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傲慢与偏见》:都是嫁自己满意的男人,为什么她们的下场却如此不同?

 子勤悦读 2020-07-18
他们第一次的相见并不美好,彼此都没有留下好印象。
达西觉得伊丽莎白虽然长得还可以,但是并没有漂亮到可以打动他的心。伊丽莎白自然也不能对达西产生什么好感,被人冷落怠慢的感觉,对一个女孩子来说并不好受。
也许是爱神丘比特诚心要捉弄一下这个傲慢的男人,在第二次舞会上,他突然就发现伊丽莎白美得让他心动了,之后每遇见一回,就让他沉沦一次。
偏偏伊丽莎白因为第一次对达西的印象不佳,加上威克姆的诋毁,就认定达西是个傲慢无礼的人,即使这个男人每年有一万英镑的收入,还有巨大阔气的庄园,也丝毫引不起她的兴趣,甚至声色严厉地拒绝了达西的求婚。
可故事的结局发生了逆转,伊丽莎白逐渐发现达西的好,由钦佩到爱慕,爱上这个她曾经那么讨厌的男人。


这是18世纪中叶,英国小说家简.奥斯汀塑造的爱情故事《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本人却没那么幸运了,她20岁时与一个爱尔兰的年轻律师相恋,最后却没能走到一起。
奥斯汀出生在牧师家庭,家人希望她嫁给一个有钱人,这个年轻的律师当时是个穷小子,没有什么财产,同样的,男方的家庭也想要娶一名有钱的小姐。
当经济和物质问题摆在爱情面前,现实是如此残酷,两个年轻的恋人分开了,之后再也没见过面。
男方如愿娶了一个大家闺秀,还成为爱尔兰最高法院首席法官。
奥斯汀却拒绝了一个有巨额财产的年轻人,终身不嫁,42岁时罹患重病死在了姐姐的怀里。


简.奥斯汀把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婚姻的认知写进了她的小说里,先后写出了《理智与情感》、《诺桑觉寺》等作品。
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故事无疑是她心目中最理想的样子,扎实的经济基础,平等,自由,互相欣赏,理解,契合的灵魂构成了一幅幸福婚姻的美好图景。
在讲究门当户对和靠婚姻改变命运的时代背景下,简.奥斯汀的婚恋观就像电流般,激起人们对幸福婚姻的思考和向往,她甚至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
这个没有爱情宁愿终身不嫁的作家,用一部《傲慢与偏见》让我们对婚姻有了更深的感悟。

01 夏洛蒂:婚姻不过是后半生的生活保障
夏洛特是伊丽莎白的闺蜜,作为一个27岁的老姑娘,长得不漂亮,没有什么财产,全家人都担心的她嫁不出去。
所以当夏洛蒂知道伊丽莎白拒绝了柯斯林牧师的求婚后,立刻抓住机会,如愿以偿当上了柯斯林太太。
柯斯林是贝内特的侄子,贝内特一家有五个女儿,没有儿子,由于限定继承法的原因,贝内特先生的房产只能由他的侄子柯斯林先生继承。
妄自尊大的柯斯林先生认为,他娶贝内特家其中一个女儿,就足以补偿由他继承财产对其一家造成的损失。
柯斯林看上了伊丽莎白,并向她求婚,这让贝内特太太非常高兴,然而遭到了伊丽莎白的拒绝。
无论是贝内特太太还是夏洛特一家都认为柯斯林先生的条件算是不错了。失去这样一个好女婿,贝内特太太生气得扬言要与伊丽莎白断绝关系。夏洛特一家则得意不已,觉得夏洛蒂下半生总算有着落了。


对夏洛特的决定,伊丽莎白感到惊讶不已,她沉痛的认为夏洛蒂嫁给柯斯林决不会给她带来多大的幸福。
而夏洛蒂却说:“我只要求能有一个舒适的家。就柯林斯先生的性格、亲属关系和社会地位来看,我相信嫁给他是能够获得幸福的,可能性之大,不会亚于大多数人结婚时夸耀的那样。”
虽然在伊丽莎白看来这是一段不可能幸福的婚姻,事实上,夏洛蒂的择偶观符合当时社会上人们普遍的婚恋观念。
柯斯林有体面的职业,很会恭维逢迎,将来还会继承一大笔财产,这么看来他的条件就不错了。一个出身普通,没有什么财产的姑娘对这样的对象还有什么好挑剔的呢。


即使过了两个多世纪,今天的人们对婚恋的态度也并没有改变多少。在如今的社会中,人们对待女孩子也不比过去更包容。
过了30岁的女孩子不但被说成剩女,还需要承受许多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即使是那些漂亮有钱有地位的单身女明星都免不了遭到家人朋友的催婚,人们的嘲讽。
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夏洛蒂会着急把自己嫁出去。夏洛蒂不认为必须要有爱情才能结婚,只需要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就能获得幸福。
婚后的夏洛蒂幸福吗?
应该比她单身的时候幸福吧,过上体面富足的婚姻生活,不用担心成为老姑娘被人嫌弃,父母也对她的婚姻感到满意。
夏洛蒂和柯斯林可以说是相当匹配的,我说的匹配是因为他们对彼此能带给对方的东西感到满意。
有的人需要钱,有的人需要感情,这种完全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婚姻,你不能要求太多,否则会感到失望。
夏洛蒂很明白这一点,所以尽管她对柯斯林的言行举止常常感到尴尬,也能装做没看见,尽职的履行着柯斯林太太的职责。

02 莉迪亚的婚姻选择:贪恋美貌和情感欲望,换来下半生的命运悲剧
如果说夏洛蒂对婚姻的选择完全遵循理智,那么伊丽莎白的妹妹莉迪亚则盲目得不顾后果。
莉迪亚是个轻狂,只知纵情享乐的女孩。年轻无知的她爱上仪表堂堂的威克姆,不顾一切地跟着逃避赌债的威克姆私奔,却引以为豪。后来,幸得达西的帮助才终于结婚,免于落下坏名声。
莉迪亚笃定的认为自己的爱情纯粹而幸福,看似皆大欢喜的结局,却是不幸的开始。婚后情爱被生活消磨殆尽,威克姆继续寻欢作乐,家庭入不敷出,莉迪亚只能靠姐姐接济。
一味沉溺于情感,没有经济基础的婚姻就像水中月。选择结婚对象,不考虑对方人品更是一场走向自我毁灭的过程。


莉迪亚赌上了下半生的幸福,但她的悲剧,其家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个还不到16岁的女孩子,母亲纵容宠爱,放纵她周旋在军官之间,鼓励她尽情享乐,父亲也没有对其正面教育,只想着让她自己在生活中碰了壁自然会明白过来。
一直到莉迪亚跟人私奔,家人才心急如焚,慌了手脚,但是担心的也不是莉迪亚幸福与否,而是害怕私奔的行为会破坏到家族的声誉,影响姐姐们嫁个好人家。
最后不管男方是谁,条件如何,倒贴了许多钱给威克姆娶了莉迪亚,大家认为问题完美的解决了,做母亲的还欢天喜地祝福女儿出嫁,简直让人啼笑皆非。
有时遵循内心的选择,不意味着你会无怨无悔,而是你后悔了也只能打落牙齿往里吞。当情感占于上风时,失去理智的思考,这时的内心选择危险至极。
从另一方面来说,无论是夏洛蒂还是莉迪亚,她们最终决定结婚其实都是因为担心不结婚被笑话,要的只是一场别人看起来幸福的婚姻,自己对幸福的感知显得麻木而缺失。

03 理智与情感的抉择:要面包也要爱情
作者简.奥斯汀把对爱情和美好婚姻的期望寄托在伊丽莎白和简身上。经过千回百转,最终简嫁给了宾利,伊丽莎白嫁给了达西,她们两个的结局就像灰姑娘嫁给了王子,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一开始宾利就和简情投意合,达西虽然迷恋上伊丽莎白,却看不起贝内特小姐的家庭背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达西甚至认为,贝内特家有那么多不利因素,几个女儿很难找到有地位的男人,还劝阻朋友宾利不要爱上简。
在结婚这件事上,男人往往考虑得更多。灰姑娘想嫁给王子,王子最想娶白雪公主。
童话故事里都是只要王子伸出橄榄枝,无论是灰姑娘还是白雪公主都会欣赏接受。


可这不是伊丽莎白想要的婚姻,她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幸福,不排除了经济和外表的因素,但更注重对方的品质美德。
对她来说,一场幸福的婚姻必须双方互相平等,爱慕,欣赏,理解和尊重。
简会对伊丽莎白说:“没有爱情可不能结婚。”
所以当达西抱着高高在上的态度向伊丽莎白求婚时,她感到生气。
达西以为十拿九稳的求婚遭到拒绝,内心深受震撼,才开始重新审视了自己和伊丽莎白的关系,却对伊丽莎白多了一份敬重,所以他写了一封信向伊丽莎白解释她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误解。


伊丽莎白虽然睿智,诚实,却因为虚荣,偏见让她看不到达西的好,这封信使她转变了对达西的看法。达西为了帮助贝内特一家,在背后悄悄的出钱出力让威克姆娶莉迪亚的行为更让伊丽莎白感动不已。
爱情产生总会有缘由的,你会因为某个瞬间,某件事看清一个人,爱上一个人。虽然一见钟情看起来让人心驰神往,但是日久生情的恋爱会更加踏实。
伊丽莎白放下偏见爱上达西,这是她获得幸福婚姻的必要条件。
许多女孩子一直在等待自己的达西,却往往由于偏见,把人拒绝了。伊丽莎白在发现自己爱上达西之后,好不掩饰自己的感情,主动向达西挑明。这个直来直往的女孩子,对待自己的幸福,总是那样的果断和直接。
面对不远千里跑来反对她与达西结婚的凯瑟琳夫人,伊丽莎白说:“我只不过拿定主意,觉得怎么做会使我幸福,我就怎么做,你管不着,与我无关的人都管不着。
伊丽莎白的话就像是现代女性的独立宣言,当一个女孩子自尊自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勇敢地去追寻幸福时,她活着就像一道光,照亮自己,也照亮了他人。

04 结语
《傲慢与偏见》中四个女孩子对婚姻的不同态度,映照出婚姻的不同面貌。
每个人都想追寻幸福的婚姻,其实你的活法已决定了你选择的幸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