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得到升华! 情愿做富有品味的公众号! 没有深圳大学 何来十三行汉诗 一一庆祝特区成立40周年“我的城市,我的大学”征文投稿 作者:黄永健(紫藤山) 
九二年 闯深圳 小平南巡 扫雪犁庭 姓资与姓社 愈辩愈惊心 伟人乘风破浪 南下一锤定音 都说天上能下钞 发财广东任打拼 挥汗雨 梦几经 荔园花树映锦屏!  一九九二年,本人从合肥胜利饭店登车南下,怀揣七百余元,一路颠簸困顿不表,单就是凭着青春热血,一头扑向希望的远方的冲动,就令到今天的我依然十分自豪!多少人车票都买好了,没来成深圳,多少人因条件还可以,没来成深圳,多少人来了深圳又过早地落叶归根,多少人来来往往,深圳在全国人来了去了,去了来了的折腾中长大长高起飞一一房价高飙何年起步你还记起吗?什么时候你变成了文化意义上的深圳人你知道吗?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你也许就走不开了。我在深圳的高等教育福地深圳大学一呆就是28年,其间香港教书一年,读书二年,北京在职读书三年,都有机会离它而去一一下一站,常常也在招手,我于1996年苦等香港科技大学录用通知书差点下海一一职业上的下一站,也常常在向我招手,可是我最终没有离开深圳,没有放下“枯燥无味”丢之又茫然无措的教科书、讲台——踽踽独行的路上,上下文山湖反复抚平了我的岁月足迹,又反复嘲弄我的无能无奈直至无助无力,人生大致如此,忍过平庸或许柳暗花明……这个柳暗花明发生了。不早不晚,在知天命的五十岁,不多不少,只有十三行。2013年12月27日晚十时,在与少年发小的微信交流中,本人突然发现了一种诗体,姑且称之为网络诗体吧一一十三行汉诗,当时叫手枪诗,从此拉开了人生的另一片序幕,出于无意,天意怜惜,此诗体竟在网络微信的助推之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手枪诗登上网络快车,飞入寻常百姓家,六年多来,立足深圳大学,深呼南山气息,吐纳万象,左右采之,搏击网浪,令到一首短短的十三行汉诗播及环宇,北大梅振才写格律诗连篇累牍,独著《文革诗词钩沉》,他在北美纽约发现了网络上出现的这种新诗体,按图索骥就追到了深圳的T6艺术区,于是相见恨晚,畅谈诗词诗体诗话诗人,他回北美推广此诗体,不亦乐乎,越明年再携东南大学凌继尧教授重赴深圳大学谈诗论道。十三行汉诗是敲脑袋瓜敲出来的,或是像某些人说的是搞形式主义搞出来的?香港的秀实认为应该给打油十足的手枪诗判死刑,他用手枪诗形式“忠告”本人,后三行为:面对这些居高临下的喊风,除了你推我拿的网络互怼之外,你还有什么办法,你去拿自己生气?好在人在深大,还可以去到文山湖的边上看白鹭飞落,看岸沚汀兰一带草长莺飞,去“古石今人”那儿沉思默想一番,哪怕是路过。当然,还有一个办法,拿出你的干货去打假他(她)的水货一一拿出材料、证据、专著、论文说话,这几年来,没完没了的手枪诗论争终于以2019年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暂告一段落,从《苏曼殊诗画论》、《中国散文诗研究》到2013年《中外散文诗比较研究》,到2013年发现十三行汉诗,到2019年《当代汉诗创新诗体》立项,这之间有明晰不过的学理逻辑,心路航程,只不过那此破空而至的“飞镖”和“袖箭”,并不知了手枪诗背后的个人艰辛和文化劲道,自由诗“新诗人们”挟洋自重的时间也够长了,下课铃声响起,他们还在居高临下攻击一个普通的创新尝试。下一站——空间的、职业的、兴趣的、偶然的、茫然的,都可以将区区如我剥离出深圳或深圳大学,而命运的安排是先左后右,先上后下,欲往先来先往不复,用书法线条的力度将我捆固在深圳大学老教学楼、文科楼以及如今的致艺楼,从文到艺,从艺回文,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周围的“下一站”都在美好地招手,可是为了扎牢新汉诗文体的马步,一个凡人不得不在原地打坐修心,久久为功,深圳大学给了我久久为功的环境、氛围和多少有些超脱的灵气,没有深圳大学,何来十三行汉诗?五十岁那年效法别人,试图写个小传啥的,结果一咬牙,以此前写成的散文、散文诗,结集成一本散文集,权为一个普通深圳人、一个深大人的个人感怀,知天命之叹一一《来如春梦》,反过来读是《梦春如来》,都可以,二十八年,弹指一挥,来和去之间看似漫长,其实只是一瞬间,抱着初心来,再回到初心去,十三行汉诗短短十三行,涵容古今,穿越今古,但是它是前后回应的,音韵相和的,从胜利饭店出发,立足深圳大学二十八年,我终于发现了“诗和远方”,诗为十三行,远方在自己的脚下,也在我当初出发的地方。



作者简介
黄永健,深圳大学教授,艺术学博士,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理事,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副主席,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艺术在中华文化复兴中的建构作用研究”课题组负责人。长期从事艺术学理论、诗学理论、文化创意产业及美学理论研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文艺研究》、《艺术百家》、《文化艺术研究》、《民族艺术研究》、《诗探索》、《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60多篇。专著《艺术文化学》入选“艺术学教育丛书”、《艺术文化学导论》入选十二五艺术设计类国家规划教材,《艺术在中华文化复兴中的建构作用》入选“深圳学派建设丛书(第六辑)”,为当代松竹体十三行汉诗创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