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昌图老故事】科学家孙国封(1890——1936)

 公众号辽河记忆 2020-07-18
科学家孙国封


孙国封,字献庭,1890年生于昌图县十八家子乡干沟村。1916年于北京大学理科毕业后,赴美国留学。他读书勤奋,学业优异,获美国康奈温大学博士学位,“国封电池”发明者,为祖国大增光彩。

1924年1月,他去英国考察教育。1925年1月任东北大学理科学长。1927年秋,刘尚清兼任“东大”校长后,将文、法、理、工四科改为四个学院,任原理工科长孙国封为理学院长。1928年夏,张学良自兼“东大”校长。教学措施由各院长(原校长)主持。刘凤竹任副校长后,秉张学良将军旨意,统一校权,遂与四个院长相互之间,产生程度不同的摩擦。周天放、藏启芳、高凤水三位一体,拉拢孙国封共同抗刘。而孙国封当时热衷于办学,不愿卷入抗刘斗争。而刘与周、藏、高之间,相互倾轧,有增无减。1929年12月。孙兼任理工学院院长。

1930年夏,宁恩承秉张学良将军旨意,叫全体学生选赵雨时,王卓然、王化一为国民代表。除让各院长贯彻执行外,他还直接动员学生投这三人的票。学生们对这种垄断选举非常不满,他们积极主张选举自由,愿选举他们爱戴的汪兆璠、孙国封两院长。孙、汪二人对当选国民代表不感兴趣,并因此在学生中事先进行劝阻。可是到投票的时候,宁恩承虽强调选举赵和二王,可学生不买宁恩承的账,而是按自己的意愿投了汪、孙、夏三人的票以示反抗。宁未完成张学良交给的任务,向张汇报时,把责任推到汪、孙、夏三人身上,说他们操纵选举从中破坏。周天放素与汪兆璠不和,利用此事对汪进行攻击。张学良找汪、孙、夏三人,严词质问,并指责汪不应包办选举,汪兆璠为表明心迹,急不择言地发誓道:“哪个王八蛋才包办选举呢!”张怒不可遏地说:“你包办选举,鼓动学潮,你要造反吗?枪毙你”汪不屈服,陷入僵局。适辽宁省政府主席藏士毅在旁解脱,带走汪、孙、夏三人并暂交沈阳县长兼选举监督李毅看管。学生闻讯后,全体罢课,表示支持汪,反对宁恩承。张学良闻宁报告,立即前往“东大”,察明真相,进行说服。法律系第二班学生申子恺,遥望张的汽车刚入校门,立即喊叫同学们“校长来了,不管有无教授讲课,我们全到教室里看书!张巡视各教室,见学生秩序井然并无罢课迹象。当即召集学生,在大礼堂话:“我听说你们要罢课,闹学潮,特来看看。有人不让我来,说我来了,你们要打死我,我是不怕打的!”申子恺不等他讲完,马上起立说:“我们跟老师学,听老师话,怎能罢课呢!我们没有反对老师的,更没有打老师的。请您告诉我们是谁跟您说的,这是离间我们师生的关系,我们不能善罢干休!”张随即笑着说;“你们都很好,没有罢课就算啦,好好念书吧!”后经藏士毅和东北行政委员会委员袁金铠等人从中做工作才将汪等开释。后来张学良把汪调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当秘书,以刘伯剑继任文法学院院长;孙、夏仍复原职。

1931年“九・ー八”事变,东北大学迁校北平,孙国封和李树堂辞职。孙国封对办学很认真,除认真教学外,还经常进行月考,每次考试他都亲到考场监视,以促进学生钻研课业。

孙国封为国家教育事业,培育了大量人才,为国家建设做了一定的贡献。1936年,病故于北京协和医院,终年46岁。

转自《昌图县志》

你若喜欢,请点个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