要进山一看。朕不走无名之地。各位看这脉山岭像什么就给它起个名字,谁起的好朕就奖励谁。”

众将一下来了精神,纷纷打马进山。看着这些形态各异的大山,有人说像白马,有人说像白羊,有人说像白兔,有人说像白狼,大家竟然争了起来。到了山腰处,面对覆雪的燕长城隘口,辽太祖勒住马缰。说道:“此脉群山,高耸巍峨,怪石嶙峋,砒霜挂雪,酷似或立或卧、或屈的一群白熊。称此山为石熊山,何如?”

众将异口同声高呼:“皇上圣明。”


山冈隘口之上,冬日残阳之下,骑在马上的耶律阿保机一抖身上的披风,表情浓重地对萧袍鲁等众将高声说道:“众将脚下的山就叫石熊山。现在它是我大辽国与渤海国的分界线。朕以为:“我等须吸取鲁莽进军中原的教训,养精蓄锐,伺机而动。当下要立即调整战略方向,先征服北方各游牧部落,拿下渤海国,清除两侧威胁,然后再图中原。如此,我契丹帝国方可称雄天下。今天,石熊山是我大辽的界山。明年,石熊山下就是我大辽的州城!朕要自己奖励自己一个渤海国!”

“吾皇万岁、万万岁。”山谷荡起经久不息的回音。

耶律阿保机此番亲自踏勘国境线,经过这一路的深思熟虑,做出了重要决策,同时也为来日取渤海国做好了舆论准备。回京后,他即亲率大军西进,征讨吐谷浑(yu四声)、党项、祖卜等部落。大辽的铁蹄踏平了北至胪眗河、西达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基本统一草原各部。然后辽太祖又亲率大军发兵攻打渤海国,公元926年,取得完全胜利,渤海国改名为东丹国,意为“东契丹国”,即辽国的附属国。


许多年后,辽太祖的二儿子耶律德光做了皇帝,称为辽太宗。在一个春末夏初、雨过天晴的日子,辽太宗巡游来到石熊山。因山中多有老虎出没,八座山峰很像八只猛虎,猎户们称这座山为八虎山。只是知道的人很少,没有传开,官府就更不知道了。后来,官府称这山为石熊山,当地老百姓还习惯称八虎山。

耶律德光皇帝从石熊山回京后,好事就来了。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带着献出燕云十六州这样的大礼来认干爹,条件是辽国出兵南下攻打后唐,帮助石敬瑭做后晋“儿皇帝”,这对大辽来说真是进入中原的最好时机。辽太宗首度兵发中原果然旗开得胜,获得了契丹觊觎已久的燕云十六州,把长城划进了自己的庭院,辽朝国威大增。


不管是因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给石熊山命的名,还是两代皇帝一到石熊山就时来运转,人们把这些事情联系到一起突然发现,石熊山是能够给大辽带来好运的灵异之山!甚至有人干脆叫它“转运山”、“圣山”。石熊山成了辽国的名山,每年都有众多武将文官来石熊山巡游过,甚至一度把石熊山作为皇家狩猎场。大辽后族萧氏家族更是捷足先登,在石熊山区域选好了自家的定居之地,不但生于斯,而且葬于斯。萧氏家族在石熊山的生生不息,使得辽代法库城郭相望,道瞿相连,风吹草低现牛羊,一半牲口一半人,变得十分繁荣。而且辽圣宗时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丞相韩德让干脆把自己的头下州(私城)文忠王府建在石熊山脚下(今法库县四家子而蒙古族乡四家子村古城址)。就是到了千年以后的今天,石熊山(巴尔虎山,沈阳第一高峰)所在的法库,每年都在巴尔虎山举办登山节,“沈阳人游沈阳第一峰”已成为沈阳的一大习俗。

                                (方占祥收集整理)

欢迎在文章下方打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