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是血清中的糖,这种糖多以葡萄糖为主,主要是为了给机体及时提供能量的备用。 血糖必须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值,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血糖多少算是正常的? 我们测量血糖,一般要测量两个值,一个是空腹血糖值,一个是餐后血糖值。 空腹血糖是反映人体高血糖和低血糖的主要指标,可直接了解到人体内部的实际糖代谢的紊乱程度。 餐后血糖一般指的是餐后2小时血糖,餐后血糖是用来监控血糖的最高值能达到多少。 正常值:空腹全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70~11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为3.9~6.9毫摩尔/升(70~125毫克/分升)。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 脚部出现4个异常表现,血糖已经超标 1、脚部出现疼痛感 如果说,我们的脚并没有受到外伤,但是脚上却总会有火辣辣的疼痛感的时候,那么很有可能是血糖升高了。 血糖升高,血液的流通和循环就会受到影响,下肢的供血就不好。而且血糖太高,还会影响到神经系统的正常调节,所以脚部就容易出现火辣辣的痛感。 2、频繁的脚麻 偶尔我们蹲下时间长长了,或是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就会出现脚麻的感觉,这是正常的。 但如果是没有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还频繁的出现脚麻的感觉,应该及时的检查下血糖水平了。 血糖升高,会影响到下肢的供血和神经调节,所以脚部就容易出现麻木感。 3、脚部莫名感到痒 如果脚部莫名的感到痒,并且脚部的皮肤还有变硬发黑的情况,很有可能是血糖升高了。 血糖太高,血液中的糖类物质的含量会增加,糖类物质容易堆积在皮下,对皮肤造成刺激,所以皮肤上容易出现莫名的痒的感觉。 4、脚部常出现溃疡 如果我们的脚部没有受到外伤,脚上并没有伤口,但脚部的皮肤上常常出现溃烂等变化,并且很难愈合,很有可能是体内血糖太高造成的。 体内的血糖太高,脚部供血不畅,脚部的神经组织会受到损伤。脚部皮肤就容易细菌感染,皮肤上出现溃疡。 血糖超标,如何平稳降糖? 一、食物降糖 很多食物本身是对血糖有调节作用的,可以多吃一点。 1、燕麦 糖尿病患者必须严格控制淀粉摄取量,但同时又应保证其他营养成分的吸收,燕麦具有高营养、高热量、低淀粉、低糖的特点,所以从客观上满足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需求。 燕麦煮粥或者直接冲泡当早餐食用均可,注意的是不要加糖。 2、紫菜 紫菜含有丰富的紫菜多糖、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其中的紫菜多糖能显着降低空腹血糖。 糖尿病患者可于饭前食用紫菜,以降低血糖。一般可用紫菜做汤、羹。 3、洋葱 洋葱含有气味物质硫醇、二硫化物、三硫化物、多种氨基酸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能降血脂、抗血小板凝集、抗炎、平喘等,还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 洋葱可生食或炒食。将洋葱去皮、洗净、切丝,放入海米,加调味汁炒熟一起吃也不错。 二、茶饮降糖 茶疗,对各种疾病都有效,血糖异常,也可以通过饮茶调节。 1、金兰菊叶茶 金兰菊叶有降血糖、降血脂和降尿酸的三降作用,是很适合糖尿病人饮用的。 研究表明,糖尿病人群有50%以上存在血脂紊乱,在22.5%的1型糖尿病和29.5%的2型糖尿病病人中发现有高尿酸血症。 经常用金兰菊叶泡水代茶饮,可以综合调节血糖、血脂和尿酸,对糖尿病人调节代谢,预防并发症是很有帮助的。 2、黄苞谷须茶 黄苞谷须,俗称玉米须,在中医中又叫龙须,是具有一定药用价值的。 研究表明,黄苞谷须中的皂甙是降低糖尿病病人血糖的主要成分。且黄苞谷须有很好的利尿消炎作用,可以养护肾脏。 将黄苞谷须泡水代茶饮,可辅助降糖,也能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对糖尿病肾病方面的并发症尤其有效。 三、运动降糖 没事运动一下,也能很好地辅助降糖。 1、散步 散步一种适合所有糖尿病人进行的运动方式。 在饭后一个小时适当的进行散步,能够避免自己消耗能量过度而出现低血糖,而且持续的散步能够促进身体葡萄糖的吸收,进而起到降血糖的效果。 2、瑜伽 瑜伽是一种比较舒缓的运动,这个运动对于一些孕妇以及老年人来说是比较适合的。 在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的时候,可以采取这个运动来帮助自己消耗能量,并且让血糖稳定。 3、踢毽子 踢毽子运动也是比较适合糖尿病人的。 因为在踢毽子的时候可以让患者全身的肌肉进行运动,这样也就能够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从而让身体的血糖代谢加快,进而让血糖降到最低。 四、习惯调节 生活习惯对血糖的影响也很大,保持好的习惯,对稳定血糖有益。 1、切忌暴饮暴食 糖尿病患者饮食不能单一,但是有些基本原则要注意,进食速度一定要慢,每口饭多嚼几下,这样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减少进食量。 精心挑选在体内缓慢释放能量的碳水化合物(如粗粮),少吃方便食物。 2、保证充足睡眠 缩短睡眠时间会升高血糖,并导致高糖食物的摄入,这样会使体重增加,同时可致糖尿病并发症(如心脏病和肾脏疾病)患病率也增加。 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保证每晚睡眠时间有7~8小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