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剧《我的东北我的三台》隆重上线

 昵称56240576 2020-05-21

编剧  张永华

演出:三台县中学学生

剧情简介

本剧以抗战时期国立东北大学内迁四川省三台县继续办学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反映东北大学的一段特殊历史,表现处于大后方的东北大学学子及受其影响的省立三台高中学子在动荡岁月中锻炼成长的事迹,歌颂特殊年代学子们的青春激情和爱国情怀,以此唤起人们对东北大学内迁三台的那段历史的珍贵记忆。

三台与东北大学的历史渊源

三台,一座位于四川西北部的小镇,有川北重镇、剑南名都的美誉。清澈的涪江静静地沿城穿过,无声地哺育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在中国数以千计的县城中,三台即算不上风景秀美,也不是什么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然而,在每一个东大学子的心目中,三台永远是美丽的,因为,在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学校遭受灭顶之灾的时候,三台,以慈母般的胸怀,接纳了流亡七年之久的东北大学五百多名师生在这里建校复课,使东大的血脉得以延续。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成为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在北平、开封、西安等城市颠沛流离。尤其是西安事变以后,校长张学良将军失去自由,国民政府中有人提出,对于这所有张学良背景的学校,停办解散,或者迁到青海。当年的青海堪称不毛之地,东大迁往,无疑有让其自生自灭之意。当时的东北大学校长臧启芳不愿学校断送在自己手里。1937年末,尽管他已接到当时的教育部“命东大向青海迁移”的指令,仍然悄悄安排教务长李光忠带着其亲笔公函,到四川各地接洽。

然而,李光忠的四川之行到处碰壁。当时四川各地都被要求接纳内迁高校,消化能力本就有限。而东北大学还有张学良的政治因素,因此都不愿意惹麻烦上身。此时,时任三台县县长的郑献徵,向东北大学敞开了胸怀。郑献徵的一本日记里记载了他接纳东北大学的心情,“当时三台虽然因为天灾缺吃少穿,但中国的未来需要大学生,所以三台人民愿意勒紧裤腰带,多添几百张嘴吃饭,这既是为了积蓄抗日的力量,也能为三台播下文化的种子。”

1938年4月23日,五百多名东北大学师生从西安经宝鸡、汉中、剑阁、绵阳抵达三台。让师生们意想不到的感动的是,三台竟然出动了三千多人为他们举行欢迎大会,城里的商家店铺都挂出了彩旗横幅,欢迎远道而来的师生。他们还腾出三台旧试院与部分杜甫草堂寺及潼属联立高中的地盘,当作东北大学新校址。

刚开始,师生们的条件十分艰苦,但在三台人民的大力帮助下,学校很快就复课了。没有宿舍,师生们就住在三台的文庙、祠堂和民宅里,教室都是旧房改建。经过半个多月的修葺和整理,教室和宿舍初具规模,还建了一个小礼堂和一座球场。1938年5月10日,学校举行了开学典礼,东北大学在三台正式开学。谁也没想到,在这座有着2200年历史的小城,在这个杜甫曾经蛰居过8个月的草堂,东北大学师生在这里生活了8年,度过了抗战中最为艰苦也最为充实的时光。

东大在三台的教室。


学生们在教室上课


东大当年的学生宿舍。

在内迁到三台的短短几年里,东北大学通过社团的踊跃活动,让地处内陆的三台成为抗日模范县。

东北大学师生从未忘记宣传抗日救国,在校内,60余家社团用墙报、油印小报等形式宣传抗日,壁报和小报也有60多种,为当时文化沙漠般的三台带来了勃勃生机。此外,进步师生们则受中共南方局青年组的领导,创办读书会,把解放区才有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进步书刊传到了三台。

学校成立了学声、黑土地等社团,积极开展了学生爱国活动。学生剧团不仅在校内演出,还走出校门,在三台城乡举行义演。学生们经常高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等抗战歌曲,举着写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标语进行游行。由东北大学教师阎绍璩谱写的歌曲《五月的鲜花》,迅速在三台传唱。

唤起民众最好的方式是戏剧。东北大学师生组建的群众戏剧团近10个,喜欢京戏的师生组成的叫‘抗敌国剧社,他们演出了《木兰从军》等30多个传统剧目。而三台实验剧团则先后演出了《北京人》、《日出》、《家》等作品,让当地群众大饱眼福。当年,实验剧团每学期至少排演三出以上的进步戏剧,公开售票演出,其所得收入用于支持川北文协分会的活动。

东北大学内迁到三台,对三台人最大的影响便是知道了“原来抗战和所有中国人都有关系”。东大师生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宣传,让地处内陆的三台人知道了我们的国土被日本侵占,同胞被蹂躏,就连东北大学也不得不流离失所。

在东大师生影响下,三台人也纷纷行动,成立了“三台县抗日总动员委员会”,以城区大、中、小学师生为主体的20多支宣传队,到各镇乡讲演、教唱《松花江上》等进步歌曲,演出街头剧宣传抗日,散发《抗日读本》,为购买军机募捐。由于东北大学抗日宣传做得好,三台每20人中就有一人参军抗日,远征军时更有200多人参加。后来成都修建双流机场时,三台又出动了4000多人。

这一时期东北大学师生们的学习气氛空前高涨,每天晚上,图书馆里的四盏煤气灯灯火通明,所有的座位座无虚席。来此任教的著名教授也很多,有陆侃如、冯沅君、金毓黻、高亨、杨荣国、姚雪垠等先后在三台任教,金毓黻教授还在1940年筹备了东北史地经济研究室,开启了对东北史地经济研究。1942年,东北史地经济研究室改为文科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给予硕士学位,这样东北大学开始有了研究生教育。广大师生大兴研究之风,学校的学术刊物《东北集刊》《志林》等收录了师生的许多研究论文。

东北大学师生大部分为北方人,在很短时间内,师生在语言交流、生活方式上难以适应,但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很快融入三台生活。于是就经常看到满口东北味儿的东北大学师生与四川方言的三台人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三台人可以领略东北一些风土人情,感受东北人的憨厚淳朴;东北人可以领略三台大部分的风土人情,感受三台人的率性真诚。两者在语言上相互沟通,在生活上相互学习,在文化上相互借鉴。

当年东北大学校舍、图书馆。

东大内迁三台时办的校刊。

不过,东北大学迁到三台后的日子并不太平。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实施威胁性战略,企图以轰炸迫降让大后方屈服,先后于1940年7月和1941年7月对三台进行过轰炸。但在此之前,东北大学已于1938年夏天在三台县城牛头山腰修建了防空洞,因此幸免于难。

在三台县遭受的两次轰炸中,累计炸死炸伤255人,99人遇难,毁损房屋746间,造成590多户百姓无家可归。而东北大学的师生员工、家属以及县城居民约千余名,在空袭前进了防空洞,几乎没有伤亡。

位于梓州公园里的牛头山防空洞,如今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防空洞长约700米、宽约3米、高2米,一次可以容纳上千人。洞内还建了指挥作战室、贮藏室,甚至还挖了水井,可供避难者短时间里解决吃喝。防空洞内全部用一米长的条石砌成圆拱形,洞外有树木遮盖的通风口,不仅隐蔽而且安全,其造型和规模在当年都很罕见。因防空洞年久失修,如今梓州公园已砌石为门堵住了防空洞进出口。

1946年,东大师生离开三台前最后一次在校门前合影留念

尽管东北大学在抗战胜利以后,便从三台离开了,但70多年过去,东北大学并没有忘记三台人民的养育之恩。1993年和2003年两次校庆,东北大学都向三台的名誉校友邹开歧发出了邀请。在张学良先生的铜像下,老校长臧启芳的儿子臧英年先生拉着邹开歧的手说,“我们什么都可以忘,但三台人民的养育之恩不能忘。没有三台人民的支持,就没有东北大学的今天。”

东北大学北京校友会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路18号城建大厦B710

电话:010-822554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