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诗汇 || 见闻荐诗专栏004期:孙松铭《在建三江》 赏析

 溪云斋 2020-07-18

见闻荐诗

项见闻 ,男 ,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2018年8月重新习诗,作品随后相继见《诗刊》《诗选刊》《诗潮》《星星》《延河诗歌特刊》《浙江诗人》《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华诗词》等近百种刊物及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获全国征文大赛奖数十。有散文被《人民周刊》等转载,有诗作入选中国诗歌报刊联盟举办的“第二届现代诗经100首”等数十种选本。著有散文集《清贫的母亲》、《夜来风雨声》诗集《北漂手记》《行吟记》、古诗文合集《拾雅阁主人文集》等数部 。



寥寥数笔,春风十里



—— 孙松铭诗歌《在建三江》赏析

文 ‖ 项见闻

我们常常听到有写诗,爱诗的人说,“诗歌是文学殿堂上的一颗明珠”。

窃以为,这句话虽不无自诩之意,却也道出了诗歌的写作之难。

有初学者不以为然曰:“所谓现代诗,不就短短几句话,或者是个小故事、小感悟,又抑或是个小幽默、小段子,然后分分行么?”

其实,现代诗还真不是这样,尽管当今有诸如伊沙之流提出类似所谓的“口语诗”、“口水诗”,严格来说,这些都不能代表现代新诗。充其量,只能是现代新诗的“画虎类猫”而已。

那么,到底何为新诗?什么样的诗才配得上称为“文学殿堂上的明珠?”

这个话题说来太长,可能几天几夜也说不完。记得我习诗之初,一位亦师亦友的哥们总结两句话,至今,我仍深以为然。

他说,“诗歌有诗歌的特征;不可忽略了读者的智慧。”

毋庸置疑,诗歌中短短的字、句、段,通过最早的“赋、比、兴”,发展到现在的“象征、通感、意象的跳跃”等等,是可以表达多种多样的典故、意义和境界的。这些具有诗歌特征的字句里,无论是抒情还是言志,极短的字句里,都超越了普通文学体裁的里面的同等数量文字要表达的意义。

百闻不如一见。

我们还是以诗人孙松铭这首短诗《在建三江》试做分析。

“在建三江,天上飘几朵白云/水中就栖息几只白天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对当 前我国生态环境、以及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同时也是当前和今后我国生态环境要秉承的发展理念。但“诗贵含蓄”,诗人在表达这个理念时,他着墨十分克制和冷静。

“在建三江”,这五个字开门见山,简明扼要交代清楚了地址。接下来短短的十来字里,蕴义十分丰富:“天上飘几朵白云,水中就栖息几只白天鹅”。诗人不喊假大空的空号,但他自己不说,他用事实说。建三江这个地方好不好,天上的白云与地下的白天鹅是见证人。

我们知道,白天鹅是迁徙性候鸟,对栖息的水质、环境有很高的要求。一旦一个地方的水土遭到破坏,白天鹅便再也不会回来。

“白天鹅在建三江住久了/也学会了,用建三江人插秧的动作/喝水、叼鱼,并尝试着/在方格水田里,插上自己的秧”

白天鹅之所以能在建三江“住久”,毫无疑问,是这块水土的环境一直未遭受破坏。接下来,诗人写白天鹅用建三江人的动作,“在方格水田里,插上自己的秧”,话外之音,引人无限深思。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时,白天鹅才会像人一样插上自己的“秧”啊。

全诗寥寥数笔,诗人以天上与地下这两个看似难以关联的意象,通过天上的白云与地下的白天鹅,让两个名词之间的迸发出诗意的火花。如同吴冠中笔下的水墨画一样,“寥寥数笔,春风十里”,彰显了诗人孙松铭成熟的诗歌表达艺术。

附:孙松铭诗歌《在建三江》

  在建三江    

作者:孙松铭(河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