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0首高考必背古诗,暑假提前准备起来

 政二街 2020-07-19

60期高考必备古诗词

北京四中语文老师提炼诗词考点

趁着暑假,提前准备


 
全国高考语文学科落下帷幕,全国1卷的诗歌鉴赏题,如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
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高考的古诗鉴赏,其实主要还是考察学生是否读懂了古诗

什么叫读懂?

  • 首先明确这首诗的体裁和题材:体裁是七言律诗;题材是写景抒情类诗歌。

  • 其次明确这首诗写了什么主要内容? 


就以高考题中的这首诗为例:

诗的第一联是叙事,说的是因为友人皮日休生病,所以春天的约会被爽约了,在书斋教书育人,没有写诗的兴致。

第二联第三联是写景。写了哪些景呢?“百亩蕙”“三秀芝”“野鹤”“山僧”,第二联侧重自然之景,春色之中蕙(兰草)芬芳,芝草秀丽,而自屈原开创“香草美人”的传统以来,香草就比喻有美好品德才学的人。

《世说新语》记载太傅谢安问他的子侄们:“子侄们又何尝需要过问政事,为什么总想培养他们成为优秀子弟?”(原文:“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大家都不说话。只有车骑将军谢玄回答说:“这就好比芝兰玉树,总想使它们生长在自家的庭院中啊!”芝兰是芝草和兰草,是芳香的草;玉树是传说中的仙树。二者都用来比喻才德人才之美。

第二联所写之景“蕙”“芝”,联系第一联陆龟蒙教书先生的身份,是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国培育“蕙”“芝”一样才德双全的人才。

第三联“野鹤”“山僧”,写的是人。陆龟蒙晚唐时期的诗人,自号“江湖散人”“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一度隐居于松江甫里。陆龟蒙是有隐逸情怀的人,所以他眼中选取的是“野鹤”“山僧”,是自由自在,随性自适的意象。

第四联是直抒胸臆,只要医治好你的眼疾,等你身体康健之后,“不怕江花不满枝”,江水旁,一定是花满枝,眼底春光似此时,对朋友的病情充满关注的同时也充满信心,一定会好起来的。而且到那时,咱们再约起来,再一起游春赏花醉酒。


所以,我们来看,第14题的A选项,“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与外界不通音讯”有误,诗歌题目是“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既然是唱和,那就说明皮日休并没有杜绝与外界的交往,写诗给陆龟蒙,恰好说明两人通音讯。

至于第15题的简单题,不过就是梳理整首诗歌的情感。经过上述分析之后,陆龟蒙在这首诗中的情感有:

  • 第一联因为朋友生病而被迫取消游春赏花醉酒的遗憾和无奈;

  • 第二联第三联对外在春色的欣赏和内心的闲在;

  • 第四联对友人病情的关切和安慰,你一定会好起来的,等你痊愈之时,水满江面花满枝,我们依然可以欣赏春色,充满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读诗,就是涵咏文字,从文字里了解古人的性情,了解古人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人情往来,发现他们和我们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诗中词里有古人的人生,也有今日你我的人生。如果我陪你读古诗,品宋词,教会你读诗词的方法和路径,你愿意跟我一起来学吗?
 
文|王志彬,北京四中语文教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