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炮发射第一颗炮弹时,为何炮手需要拉绳击发?老兵告诉你答案

 闲云野鹤qpab3u 2020-07-19

目前,现代火炮一般分为两种击发模式,一种是电击发,另一种是击针击发。前者是利用内置于炮膛内的电打火装置引爆发射药,这种方式发射快效率高,主要用于火箭炮等发射速度快的装备上。后者则是利用弹簧力使击针撞击底火,从而引爆发射药。这种方式用途最广、可靠性最高,被广泛的用于榴弹炮、坦克炮、舰炮等。拉绳式击发正是属于击针击发的一种,也是现代火炮发射最为常见的击发方式。

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何火炮在发射时还要使用这种落后的发射方式呢?其实,拉绳式击发是各国军队在一次次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此前美军在一次军事演习中,炮兵在使用M777榴弹炮发射时,违反规定没有采用拉绳式击发方式,导致火炮炸膛10人受伤。同美军一样,我军也发生过相似的事故。在老山战役中,我军炮兵在使用54式152火炮执行炮击任务时,炮手装填炮弹后直接就近发射,不料火炮因制退器问题突然炸膛,导致炮手受到严重的伤害。

除了有炸膛危险外,有些国家还曾发生过掀翻炮位的事故。通过一个又一个惨痛的教训,各国逐渐意识到拉绳式击发方式的重要性,并将此写入操炮安全准则中。如此一来,士兵便可以在远距离外发射火炮,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炮手的人身安全。尽管现代科技在不断发展,火炮配备了先进的击发机,炮手可以直接扳动击发机发射,但火炮在刚开始发射时,炮手还是要采用拉绳式击发方式。

这是因为火炮在阵地进行第一发射击时,炮膛的温度较低,火炮驻退机和复进机都没有被良好润滑,底板和驻锄与土地结合不严,总体上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这时候,为了保证安全,前几发试射一般都要用绳拉。如果在试射过程中火炮性能稳定,那炮手就可以就近使用击发机来发射炮弹。通过这种击发方式,大大降低了火炮炸膛时炮手的受伤几率。

未来,随着自动化、远程控制、5G的发展,人工智能可能会与现代火炮相结合,从而研发出一款更高效更安全的智能火炮。届时,拉绳式击发火炮才会真正的退出历史舞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