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楼】耶律倍望海堂:斯楼最高,斯人亦奇

 真友书屋 2016-03-10

望海堂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医巫闾山山顶,楼的主人是辽太子耶律倍,与望海堂同在医巫闾山顶的,还有耶律楚材读书堂。耶律倍是契丹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长子,十七岁即被立为皇太子,其虽为契丹人,却非常喜欢汉族文化,尊孔尚儒,主张将契丹族全盘汉化。某天,耶律阿保机跟群臣们商量,建立契丹国之后,国家应当尊崇哪一路神仙?有些大臣们说,应当拜佛,因为佛可以保佑国家平安,但是站在旁边的耶律倍却说,孔子是万世尊崇的大圣人,应该把孔子列为契丹国所尊之神的第一位。耶律倍的这个说法让阿保机很是喜欢,于是立即下令在当地建立孔庙,并且让耶律倍带领群臣每年在春秋两季,集体祭奠孔子。



北宋绘画《番骑图卷》中的耶律倍


但是这位耶律倍,不止是一位只会读书的崇尚汉文化的儒生,他也很会打仗,当年阿保机征讨乌古部时,耶律倍就是先锋,在他的带领下,很快让乌古部全部投降,后来耶律倍又开始向汉帝进攻,一直打到了现在的河北定州市,使契丹的国土扩大了许多。这么叙述起来,这位耶律倍是辽国的功臣,那他当然就是汉人的对头了,但是打起仗来,各为其主,无法用一个角度来判断一切事物的对错,总之,这位耶律倍能文能武。后来,阿保机攻占渤海国,就是用了耶律倍的计策。阿保机把渤海国打下来之后,将此地改名为“东丹国”,并且他册封皇太子耶律倍为“人皇王”,这个名字听上去有些拗口,但这也正显现出阿保机对汉文化的挚爱。因为阿保机采用的是汉地“三才”的典故,就是后来《三字经》里的那句话:“三才者,天地人”,所以阿保机给自己的尊号是“天皇帝”,所以他册封耶律倍为“人皇王”,而皇后述律平则是“地皇后”,所以他们三人就把“天”、“地”、“人”占全了,由此也预示着耶律倍的地位处在辽国的第三号。



医巫闾山景区入口


但是,阿保机去世时,没有明确说由谁来继承皇位,因为按照天、地、人排序,排在第二位的是耶律倍的母亲述律平,但是述律平毕竟是皇后,她接着当皇帝好像也并不那么名正言顺,但是述律平对耶律倍热爱汉文化,本来多少就有些不满,更何况耶律倍认为契丹原本没有太多的文化,他是想借汉文化来改变契丹,使之变为一个有着文明的民族,但耶律倍的这种做法,让契丹国的贵族很是反感。当年因为阿保机支持耶律倍,众人只能民怒不敢言,而今阿保机去世,于是契丹贵族们就开始在述律平那里活动,因此,述律平就想立耶律倍的弟弟耶律德光为皇帝。耶律倍很快了解到了母亲的心思,他权衡利弊之后,带着群臣向述律平主动提出请求,希望立自己的弟弟耶律德光为皇帝。他的这个做法当然正中母亲的下怀,于是耶律德光成为了辽国的第二任皇帝,而耶律倍自己则前往东丹国去做一方诸侯。



这也是一种创意


即使这样,耶律德光也担心自己的哥哥有一天卷土重来,于是处处提防。为了能让弟弟放心,耶律倍开始吟诗作画,并且在封地建起一座藏书楼,而在此之前,耶律倍已经在医巫闾山山顶上建起了规模宏大的藏书楼——望海堂。


从表面看,似乎耶律倍建望海堂,是为了让弟弟耶律德光放心,自己沉湎于典籍,不想跟他夺权,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因为望海堂建于契丹国建国之初,在那个战争的年代,耶律倍就考虑到建国之后的文化建设,所以他就通过各种关系,前往中原购书,然后储存在这山顶之上,如此说来,耶律倍建立望海堂,更多的目的,是着眼于国家的未来,可见,这位耶律倍是一位有着长远眼光的有思想人物。



传说中卫兵为耶律倍站岗的山海关,望海堂不知当年是否建在这个顶上


因为弟弟的戒心,使得耶律倍经常到医巫闾山狩猎、读书和作画,他可以当初也没能想到建起了望海堂,竟然还是他的一处避嫌之地,不仅如此,他还在这一带结识了一位汉族女子,此女叫高云云。耶律倍将其纳为妃子,故此女又被称为高美人,于是耶律倍又在医巫闾山给高美人修了行宫,而当地有个地名叫道隐谷,此名不知是否始自耶律倍,从这几个字的字面来解读,似乎是道德高尚之人的隐居之地,即此可以显现,耶律倍隐居之决心。而耶律倍的第五子,名字就叫耶律道隐,有可能这位耶律道隐就是因为出生在了道隐谷,说不定耶律倍给自己的儿子起这个名,就是有意让耶律德光听到呢。



摩崖刻石


耶律倍让国的故事,当然也传到了中原,当时是五代时期,后唐明宗李嗣源听到了这件事,他觉得这是个机会,于是秘密派人跟耶律倍取得联系,邀请耶律倍前往后唐,经过几次商谈,耶律倍最终下定决心前往后唐,他离开辽国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以天下让主上,今反见疑;不如适他国,以成吴太伯之名。”



题名


耶律倍所说的吴太伯,又被称为泰伯,他是周朝人,当初他听到父王想立自己的小儿子季历为皇帝时,泰伯就跟二弟仲雍逃到了江南,他们在此建立了吴国,而这位仲雍之墓到今天仍有遗址可探寻,就是在今日的常熟虞山上,总之,这兄弟二人逃离国家而让弟弟继承王位的事情被后世广为赞誉,于是有了“让国”的贤名。耶律倍在此说出这个典故,以此来表达,自己让国就让个彻底,就像泰伯一样,逃到他国去。在离开国家时,耶律倍在海边立了一块木牌,他在木牌上写了这样一首诗:“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而后,耶律倍就带着高美人,同时把自己所藏的书装运上船,从此投奔了后唐。



林深不知处


耶律倍到达后唐之后,李嗣源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并且还把一位宫女下侍嫁给了耶律倍,并且又赐耶律倍改姓为“东丹”,名字叫慕华,据说这“慕华”二字就是仰慕中华的意思,同时任命耶律倍为怀化军节度使,再后来,到了唐明宗时,又将耶律倍的姓氏改为李,因为李是国姓,同时又将其名字改为赞华。这李赞华叫起来,也真有萌萌的意味,而这“赞华”二字,就是赞美中华的意思,看来这后唐的两位地王在观念上,倒是很超前,他们给耶律倍起的名字,至今说来都感到不过时。



碑廊



碑廊内景


到了公元934年,后唐明宗的养子李从珂杀死了刚刚登基的后唐闵帝李从厚,这位李从珂自立为皇帝,而此时的耶律倍仍然不忘故国,他把后唐内乱的消息秘密报告给了耶律德光,建议契丹出兵讨伐后唐。耶律德光听从了哥哥的建议,于是派兵进攻后唐的首都洛阳,李从珂看大势已去,于是决定自焚,他把耶律倍找来,让耶律倍跟他一起自焚。耶律倍当然不干,于是李从珂下令将耶律倍斩首,至此,耶律倍结束了自己38岁的一生。



白云观


耶律倍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想一想,真够可惜,他毕竟是一位极有才气的人物,除了他在观念上的超前,在艺术方面,耶律倍也很有造诣,他工诗善画,兼通晓阴阳、音律,精于医药及翻译等事,《宣和画谱》中记载宋代秘府曾藏有十五幅耶律倍所绘作品,今日之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皆收有其真迹。耶律倍做为契丹皇室中汉化最深、汉学素养最高者,藏书自然是其必不可少的嗜好。我们前面提到,他建有两座藏书楼,其中西宫大约建立于契丹天显二年(927年),望海楼则较西宫更早,且规模更大,就当时而言,望海楼是契丹国所有藏书楼中最大的一个,也是中国东北地区最早的私人藏书楼。古人还曾专门赋诗咏望海堂:“黄云白日两茫茫,耶律移书此秘藏;安得读残十万卷,卧看东海自沧桑”。



新刻之碑



据说这个没有头的“乌龟”是元代之物


对于这样一个建立于高山之巅的藏书楼,有着数个“之最”:东北最早的藏书楼、东北最高的藏书楼、契丹国最大的私人藏书楼……它该是何等气象?这一切颇令我神往,于是专程来到了医巫闾山,前往一探究竟。此山古称于微闾山、无虑山,得名之早已不可考,其所在地北镇市亦因之而得名:该地自金代一直称为广宁县,沿用至民国二年(1913)全国统一县名时,因与广东省广宁县重名,故将医巫闾山所在县改称为北镇县。《周礼·职方》有载:“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无闾。”相传舜时将全国分为十二州,每州各封一座山作为一州之镇,医巫闾山则被封为北方幽州之镇山,至宋代,开始正式有“五岳五镇”之说,五岳即今日众所周知之五岳,五镇却较少被人谈起,它们分别为:东镇山东沂山、南镇浙江绍兴会稽山、西镇陕西宝鸡吴山、北镇辽宁医巫闾山、中镇山西霍山。



古井


登上医巫闾山之后,眼前所见与那段磅礴的历史断然脱节,望海堂已经毫无遗迹可寻,仅仅剩下一个名称偶而被人提及,耶律倍的藏书事业全然无踪,被人们口口相传的全是他与爱妃高云云的爱情故事,连耶律楚材也变成了他的儿子,曾经的辽国太子兼大藏书家耶律倍,彻底演变成一个爱情故事的男主角。



金榜题名


走进医巫闾山时,眼前所见的第一个奇景,则是当地所独创的求财路。刚刚进入景区,就看到指示牌醒目地提醒着游客:“请走求财路”,箭头所指,是一条人工铺成的甬道,甬道上以石子铺成两种图案交替出现,一种是两颗心连在一起,另一种是两个铜钱连在一起,这应该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追求的终级目标:爱情与金钱。走一走铺着图案的甬道,就能够得到金钱与美女,这是何等的便宜事,但是,我觉得宁信其有,似乎是最入俗的办法。沿着这条发财路,一直到上到山顶,我没有看见望海堂,山上只有耶律楚材读书堂,和一个小小的文殊院,文殊院前的小院里系满了红色的绶带,上面写着“金榜题名”。



文殊院及指路的师傅


在文殊院内,我寻找着可以打问之人,几经寻找,终于见到了这个院内唯一一位僧人,我向师傅问好,然后请他给我指明望海堂在哪里。僧人看了我一眼说,这里就是望海堂。我以为他的意思是这里就是望海堂遗址,因为眼前一切年代并不久远,应该都是文革以后复建之物,于是又问他,这里是否还有与当年耶律倍藏书相关的遗迹,比如说一块石碑,或是一块匾额。僧人指了指上面的耶律楚材读书堂,一边收拾香火一边说:“现在和望海堂相关的只有上面的读书堂了,那是他儿子耶律楚材的。”


他的这个回答让我颇感诧异,耶律楚材怎么变成了耶律倍的儿子?我忍了忍,还是没忍住:“不是吧?耶律楚材是耶律倍的八世孙,怎么会是他儿子,中间隔着两百年呢。”僧人面不改色地回答我:“嗐,说是他儿子不是好理解吗?大家好接受,不然要解释老半天。”



这棵万年松据说年轮已超千年,正是耶律倍所栽种者


僧人的回答听上去倒是很务实,但似乎有违佛家之不打逛语的戒条,然而我又不是他师傅,这件事当然不归我管,于是我沿着台阶上到读书台,在里面探访一番,没有找到跟耶律倍有关的遗迹。想想不甘心,又转下来找到这位僧人,问他琉璃寺在哪里?因为有传说耶律倍的遗骨曾经葬于琉璃寺。当年耶律倍被杀之后,正是一位僧人为他草草收尸,石敬塘率契丹军打入了洛阳,为了讨好契丹,石敬塘亲穿丧服,以帝王之礼,把耶律倍葬于洛阳郊外,而后耶律德光念及兄弟情分,就派耶律倍的儿子耶律阮将其父亲的灵柩运回,归葬于医巫闾山,其中有一度就停葬于琉璃寺。



耶律倍隐居时的桃花洞标牌


正在整理香火的僧人停顿了一下,叹了一口气走过来,说:“现在像你这样较真的人很少了,来这里的都是猎奇和求名。原来的望海堂早在金灭辽的时候就已经被毁了,琉璃寺也只是听我师父说起过,现在也早就没有了。你说的这些名字和地方,都只剩下一个名字,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来这里的人,都是冲着耶律楚材的,将来可以当大官,你看看下面系的红绸子,全是金榜题名。



耶律倍手植云巢松


关于耶律倍,大家来这里都是听他的爱情故事,以前他和一个妃子在这里隐居,下面那棵树是他亲手种的,那棵树叫云巢松,你要问和耶律倍相关的东西,就只有这棵树了。再就是那个没有头的乌龟,你们有文化的人会叫他赑屃,那个据说是元代的,头已经被砸掉了。你要问耶律倍的墓,的确是有遗址,但没有人带路你是找不到的,在龙岗子村,听说很多年前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方(音译,当地话坟墓之意),说是显陵,但是现在你去,也是什么都看不到。再就是你看对面的山海关,据说那是以前耶律倍的卫兵站岗的地方,就是三块大石头垒起来。以前大气污染没这么厉害,高楼也没这么多,在八十年代还可以看见渤海,所以叫山海关。其实应该是山海观,观望的观,念第一声,念成第四声就成了道家的观了。以前站在上面的确是可以看见渤海的,所以叫山海观,现在?呵呵。”



站在这里,据说当年能看到渤海


僧人的这番话很有意思,他将自己与世俗分得极清楚。虽然他的所讲清晰明白,但多少还是让我有些失望,关于耶律倍,我似乎找不到更多的遗迹了,于是我走下文殊院,去看那棵耶律倍亲手所植的松树,一位导游带着一队游客围过来,开始讲述耶律倍的爱情故事:“他和爱妃高云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