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兵家四圣”中此人排第四,却能和秦始皇平起平坐,他有何厉害之处

 wenxuefeng360 2020-07-18

“兵家四圣”中此人排第四,却能和秦始皇平起平坐,他有何厉害之处

前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势力形成,诸侯间互相兼并,弱亡强存,频繁而激烈的争霸战争,促使人们开动脑筋,在竞争中谋生存,图发展。诸侯国国君争相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由此带来了人们思想的空前活跃,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前所未有的局面。

不过,在诸子百家中最为辉煌的,当属兵家。因为战乱年代,要以力取胜,以智取胜,更多的是用军事统帅、军事将领,所以兵家的著述比较多,兵家的观点比较深刻,兵家的地位也最高,在当时还有“兵家四圣”的说法,公认的是孙武、吴起、孙膑和尉缭四人,对于前三位大家应该相当熟悉了,但是对于尉缭,可能知道的人就比较少了,他有什么厉害之处呢?

尉缭,何许人也?

关于尉缭的背景,《史记·秦始皇本纪》只有一句话:“大梁人尉缭。”就是说,尉缭是魏国都城大梁人。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以及后世军事史家之考证,战国中期与后期,各有一个“尉缭”。战国中期的尉缭,是个军事家,著有《尉缭》31篇,被《汉书·艺文志》录入“兵形势家”流派。战国后期的尉缭,也就是入秦为嬴政所用的尉缭,也是个军事家,因其任职国尉而得名尉缭。这个尉缭也著有兵书——《尉缭》29篇,被《汉书·艺文志》录入“杂家”流派。宋代辑录的兵书《武经七书》中的《尉缭子》,军事史家一般认为,应该是前一个尉缭子。

依据历史的逻辑分析,这两个尉缭,应该是血统传承关系,祖孙关系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尉之为姓,源出于春秋时期的武官——尉。到了战国时代,尉的设置在各国普遍化,各国尉官或其后人,以尉为姓者开始出现。尉缭能以平民之身,有兵法之学,其最大的可能性根源就是家传。当然,无论这两个尉缭是不是血统传承关系,都不影响我们对后一个尉缭的评判——这个尉缭是个杰出的军事家、谋略家,并且具有出色的总揽军政事务的才能。

与秦始皇平起平坐,并助其统一六国

这个尉缭的师承很有意思,他所在的学派叫作商君学,这是因为当时商鞅变法成功,得到了许多法家人士的景仰,所以许多人就自发地组成了这样一个研究商鞅变法的学派,尉缭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对尉缭,嬴政非常赏识,经常和他吃在一起,住在一起,一有机会就拉着他攀谈。

之所以这样受重用,因为尉缭是一个很有长远眼光的人,他认定统一六国不难,关键是要循序渐进,采取软硬兼施的策略,用远交近攻的方法完成大业。当时的秦国,不缺李斯那样的文臣,也不缺少王翦这那样能征善战的将军,真正稀缺的,却正是尉缭这样具有卓越战略眼光的统帅,所以嬴政把国尉的职务交给了他,尉缭从此也便成了秦国的大臣。

此后,秦王嬴政在进行统一霸业的过程中,便采用了尉缭的计策。秦国派出一些能言善辩之人,携带着金珠宝玉,到诸侯国去游说各国国君。一旦发现各诸侯国中有名望、有权势的人,他们便以重金加以贿赂,以便收买人心;不肯接受贿赂的,便设法消灭他们。

作为一个兵家,尉缭看人看事的眼光都很准,比如在赵国问题上,他曾经建议嬴政收买赵王身边的宠臣,施反间计害死李牧,李牧的含冤身死,尉缭其实是始作俑者。对嬴政的看法,尉缭非常精准,他认为嬴政缺少恩德,心似虎狼,得天下后会吞食天下人。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所言不假。

在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尉缭的事迹也就没有了记载,可能是死在秦国了。

《尉缭子》

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之一,尉缭留下的兵法著作《尉缭子》是和《孙子兵法》齐名的军事宝典。

《尉缭子》反对军事上相信“天官时日、阴阳向背”的迷信观念,强调政治、经济对军事的决定性作用,见识颇高。其思想有糅合儒、法、道各家的倾向,这大概是该书被列入杂家的原因。后半部《重刑令》以下十二篇,对研究战国时代的军法颇有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