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征集国内苏姓迁徙分布概况资料的建议

 苏氏信息平台 2020-07-18

《关于征集国内苏姓迁徙分布概况资料的建议》

作者苏志强

         关于网络上报道的苏姓迁徙分布概况与定居各地的供稿资讯,其供稿件因受与征集稿件的人员范围、年代信息的限制、该报道文稿严重存在缺失与错误,甚至对全国苏姓家族,存在严重的误导,因此建议对此文稿进行修改,在全国范围内重新统计征集,待信息完善后,重新编写《苏姓迁徙文稿》,为了不再继续误导全国苏姓家族后人, 建议暂且不要再发布这类文稿。
         据笔者考证,该文稿来源于1994年之前,由于当年国内各地苏氏家族没有参与此文稿的收集和研究、团队局限于东北吉林医药大学颜中其教授(其根据台湾、东南亚苏氏族谱),当年涉及征集的地区仅仅限于上海、江苏、吉林、东南亚与台湾、福建的闽南地区,当年撰写稿件人员条件有限,对全国各地苏姓迁徙分布概况并不是非常了解,这个稿件的部分报道涉及的仅是局部分支,并非概括真实的全国各地苏姓迁徙分布,因此这篇报道文稿,在当年背景下仅是客观局限的介绍了几个分支部分,对于全国各姓实际分布情况实际的统计,存在严重的缺失,甚至误差大,由于并非全国各地苏学研考人员参与,而是通过网络搜索下载网站文章,或几经人转发就形成了今日的《苏姓迁徙分布概况》文稿,从全国苏氏家族历史介绍的资料中,我们不难看出,此报道文稿,是严重存在错误的误导,曾与苏振武教授、国内各省市苏氏宗亲会的团队商议,针对苏氏家族历史资料(苏姓迁徙分布)一文,曾多次提出过,并在各省宗亲会团队和专业学者的配合下,逐步对全国苏姓迁徙情况资料信息加以完善。
         为了完善与纠正该文稿的错误,以及不再继续误导全国各地区苏氏家族后人,在全国范围进行征集资料,编写一部完整的苏姓迁徙分布史志,希望通过各地宗亲团队的积极配合下,重新收集各地苏姓迁徙定居信息,争取写出一部完整性正确权威的苏姓迁徙分布概况,今后供我苏姓家族后人参考,留给苏姓后人一部真实有价值的文献资料。
         为此,希望大家能理解并能积极参于到这项活动中,同时也希望大家不要再转发,以免造成更多人受到误导,因为这份资料的由来是在二十多年前收集的部分地区资料,并不属于是全国性的资料数据。希望大家能理解和本着对苏姓家族,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大家要对发布的苏姓资料予以考证,并持负责严谨的态度,希望大家的共同努力,对全国各地苏姓迁徙分布,重新征集完善汇总。请全国各地的苏氏族人一起努力完成吧!谢谢!
         近来因收到各地宗亲询问信息,由于全国各地苏姓宗亲会发起的成立时间不同,各支苏姓宗亲研究会的服务特点各异,有些地区仅限与本支同宗修祠编谱的限范围,各地区之间从文化方面交流是不够,认为仅是宗亲团聚吃吃饭热闹一下,对全国苏姓家族历史研究甚少,当然例如一支族人,春节聚会完全可以理解!还有些宗亲会本来自各地区,在此经商办企业,该类宗亲团队本似商会性质,大家一起聚会一下如同会亲吗。本身也对各位而言无从谈论文化研究,只要每年度召集大家聚一聚也是挺好啊!因此,各地区苏姓宗亲会的情况不同,各团队需要开展,做的工作性质就存有差异,再如南北地区,内陆与沿海省市,由于各地区苏姓家族的经济发展与各地区苏姓家族来自不同宗支,平时及少有交流往来,中原、北方、西部省各地的苏姓家族人,族人之间交流往来少啦,因此有些地区族人对家族历史文化意识观念淡薄了,现在要想完整系统地收集好这些家族资料,确实难度很大,建议各位,可以先从本支迁入时的迁出地名、或您知道的先祖长姓名,编写本村(支)定居辖区村庄概况开始,收集该支家族,历史文化与历代名人,收集本支家族的古民居,古建筑物,以及涉及苏姓村庄的发展史(村志),有谱记载的可以将原始族谱(序文、家乘、谱牒)版本,拍照或扫描,分成族谱源流与世系,定居概况等几个部分(可以插入村貌、古建筑物,各种图片)收集,对有些地区仅仅是知道有苏姓定居的村庄,但无法收集到真实的历史资料,建议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当地县(地名办的介绍资料)志,简单统计记载一下该村苏姓支族定居的年代、行政辖区的所在地、人口大至概况,编辑成稿件。
         目前就收集到的各地区苏氏分支族谱的信息资料,虽然各地区有些非专业的热心族人,通过网络与各种方式在积极搜索征集各个村庄分支资料,但因受到条件限制,虽经努力但尚无力收集完整资料,有许多人不了解真实情况,开口便问,我们家族一支怎么在网络查找不到呀?因为被收集编入全国苏姓家族的资料,是依据各支族人的征集汇总统一编写并形成为文稿,若是您的一支族人没有参与收集供稿,仍然不会被收集到的,所以完整收集各地每一支家族历史,是需要依靠各支族人的共同努来完成的。多年一直来在与各地区姓氏文化研究爱好者,姓氏专家之间交流探讨,现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镇乡村结合部有的几百年或上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村庄,将被城市发展而消失,我们姓氏文化研究爱好者,有责任与义务将祖上居住的村庄可以用影像(图片收集)或文字记载的方式,将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保存下来,还有随着农村劳动人口转移,原始古村落,古建筑、甚至建国初期、文革时期的村庄建筑物,也将很快因缺乏修缮甚至就不存在了,呼吁有条件的苏姓族人,尽量对原始村庄建筑物修复保持原貌,或您将这些家族建筑物,拍照收集编辑成历史资料,如果您能够将这些历史资料收集编辑收藏,相信这将也是对后人功德无量之事啊!
         我们应当感谢各地区苏姓家族的老一辈宗长们,他们近年来在受到条件限制,还通过原始方式,收集到各地的部分资料,用现在人眼光认为很简单呀!但是这些家族老前辈,老宗长他们收集编辑的资料,并没有现代网络化的便利呀!他们是付出大量心血用手工一笔笔手抄写整理出来的最珍贵的历史资料,同时由于受文革极左路线的影响,在全国那个年代,我们苏姓家族中为了保存一份完整的家谱,是很不容易啊!借此机会,我们应当感谢国内各地区苏姓家族的老前辈,以及旅居海外各地的苏氏族人宗长,当国内有些苏氏祠堂、苏氏族谱将面临被彻底毀灭时刻,是他们返回国内挺身保护了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有些宗亲要问,为什么世苏组织总部怎么设在国外,我们国内才是苏氏家族的发源地呀,大家的一些询问,看似幼稚但也不无道理,但是我们相信询问这个问题的人,你一定是年轻一代人,首先你对中国近代历史根本不了解啊!回家问问你的父辈或您的祖(爷爷)辈他们就会告诉你答案啦,因为经历了文革的这一代人,他们人人心中都是有数的呀!借此机会,向为我们苏氏家族的历史研究做出贡献的宗亲,如陕西苏明主席、上海苏永祁宗长、厦门同安苏清祥宗长、河南太康苏荣秀将军、陕西武功县苏振武教授、江苏常州苏慎老师等以及各地区苏姓宗亲会的前辈、老宗长表示深深敬意,对他们的奉献精神与所做出的贡献表示致敬!
         综上所述,因水平有限,也说不出什么道理,仅仅是发自内心的感言,希望借此平台,呼吁各地苏姓家族后人,大家一起努力,参与收集好,负责完成征稿,尽量从实际情况出发,大家一起参与探讨研究,多些参于、少一些评论与指责,多一些包容少一点纠结,多一些理解少一点异议,各自量力而行,多务实一些、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族人齐心携手各自奉献出一点精神吧!
         世苏总会中国大陆联络群通讯组
                二零一七年三月二十一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