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哪有什么味道?穷味而已

 突突101 2020-07-18

近年,社会上貌似普遍都在聊阶层固化这个话题,何谓阶层固化?意为社会各个阶层之间流通变得困难,人们难以通过努力去改变自身命运,穷尽力气,发现自己也不过是在所处位置左右徘徊,终究没能实现所梦想的生活。说白了,就是金字塔型的社会架构日益牢固,穷人越来越难以通过常规手段变成富人。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意识到这个现状或趋势,在日本,年轻人群体中逐渐演变出一种低欲望社会的文化,人们对未来没有规划,也不再抱有梦想,做着无所谓的工作,维持着基本温饱,所有的热情全部投入到虚幻的文化之中,譬如游戏、网络、漫画等,而我们这两年,年轻人群体中所兴起的佛系青年文化、丧文化等,内里其实都是相通的。

这自然不是一个好现象,但的确存在,一代人逐渐丧失了对实现阶层跨越的信心和勇气,一方面固然有内因,但更多还是社会发展中,阶层固化的程度在加深,通道变得越发狭窄和拥挤,社会资源越发集中在一小部分人手中,还是挺可怕的。

英国曾推出过一套《人生七年》的纪录片,导演在上世纪60年代找来一群小孩,有富人子弟,有穷苦人家,拍摄他们的一些日常及对诸多问题的看法,导演本意只是想提前记录这些或许会成长为21世纪初英国社会中流砥柱力量的孩童时光,后面却看到了一些更有意思的切入点,于是该纪录片拍成了系列,每7年一部,直到2019年的当下,拍到了第9集。半个多世纪下来,基本上那些当年的富家子弟长大成人后还是富人,而穷苦人家则依然是穷人,极少数真正实现了阶层跨越,细究其原因,一个人的命运与其出身、所获得的教育、所能够接触到的社会资源息息相关。当然《人生七年》是一部伟大的系列纪录片,他的存在对于了解英国社会半个多世纪在教育、法治、人群结构演变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极大意义,从中看到阶层固化也不过是一个极小视角而已。

言而总之,无论在和平年代的任一国家或地区内,一定存在阶层固化问题,不过是程度不一而已。阶层固化自然不会是铁板钉钉一块,但下层想要进入上层的通道,以及阶层相互之间的理解与融合,却有着诸多隐形阻隔,残酷又绝望。

在我看来,奉俊昊今年戛纳金棕榈封顶之作《寄生虫》其实讲的也是这一层意思,住在地下室的一家人,一次偶然的机遇与富人产生了关联,这一家人秉承着向上的天性,通过各式各样的手段“进驻”到了富人家里,变相完成了一次短暂的阶层跨越之旅,这当中隐含了欺骗、表演而带来的危机,直至最后两个阶层之间发生了令人悲恸的人间惨剧。

电影《寄生虫》异常直观的展现了贫富悬殊的群体之间难以调和的内在矛盾,在黑色故事之下,穷人狡黠又自私,市侩且贪婪,然而他们的境遇却又是没得选。富人表面和善又单纯,有着自身怪癖却对穷苦阶层有着从骨子里的潜意识厌恶,说白了,他们是隔岸观火的两群人。电影中的那一场雨夜我印象深刻,富人一家出去野游,以各种诸如家教、司机、佣人等角色“进入”富人家庭的家开始放飞自我他们真切的把自己当为家庭主人,纵情的释放着自身物欲,畅想着富人的一切。宋康昊饰演的父亲说富人太好骗,有钱又善良,张慧珍所饰演的母亲则立马接过话茬说,富人并非有钱又善良,而是因为有钱才善良。

电影名为寄生虫,意思非常明了且直接,电影所展现的宋康昊一家人以及前保姆一对夫妻,他们就像是寄生在富人阶层的蟑螂一样,即使改头换面,骗术高超,但身上长久以来所滋生的那股味道却难以散去,就像是见不得光的蟑螂,黑暗里贪婪吸食,一束光打下便只得四处逃窜,电影里诸多场景或戏份是极其直观的对应,还是那一场雨夜,富人提前回家,穷人们在客厅里趴在地上四处逃窜的动作,不就是蟑螂们的真实写照吗?

毫无疑问,《寄生虫》是残酷的,也是绝望的,绝望如哥哥,他面目无神的问富家大小姐,我属于这个地方吗?他感慨于那些富人总是能够身心自如的出席于高雅场所,而自己却总心生胆怯;绝望如父亲,他终于无法忍受来自富人阶层那潜意识里的厌恶,最终“图穷匕见”,一辈子只得像蟑螂一样蜷缩在幽暗的地下室里。绝望于这一家人,他们以非常规的方式实现了一次梦幻般的阶层跨越,最终自食其果家破人亡,那些阶层之间看不见的隐形阻隔,深埋于每个人心底,总在诸多时刻酿造无法避免的悲剧。

电影《我不是药神》里,行骗术士张长林有一句台词:这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在《寄生虫》里,富人一家人与穷人一家人接触时,他们总是能够闻见一种味道,说不上来是什么味道,只觉生理性难闻,其实哪有什么特别的味道,穷味而已。

电影的最后,劫后余生的哥哥发誓自己今后要多赚钱,他臆想着一家人最终在富人的大别墅里“久别重逢”,他会如愿以偿成为富人吗?我们并不知道。而看完电影的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大概也只是在心中发了一个如哥哥一般的赚钱愿望,这个一瞬而起的愿望,真是令人沉重。


头图:《寄生虫》剧照

你还可以:

我们可能成为不了想成为的自己

可真是一出好戏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