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贺清明:纪录片《红事》中的伦理探索

 二少爷收藏馆 2020-07-18

  纪录片《红事》中的伦理探索

                     贺清明

  由央视资深导演曹建标编导,具有地域风情的原生态纪录影片《红事》上线公演,引起业内评论家、文化人的高度关注,好评如潮。

  曹建标是从黄土地中走出的文化人,生长在极富文化底蕴的“文出两川”的延川县,受当代著名作家路遥、海波、曹谷溪等文化名人影响,初中时就显出非同凡响的文学修养,八七年毕业于榆林学院文学系,入职延川县《山花》编辑部,不断奋进,写作、编剧、导演、制片,无所不及,后入央视,成就喜人。

  曹建标出于对故乡、人民的热爱,更出发于对本地文化的挖掘与保护,精心制作了一部关于陕北农村传统结婚仪式的原生态纪录影片,影片不仅具有厚重的地缘本土性、文化保护性、习俗传承性特点,在特定叙事过程,在镜头拉伸中,彰显了文化艺术作品的基本伦理价值观,如敬畏生命延续后代的生命伦理观、传统爱情亲情伦理观以及传统婚俗与现代婚姻文化形成的伦理冲突等,值得研究探讨。

  1 《红事》中折射出敬畏生命、延续后代的生命伦理观:

  1.1 对生命循环自然规律的尊崇:人类的自身代谢,人类社会的客观发展,人类的社会与自然双重属性,都离不开繁育。德国学者齐美尔强调:“生命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创造过程,同时生命还有超越生命自身的能力,不断创造出其他东西。”因此,在一个生命的自然历程中,从生到成长、衰老再到死亡是客观自然规律,人类自身繁育具有发展性,必然涉及结婚,婚姻是人类再生产必由之路。意大利哲学家维科认为:“人类原始民族的创造者都是某种诗人和哲人,他们的思维是一种诗性思维,即以一种隐喻的原则创造了事物,创造了各门技法和各门科学的粗糙的原始,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创造了他们自己。”本片所展现的生命伦理观更符合这个观点。

  刘杰五爷在黄河畔放牛时,有一段与牛对话的场景:

  “我也老了,把你拉倒这些地方”,“我也走不动了......,”“你吃,我把你拉上这黄河畔畔......,我看你也老了,走不动了,山波波上不来了......,”“不早了,你快些吃!”

  对话很精彩,导演用看似不经意的话语阐明了一个朴素伦理观:任何一个生命体都会衰老,生命需要代谢,我们必须尊重自然,尊崇生命伦理客观事实。通过这个镜头暗喻,刘杰与杨秀的结婚生子,符合人类繁育、生命延续的生命伦理观,是自然法则,是人们对生命本身尊崇的客观具体表现。

   人与牛的特殊对话,导演把天、地、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人与牛都会衰老死亡是天意(自然规律),人与牛都依赖土地生存,天、地、人和谐统一是“天人合一”的伦理哲学,生命在这种规律中涌动、延续、再造,这是生命伦理观存在与发展的事实。

  本片客串演出的延川剪纸艺术大师高凤莲和两个年轻媳妇在刘杰家新房内剪纸,作为结婚当晚上头装饰新房之用,老少三代女性针对所剪纸用途展开讨论,高凤莲说了这么一段话:

  “凤凰戏牡丹,凤凰是一棵大槐树,就是生根生枝梢的,就是这意思,迎儿媳妇就是为了栽根立子。”

  三个女性的对话始终围绕一个主题,就是结婚生子,也进一步折射出女性结婚的重要使命是延续后代,“栽根立子”多么直接朴素的生命伦理观,直白不落俗套,新房内张贴满是这种寄托延续生命的剪纸,喜庆而充满希望。

  1.2 通过婚姻为纽带的延续生命传宗接代的伦理文化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我国孝道文化、生命延续伦理的集中表现,“告知先人”是陕北农村青年结婚前必须履行的操守,刘杰在父亲带领下到祖父母坟前烧纸。父亲上坟过程中要告知先父,孩子要结婚了,家族香火将会延续,这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与安慰。婚姻是一种传统成人仪式,是延续生命的合法保障,结婚之后的造人活动、生儿育女是生命循环再生产的根本任务。

  “一木梳角角长,二木梳角角强,三木梳扔过娘家的墙;双双核桃双双枣,双双儿女满炕跑,骑好马、扯硬弓,新媳妇赛过穆桂英,新女婿赛过杨宗保,儿抢核桃女抢枣,绾结夫妻直到老。”

  上头是陕北民俗婚姻最重要的仪式,由两个上了年纪的生辰八字相合的结过婚的长者完成,由他们引导,一对新人,同饮合卺酒,同用合体食,结发共梳,接受来自亲人的祝愿祝福。

  “男咬一口早得子,女吃一口早开怀。”

  上头过程很重要一个环节是上头人把两个各式各样的馍夹一块熟肉,让一对新人每人咬一口。这是农耕文明时代人们在科学未知语境下,对自身繁育的一种特殊隐喻,更是对男女结婚后性的启蒙、性的教育,这是科学与愚昧、传统与现代伦理观的又一次碰撞,那时的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尚处于原始的蒙昧状态。合理的碰撞进一步证实了传统的婚俗文化更富有诗意和智慧,更富有想象力,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原则,故而与现代物质文明语境下的伦理观产生激烈冲突,并导致传统文化包括婚俗礼仪的裂变也就可以理解了。

  古代,人们结婚没有文书,也无结婚证书。上头是青年男女缔结婚姻的合法象征,上过头的夫妻是真夫妻,可以同房造人、生儿育女、延续生命、传宗接代,婚姻是生命再生产的纽带,是实现生命伦理价值观的合法外衣。

  2 《红事》中蕴含传统的爱情亲情伦理观:

  2.1 对传统爱情观的阐释入情入理:刘杰的五爷爷与五奶奶均已八十多岁,历经数十年风风雨雨,爱情在岁月磨砺中幻化为挚爱亲情,在寻常平凡的日子里浓缩为人间烟火般的温暖故事。

  老两口在院子里的石磨上捡红枣有段对话:

  “万一把你跌倒了!”“要不我说,你走哪里把手机拿上,......”老奶奶絮叨八十岁高龄仍要种地的老爷爷,“你不听话。”

  “不要,你放心!”要强的老爷爷宽慰老伴。

  朴实简单的对话中,把一对恩爱的老夫妻最传统的爱情伦理观展现出来,那种出于爱的关心、担心、体贴的情愫在极其质朴的颇具地域风情的方言中表达的很接地气,让人入耳动心。西方爱情伦理学专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写道“真诚地爱一个人意味着爱所有的人,爱世界,爱生活。”刘杰五爷爷与五奶奶的爱在平凡中彰显了伟大。

  五爷爷与五奶奶的爱情伦理观是建立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农耕文明之语境下,数十年耳鬓厮磨、我侬你侬日子里,爱情超越了贫困的物质限制,升华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情伦理。五奶奶那句“你不听话”,是母爱光芒的无限放大和延伸,也胜过现代文明语境下无数以物质为基础的“我爱你”的缠绵肉麻表白,也与杨秀的“靠你靠不上”的责怪形成了强烈反差,在爱情面前,不同辈分的两代人在同一时代呈现出的爱情伦理观格格不入,高度物欲化的社会对人类爱情伦理观的冲突与改变一目了然。

  在买衣裳这个情节中,插入刘杰五爷爷与五奶奶坐在炕上回忆流失的青春往事。

  “走了一个庄又一个庄,个个庄里狗咬人;不咬前面的梁山伯,单咬后边的祝英台......。”

  导演先用五爷爷的一段信天游做铺垫,引出下面的故事

  “老了才记得年轻时的快乐了,”“你年轻的时候系着裙子,还穿着花鞋,扎着花,还戴着帽子......。”

  五爷爷让五奶奶唱歌,五奶奶说她忘记了,五爷爷一边回忆流逝的往事,一边鼓励五奶奶唱歌。这种上辈子人才懂得的浪漫,年轻人理解不了,艰苦的生活与坚贞的爱情形成对照,也与刘杰和杨秀买衣服时对物质与精神、时尚与传统、贫穷与浪漫的爱情伦理观形成巨大反差,碍于刘杰的家庭拮据,杨秀舍弃了购买相对于农村家庭而言的奢侈结婚衣裳,虽在当时屈从于物质贫困,也为婚后两年的分手埋下伏笔。

  2.2 对传统亲情观的呼唤令人叫绝:

  影片中请迎人婆姨这个环节,刘杰父母从商量到落实,都是按照传统的伦理风俗,“老规矩”比写在纸上的条文还要规范遵守,按照长幼辈分先后顺序,五奶奶四奶奶还有刘杰的叔妈妈们也是按照传统的亲情伦理,先后“礼让”,把这个结婚迎人的大好事落实到刘杰二嫂身上,也让刘杰母亲怕迎人这样的喜事旁落别人的担心显得多余,亲情伦理在这里体现的十分完美。

  陕北农村传统婚俗习惯是,在过事情前几日,要请家族中重要亲人来帮助干活,尤其要蒸过事情用的各式馒头,刘杰家的炕上、地下,参与这个过程的老少三代亲人,在暖融融的气氛中,做着“七人凑八人扶”的活计,延续数千年因亲缘关系形成的家族性伦理之情在窑洞中绵延伸展,与现代婚庆形成的巨大落差让人回味。

  刘杰家为“过事情”开家庭会,两位老人、三个儿子、两个媳妇,还有一个襁褓中后代,围坐炕上,饭前,针对刘杰结婚大事。

  “......,困难大了,最起码要尽力而为,叫人家住好吃好,不能把人家冷待了。”这是父亲针对过事情缺东少西对儿子媳妇们说的话。折射的是质朴的亲情伦理观,招待好亲朋好友是办好事情的根本。

  “你们也都大了,都要用心点,精心些,不能让村里人、让世人笑话。”“就这样下去,以后亲戚都认不得了,自己家族里的人都认不得了!”刘杰母亲对儿子媳妇的嘱托,深层次反应了做事情要圆满、为人要好的伦理原则。为使家族与亲戚更有凝聚力,过这样的看起来麻烦的事情也是值得,同时她的担心也不无道理,现代文明与城市化对传统农耕模式下的亲情伦理冲突与削弱越来越严重,值得警示。

  刘杰的五爷把儿子喊回来,商量给刘杰迎人的事:

  “哎呀,你要提前回来,还叫你迎人去哩!”

  “哎呀,那我能顾上了,你晓得我一个腊月一个正月,都要排秧歌,就靠这个挣钱哩,我咋敢给人家迎人呢?”

  “你倒说得是你的,家族的事要紧还是钱要紧?”

  “你老人家老傻了,我做一个腊月一个正月挣几万块钱呢?你说是为那么点事你让我......!”

  “不行,我承应人家了,不要说你的钱,你们年轻人就说钱钱,家族的事要紧还是钱要紧,你比其他人强。”

  刘杰五爷替儿子做主,给刘杰迎人当主事人,儿子因自己事多要挣钱而为难,父亲以“家族的事情要紧”来逼迫儿子,让人深刻体会到传统亲情伦理远远大于钱的重要性的呼唤,农耕文明形成的亲情伦理观受到现代城市文明的冲击似乎难以阻挡。

  2.3 对骨肉亲情的表达至真至纯:

  本片的高潮是杨秀出嫁前晚上,在自家炕上,母亲给拔黄毛的情节。女儿是所有母亲的心头肉,“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嫁人是好事,但骨肉分离,女儿成了别人家的人,离别之痛涌上心头,拔黄毛本身也是痛的,杨秀触景生情,出于对母亲的爱、愧疚、离别之情,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杨秀表达的很到位,很能打动观众。

  “难受的日子还在后边哩,不要哭了。”

  “为什么要这么傻吗?”

  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说过:“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在杨秀母亲心理,女儿是她的一切,女儿的出嫁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对于女儿的选择,她不甘心,因此在对女儿的责怪中,有牵挂,有担心,有预感,她害怕女儿将来顾不上好光景,对女儿的心疼感亲情难以割舍的伦理之情印在画面中。

  杨秀在自己家的最后一夜,母亲帮助她收拾结婚陪嫁的物品,背景音乐是一种当地民间流行的悲伤哭调,歌词是“云里的太阳洞里的风,蝎子的尾巴后娘的心,”渲染母女离别的悲情,让人深刻体会到结婚喜庆背后亲情割断的哀伤。

  杨秀结婚两年后便协议离婚,母亲那时的感受是五味杂陈的!

  3 《红事》独特的传统婚俗与现代婚姻文化形成显著的伦理冲突: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渊源,民族众多,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又具有较强的地域特性,所谓“十里乡俗不一般,”有其合理性。同样是结婚,各地风俗习惯天壤之别。现代以来,民族性婚俗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影响很大,出现不伦不类的结婚庆典模式,这种涉及婚俗文化伦理冲突在本片中得以很好展现。

  3.1 地域性传统婚俗与现代婚姻文化的伦理冲突: 在延河边散步的刘杰和杨秀,商量结婚仪式怎么办,刘杰家意欲采用传统婚俗方式,虽繁杂但热闹非凡,更重要的是因为经济拮据,杨秀已经完全接受了西化的结婚庆典,对刘杰的征求、试探性的协商,一口回绝:

  杨秀“谁给你说是老家里过呢?谁要在老家里过呢?你爹给我说了,我不愿意,你爸爸给我说了说了八百回了,我不愿意,不愿意你们这家人又不是听不懂人说的话,不要跟我商量。”

  刘杰“老家里过好着哩吗?”

  杨秀“哪里好吗?老家里有什么好,你给我说上一处好,让我看一下。”

  杨秀“......,反正我不愿意,不要和我商量,商量不成。”

  刘杰“我就要在农村过哩!”

  杨秀“散伙”

  看到这里,有人十分不解,也有人异常气愤。就因为婚庆仪式如何选择,就要“散伙”的想法,令人费解。

  这是极其自然地社会现象,社会发展是在各种思想、经济、文化等冲突中悄无声息地进行,谁也阻挡不了。杨秀“四个”不愿意“三个”不商量,表明我意已决,举行现代城市层面的“高大上”婚礼庆典,是不二选择。刘杰源于父母的因素与家庭经济状况,一意孤行要在农村进行传统婚俗,对于结婚仪式过程的认知、观念、接受的差异性与伦理冲突,让观众心情重重,城市化和未来文明与传统农耕文化的伦理冲突不可避免,越来越多的农村男青年因种种原因结不起婚、结不了婚,是社会深层次问题,让人担忧。如何留得住乡愁、留得住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通过影片的展现让人思索与反省。

  3.2 传统与现代的婚姻文化和经济水平形成显著伦理冲突:影片在不同的场景中应用了比对手法,把传统与现代的婚姻缔结和与时代同步的经济文化水平作参照,让人感同身受。

  杨秀在家里让同伴进行化妆时出现了一段信天游的背景音乐,歌词唱到:

  “三毛钱的袜子,两毛钱的鞋,四毛钱的裤带掉下来。”

  这段歌词富有深意,一是:表达经济不发达时,人们结婚时,新人所用的东西极其简单廉价,但他们仍然心怀希冀。“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爱的好光景。”是落后年代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与追求,当然也是杨秀的梦想与追求。二是: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再限于农耕时代结婚目的是延续后代的愿景,过上好日子、向往幸福生活逐渐成了现代生活的主导。

  延河边杨秀与刘杰商量结婚之事的另一段对话就是最好佐证。

  杨秀“你哥哥家的房子快装好了吧?”

  刘杰“好了,装好了。”

  杨秀“啥时候能跟人家的光景一样,过得圆圆满满,像个光景。”

  刘杰“哪咱们两个结了婚慢慢奋斗嘛。”

  杨秀“哎,天呀,估计靠你靠不上。”

  刘杰“怎么靠不上?”

  杨秀“能靠上了,你让你爸爸给咱们买上个,给咱们付上个首付嘛。”

  这段对话很有深意,杨秀最后虽屈从了刘杰家回农村过事情的建议,但她于心不甘;刘杰家经济条件确实与作为现代女性杨秀的要求相去甚远,房子的首付付不起,传统婚俗观与城市化前提下现代婚姻观形成的巨大伦理落差,也为以后二人婚姻关系的解体埋下浓重一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哲学伦理观念对当代社会人们的婚姻观的影响远远超过传统婚俗文化的传承,我们能改变了吗?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意识形态,但始终离不开经济基础这个前提,传统文化更加注重人的精神层面,尤其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水平提高,物质高度富裕,现代文明背景下的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必然出现明显的利益冲突,因此,对传统婚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又却力不从心,两种文化元素的激烈碰撞引发的思考便是本片的核心主题。

  《红事》以传统婚礼为叙事主题,导演通过最本色的演出,于无声处地把传统地域性婚俗文化与现代婚礼文化形成比照,传达了生命、亲情、爱情等伦理观的演变与传承,影片的所有镜头,总是包含着浓浓乡土味的深情,让人回味。“在《红事》中时时处处关注那些与生命的延续和对生命力的赞美的情感,可以说,既传承了陕西地方文艺的深厚传统,又探及了艺术创作所应有的共同品质。”

  作者简介:寒石(贺清明),男,陕西延川,本科,学士,硕导,副教授,现代作家协会会员。自幼爱好文学,业余发挥特长,累计在《西部散文选刊》《作家文学》《东方散文》《东方文韵》《精短小说》《暮雪诗刊》《山花》《延安日报》《石嘴山日报》等报纸期刊及微信平台发表散文、小说、诗歌三十多篇,获得全国性征文奖六次,出版散文集《活成一珠莲》。格言:学会放下,活好当下。【作者地址:延安大学医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