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掌握这3个方法,轻松入门书画鉴定,帮你判别真伪

 蓝鹰书院 2020-07-18
广
掌握这3个方法,轻松入门书画鉴定,帮你判别真伪
文/秋香
书画鉴定,是很多书画收藏爱好者最为头疼的一件事情。很多人拿到一幅画,不知道从哪里看起,更无从判别真假。别着急,下面就来教大家一些入门鉴画的方法。
一、作者生卒年
鉴定一幅作品的真伪,首先我们要从作者的基础信息开始。
有些作伪画的人比较粗心,在落款时间部分,会忽视书画作者的生卒年,以至于闹出作者已经去世几十年,却仍然被动的“创作”出了新作品的笑话。

作伪的人不注意细节,看画的人便切记不能掉入这类浅显的坑里。
但是这里我们就要注意有一些特例。如果作者本人的生卒年。在历史文献中的记载中,有明显的错误,那么他的作品则会成为一个推翻过往记载的论证。
所以在实际的鉴定当中,我们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的进行转变。但无论如何,先要将作者的基本信息了解清楚,才能够入手判断画的真伪。
二、文史常识
鉴定古画,需要鉴定人拥有基础的文史常识。最常用到的,就是历代帝王的年号。从汉武帝开始,年号纪年便在封建时代形成了制度。
然而年号并不是取一个,就能一劳永逸的,有些皇帝在位期间拥有数十个年号。

频频改动的年号,成了我们鉴别的重要依据。但是在帝王的继承之间,年号的转换有时候是不能立刻分清的。
比如说,万历四十八年,明光宗登基改年号为泰昌之后,过了一个月便驾崩,所以有一些史籍介绍上,万历是只算成了四十七年。

所以当这些特殊情况出现在画作落款上的时候,我们就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进行详细的分析,千万不能够直接断言真假。
另外,古人写书的时候,会尤其讲究避讳。不仅要避长辈的名讳,更要避开帝王的。因此,在写到相关字眼的时候,便会刻意的改成其他的字来替代。

所以在我们看书画中的用字时,是否避开了当时皇帝的名讳,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该避讳时不避讳,那必然伪作无疑。
三、书画材料
还有一种可以判定书画作品作伪的一个标准,就是作画的材料。
从作画之人所用的材料入手,可以很好的划分年代。要知道,有很多材料,它是只出现在特定的一段时期的。

打个简单的比方就是,在古代你肯定不能够看到飞机。如果有明显的用纸用料上的超前,与作者本人所处的年代不符,那就必然是伪作了。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