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中1号人物:47岁再创业,终成一代霸主

 新用户07039177 2020-07-18

魏文侯游历,见人反穿皮袄背柴。

魏文侯问:“反穿有什么讲究呢?”

答者得意:“怕磨掉毛,所以皮朝外。”

魏文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个成语的出自战国时期魏国,和魏国国君魏文侯有关,主要说明了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一旦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也就无法存在了。这个故事阐述的道理像极了战国三家分晋后的关系,互相之间相互依存。

司马光《资治通鉴》首篇便对三家分晋进行了描述:

资治通鉴首篇有载曰:“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司马光对魏文侯的推崇之情,由此可见一斑。

《资治通鉴》中1号人物:47岁再创业,终成一代霸主

魏文侯

魏文侯,本名魏斯,生于公元前472年,出生时群雄争霸,列国动荡不安。在他27岁时,正式成为魏国国君。在他47岁那年,任用李悝积极进行变法,从而使得魏国成为三晋之首,最终在文侯的领导下魏军辟西河,灭中山,并于69岁时被周天子正式授封为诸侯,从而首霸中原。

在战国的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大发展起来的,称霸战国百余年。而这一切都与魏文侯密不可分,而魏文侯身上也确实集合了诸多君主的优点,因此司马光才在《资治通鉴》中对其推崇备至。魏文侯当政期间在选能举才,知人善任,气量宏大等方面却有过人之处,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明君。

1.礼贤下士,尊重人才

魏文侯当政早期,经人举荐,邀请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的卜子夏为国师,并请子夏到西河讲学。

《资治通鉴》中1号人物:47岁再创业,终成一代霸主

卜子夏讲学

当时的子夏已过耄耋之年,很少亲自授课了,但魏文侯却给了他那个年代孔门弟子中最高的荣誉--帝王师,这是孔子在生前也没有享受过的高的荣誉。正是魏文侯的诚意才打动子夏,决定前往魏国讲学。

子夏到魏国后创立了西河学派,不仅培养出了公羊高和鲁人谷梁赤等学术巨匠,更教化出许多经世致用的实干家,如主持魏国变法的李悝就曾受教于子夏。魏文侯更是以子夏为国师。各国的士人对西河都很向往,魏国无形之中成了各国人才理想的效力国家。

魏文侯之后又拜段干木和田子方为师,时人把卜子夏、段干木、田子方并称“河东三贤”。

文侯不仅对“河东三贤”这样的举世大才能够礼贤下士,对其他方面的人才也十分尊重、爱惜。当时有一大批优秀的政治、经济、军事人才纷纷前来为他效力。而他也坚持人尽其才的原则,不拘一格,都予以高位。

随着魏国经济的富强,文侯在军事方面也想有所突破。当时魏文侯想选一名军事将领,统帅魏军。

正所谓“欲治兵者,必先选将”

他的相国翟璜推荐了兵家亚圣吴起。吴起虽然很有军事天才,但因为“杀妻求将”之事,导致名声很不好。但魏文侯却独具慧眼,不拘一格,十分欣赏吴起的军事才干,于是大胆启用吴起,并委以重任。

《资治通鉴》中1号人物:47岁再创业,终成一代霸主

吴起

吴起果然不负所望,视兵如子,吴起上任后,很快打破了魏、秦在西河的僵持局面,打的秦军节节败退,最后只能退至洛水,魏文侯仅凭吴起一人便将秦国压制在洛水以西长达八十年之久。使得魏国在战国早期的各个诸侯中脱颖而出。

魏国在魏文侯的的治理之下,培养并任命了一大批人才,而这些人才的才智在魏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为魏国的霸主地位和鼎盛的国力贡献了力量,也为魏国的百年称霸奠定了基础。

2.注重诚信,对言行负责

有一次,魏文侯与群臣飨宴饮酒,喝到兴头上的时候,外面突然天降大雨,魏文侯令手下备车,并准备前往郊野去,左右大臣不解的问道:“咱们喝着正高兴,现在天降大雨,君主您这是要到哪里去呢?”

魏文侯却说:“几日前,我与管理山林的虞人约好今天一起打猎,但现在天降大雨,我要亲自去告诉他取消约定,饮酒虽乐,但我不能失信于人!”于是驾车前往郊外,亲自去和虞人说明情况,并问他能否取消他们先前打猎的约定。

参加宴会的这些大臣们心里甚是感动,通知一个看管山林的小吏取消打猎,只要派一个属下去就可以了,但文侯却不惜抛下饮宴的大臣们亲自前去。堂堂一国之君,与一个小吏的约定尚且如此守信,对手下的这些群臣,岂不是会更好。魏文侯体恤下属,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因此群臣更加心甘情愿的追随者魏文侯左右了。

3.有担当精神,不惜自我牺牲

战国初期,韩、赵、魏已经瓜分了晋国的土地,但三晋之间关系微妙,彼此之间貌合神离。而魏国周边,西有秦韩,南有楚,北有赵,东有齐,魏国处于中央,易攻难守,危机四伏。忧患的环境使得魏文侯决定团结三晋。

有一次韩国派使者向魏文侯借兵,要去攻打赵国。魏文侯说:“寡人与赵国是兄弟之国,不敢从命!”使者碰了一鼻子灰,悻悻的回去了。

后来,赵国也来向文侯借兵,要攻打韩国。魏文侯还是对使者说了同样的话:“寡人与韩国是兄弟之国,不敢从命!”赵国使者也怒气冲冲的离开了。

那么魏文侯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因为他觉得赵、魏、韩三国互为邻邦,且系出同门,从祖辈开始彼此就联系紧密,因此必须要和平相处,如果内斗,就会因为彼此内耗下去只会让其他国坐收渔利,只有联合起来结为一体其他国家才不敢欺侮。因此魏文侯不惜得罪韩、赵两国。后来韩、赵两国国君知道魏文侯跟对方说了同样的话后,大为感动,同时为自己的短视行为而感到羞愧,纷纷来魏国朝谢。在魏文侯的撮合下,三家以魏为首结成同盟,共谋霸权。

魏文侯阻止韩、赵自相残杀,虽然两头不讨好,但他默默承担了一切,并不作任何辩白。所有矛盾都在他这里消化,所有后果都由他承担,最终达到维护三晋团结的目的——这就是担当。

团结三晋看似轻描淡写的一个故事,真正做起来,就会发现困难重重。也只有敢于担当的魏文侯,以不惜自我牺牲的精神,才得以使三晋一起抱团。

4.包容不同声音,善于采纳意见

魏文侯派乐羊攻伐兼并了中山国,并把占领的土地,封给了他的儿子魏击。

有一次魏文侯很得意的问群臣说:“你们认为,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呢?”大家都说:“您是仁德的君主!”不料大臣任座却唱反调说:“我不认为您是仁德的君主,国君您得了中山国,没有封给自己的弟弟,而是封给了自己的儿子,怎么能算得上是仁德的君主呢?”文侯听后勃然大怒,任座有点害怕,便起身出去了。文侯又问大臣翟璜。翟璜说:“您是仁德的君主!”文侯问:“你何以知道?”翟璜说:“臣下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才敢直言,任座能如此当面直言,我因此知道了您是一位仁德之君。”魏文侯听了这番话后很高兴,于是让翟璜去把任座请回来,亲自下堂迎接,奉为上客。

《资治通鉴》中1号人物:47岁再创业,终成一代霸主

任座

《易经》有言:“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作为忠直的臣下劝谏君主,并不是为了自己得到好处,而是希望国家能够避免危难。

魏文侯作为一代贤明的君主,心胸宽广,做到了海纳百川,从谏如流,还可以包容与自己不同的声音,可见气量非凡。正是文侯这种善于听取并采纳下属意见的习惯,从而使魏国形成上下同心的君臣关系。

5.明确职责,不以察察为明

有一次,魏文侯与“河东三贤”之一的田子方一边饮酒,一边欣赏音乐,喝着喝着,魏文侯突然说:“噫?这编钟的乐音好像不太调和啊?是不是左边挂高了?”田子方笑而不语,文侯问他:“你笑啥?”田子方说:“臣下听说,君主应该懂得的是乐官是否胜任,而不是知道乐音准不准。如今国君您精通音乐,我担心您会疏忽了任用官员的职责。”魏文侯很高兴,连连夸赞田子方提醒的及时。

田子方其实是想通过“审于音而聋于官”这件事,向文侯揭示了君主如何行使职责的原理。

在我国传统经典中,用“察察之明”一词来形容那些只重细节而忽略大局的领导人。

作为一名君主,重要的是能知道在具体职位上的人是否称职,而不是精通某些具体事物。需要关注的不是具体工作,而是要掌握识人、用人的技巧和法则。只要挑对人,无需事必躬亲。否则,君主就会被细枝末节的事情所消耗,而看不到大问题。

《资治通鉴》中1号人物:47岁再创业,终成一代霸主

魏国鼎盛时期版图

总结:

魏文侯一生在位近50年,在他的带领下魏国实现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跨越,他变法图强,联合三晋,开创了一代霸业,对外灭亡中山,开辟西河,使秦国不敢东顾,最后被周天子册立为诸侯。

通过以上这五个故事中,我们看出魏文侯是一位礼贤下士、明确职责、注重诚信、从谏如流的君主。他用人不拘一格,能用大儒,亦能用不义,能让兄弟尽力,亦能让天下人才云集。在其率领下,魏国由弱变强,终成中原首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